在线客服系统

浅析数词“二”的文化内涵

时间:2014-07-10 20:27 来源:发表吧 作者:高婷等 点击:

  摘 要:伴随着文化产业的高度发展,数词“二”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由“二”组成的一系列词语被大千广众欣然接受。本文将从数词“二”着眼,结合古代各大流派对数词“二”的研究精粹,浅析数词的产生,“二”的文化含义,包括“二”在古今生活、文化中千姿百态的含义,从各个方面探析数词“二”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数词;“二”;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H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2-0064-02

  在古老的中国文化里,数词就带有神秘的色彩。在人类生活中,数词作为一种具有特定意义的规定符号,反映着人们对世界的独特把握方式。在语言实际运用中,数词不仅表达一般的计数概念,而且还兼有非数字的性质,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含义。

  一、数词的产生

  数词在中国产生很早,大约在五千年前原始社会的仰韶文化中便有了数的刻划符号。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数词已经相当完备,从一到十,数目齐全。数词在汉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他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数词的产生带有非常浓厚的神秘色彩,它来自于狩猎时代。数词的基本功能在于计数,即表示数量关系。然而在中国历史文化背景下,由于汉民族对于语言灵物的崇拜,同样引起对数词的灵物崇拜,认为有些数词能给人带来幸福和财富,有些数词则被认为会给人带来灾难和不幸。这种数词的神秘观念也受古代阴阳五行理论的影响。古人把十以内的数分为阴阳两类。“奇数一、三、五、七、九为阳,具有为天、为刚、为夫的象征意义;偶数二、四、六、八、十为阴,具有为地、为柔、为妻的象征意义。”①

  二、“二”的文化含义

  (一)古今文学中“二”的含义

  纵观古今,“二”的文化含义丰富多彩,举不胜举。以下是一些常见例子:

  1、数词(数目字),一加一所得。如:《周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宋代沈括《梦溪笔谈·技艺》:“常作二铁板,一版印刷,一板已自布字。”

  2、序数,第二。如:《墨子·七患》:“城郭沟池不可守,而治宫室,一患也;使国至境,四邻莫救,二患也。”唐代韩愈《春雪》:“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巴金《探索集·春蚕》:“我写作一不为吃饭,二不为出名。”

  3、副,次一等,与“正”相对。同“贰”。如:《礼记·坊记》:“君子有均不谋士,唯卜之日称二君。”郑玄注:“卜之日,魏军又故而谓之卜也。二当为贰。唯卜之时,辞得曰:君之贰,某尔。”

  4、再次,两次。如:《宋史·吴璘传》:“此孙膑三四之法,一败而二胜也。”

  5、倍,加倍。如:《史记·高祖本纪》:“秦,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险,县隔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焉。”司马贞索引:“百二者,得百之二。言诸侯持戟百万,秦地险固,倍于天下,故云得百二焉,言倍之也,盖言秦兵当二百万也。‘齐得十二’亦如之。”顾炎武《日知录·史记注》:“古人谓倍为二。‘秦得百二’,言百倍也;‘齐得十二’言十倍也。”

  6、并列。《史记·淮阴侯列传》:“此所谓功无二于天下,而略不世出者也。”汉时司马相如《封禅文》:“德侔往初,功无与二。”《宋史·杨存中传》:“杨存中唯命东西,忠无与二,朕之郭子仪也。”

  7、两样;不同。《荀子·富国》:“故曰上一则下一矣,上二则下二矣。”宋代张世南《游宦纪闻》卷三:“每先期输直,不二价,而人无异辞。”清代顾炎武《与人书四》:“《诗》三百篇即古人之韵谱。经之与韵,本无二也。”

  8、分成两样。《高子遗书·语十九》:“朱子正欲一之,反谓其二之,惑之不可解久矣。”

  9、怀疑;不确定。《吕氏春秋·应言》:“视昂如身,是重臣也;令二,轻臣也。”高诱注:“二,疑也。臣见疑则不重矣。”《后汉书·齐武王縯传》:“将军张昂拔剑击地曰:‘疑事无功。今日之议,不得有二。’”宋代宋祁《宋景文杂说》卷下:“任贤而二,五尧不治。”

  10、二心;不遵从。唐代陈子昂《上军国机要事》:“若纵怀二,奸乱必渐。”宋代范仲淹《祠风师酬提刑赵学士见贻》诗:“先王制礼经,祠为国大事,孟春祭风师,刺史敢有二?”

  11、哲学用语。我国古代思想家用以指阴、阳或天、地等范畴。《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河上公注:“一生阴与阳也。”汉代刘向《说苑·辨物》:“夫占变之道二而已矣。二者,阴阳之数也。”《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公之生也,诞授命世;体三才之茂,践得二之机。”李善注引《易》:“‘有天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

  12、地数之始或指臣道。古人认为偶数属阴,因以“二”指地数之始,或指卦中的阴爻(--),或指臣道等。《易·系辞上》:“天一,地二。”孔颖达疏:“此言天地阴阳自然奇偶之数也。”《汉书·律历志上》:“地之数始於二,终於三十。”李贤注曰:“二为阴爻。”明代张居正《辛未会试程策》:“二,言所为;五,不言所为。二,臣道也,以任事为忠;五,君道也,以任人为大。二胜其任,则五可无为。”

  (二)“两”与“二”的区别

  在上古时期,“两”与“二”的差别很大,几乎没有共同点。上古的“两”最初表示天然成双的事物。当它用作单位量词的时候,这种意义最明显。如:

  之子于归,百两御之。《诗经·召南》

  葛履五两,冠绥双止。《诗经·齐风》

  车有两轮,所以车用“两”作单位,直到现在“两”还是用作车的单位名称,只是写作“辆”。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