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摘要:流人文化是宁古塔地区文化构成中最为奇特的一个部分,流人文化通过流放文人亲身经历的字字血泪,情溶于心的诗歌,杂记等文本表现出来。本文以清初流放文人吴兆骞,方拱乾的诗歌为文本材料,探究清朝初年流人对宁古塔地域文化的建构的作用以及宁古塔地域文化对流人产生的影响,便于我们设身处地去理解宁古塔地域文化中的流放文人和这种文化的特点。
关键词:宁古塔 流人 地域文化建构
一.清初宁古塔流人与地域文化建构的互动
梁启超先生曾在《什么是文化?》专文中写道:“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积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所有人都能在日常生活中参与文化塑造和建构。然而,“有意识地就“界定”一种文化,把“文化”视为己身的事业和终极关怀,并且有资源和能力去把这套定义形诸于器物和文字,恐怕只有文人才更有优势和发言权。”因此,宁古塔流人是宁古塔地域文化中的重要的,具有代表性的资源,他们通过自己的思作为,使这片不毛之地得到开发,开出文化之花来。正如程美宝所言:“在某种意义上,正是知识分子的一系列政治活动和文化行为,创造和定义了地域文化。”受科场案与政治斗争牵连流放到宁古塔的方拱乾与吴兆弿,便是其中的代表。方拱乾在流放过程中所著的《何陋居集》可称是黑龙江现存的第一部诗集,《绝域纪略》可称是黑龙江第一部方志,以及吴兆骞所著的《秋笳集》都对于我们研究宁古塔地方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特别是对于文学史,民俗史和流人史的研究很有意义。可以说,是流放文人将宁古塔地方的文明形态定型,为世人所了解。文人们被流放至此苦寒之地,骨子里并不因迁谪难解忧愁反而处处流露出文人之气,酬诗作唱。“宁古塔地方,虽然寒冷,但是出产非常丰富,山蔬野蔌,都很精美,吴兆骞与那些南方来的迁客诗酒酬唱,倒也不很寂寞,久而久之,就习惯起来。”[1]使得宁古塔地方的文化氛围变得浓厚,文明得以传播。
二.流人诗歌的建构历程——以方拱乾、吴兆骞为例
(一)纳入创作视野的东北山川风物
伴着吴兆弿、方拱乾的诗句,宁古塔区域特有的东北白山黑水的原始美在我们面前展开。无论是《小乌稽》的“连峰如黛逐人来,一到频惊暝色催。坏道沙喧天外语,崩崖石走地中雷。千年冰雪晴还湿,万木云霾午未开。”[2]还是《大乌稽》的“灌木带天余百里,崩榛匝地自千年。棲冰貂鼠惊频落,蛰树熊羆稳独悬。”[3]《北风》的“马上北风哀,黄云惨不开。寒催龙碛断,声卷雁沙来。”[4]《雨雪》的“际海塞沙平,连峰朔雪惊。”[5]宁古塔地区大雪,狂沙,酷寒粗犷的自然特征,丰富的物产资源直观的在我们面前铺开。伴随独特地理环境而来的是宁古塔地区人民田猎,垦荒的民俗和打猎捕鱼的原始生活方式,强悍尚武豪放之民风。“川有鱼,不网而刀,月明燎火,掉小舟,见鱼而揕之。”“不用银钱,银则买仆妇田庐或用之,钱则外夷来贡时求作头耳之饰。”“相见不揖,从者皆坐。”[6]以方拱乾、吴兆骞为代表的流人,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将清初宁古塔地域风貌纳入创作视野,为世人所了解。
(二)宁古塔区域文化之扩展
方拱乾被流放至宁古塔后,过上了农者的生活,尽管身处苦寒之地,却慢下心来缓缓啜、煮茶,观察月之阴晴圆缺,如《元日》、《新月》、《入日》,体味满人风俗,记录下对于苦寒气候,大雪纷飞的感受。他写下《买牛》、《为农》、《分田》、《种蔬》等有关农耕的诗篇,“不识角蹄良,殷勤问田叟”“呼牛驾短犁,妇孺惊争睹。后时嘉种稀,艰难乞邻父。”“园疏本多族,种艺各有时。”亲身体会到了自己对农业的无知和为农的重要性。同时,将中原先进的农业技术传播至宁古塔区域,使人民渐渐地知道了耕耘收获,建房子,货物贸易等等,不仅仅是以渔猎为生。商业贸易也得到发展,自从方拱乾,吴兆骞等流人到来之后。因为道路的通畅,人口增加,不到二十年功夫,风俗习惯与昔日大不相同。也难怪吴兆骞在给其朋友的书信中这样写道:“商贩大集,南方珍贵,十备六七。”另一方面,吴兆骞被流放宁古塔后,得到了巴海将军的赏识,成为其儿子的家教,教当地人识字念书和礼义退让的节度,流人们带去的各种书籍也传播了中原文化。同时,佛教在宁古塔地区的发展。此后,宁古塔地区的信仰不再仅拘于朴素的宗教,“跳神犹之乎祝先也,率女子为之。头带如兜銮,腰系裙,累累带诸铜铁,摇曳之有声,口喃喃,鼓嘈嘈。”佛教也慢慢渗透到了这片土地,“城中人初问,昨夜诵经声。散野响无定,因风听转清。老将谁籍在,贫只此经营。却笑莲花净,冰霜处处生。“更长不可度,佛课偶然增。数比生阳线,光分喻法灯。祗园无异地,庞老举家僧。舍此更何事,逃禅渐未能。”由此看来,宁古塔地域在流人的影响下,在生活生产,文化教育方面渐渐得到扩展,形成了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相融合的具有区域特色的地域文化。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主管单位:湖北省国资委 主办单位:湖北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国...
期刊简介: 《种子科技》(月刊)创刊于1983年,曾用刊名:(种子通讯)是中国种子协...
主管单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出版地:甘肃省兰州市 国际标...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吉林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期刊简介: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是我国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面向工程教育研究的全国...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东省教委 国内刊号:CN 37-1025/G4 国际刊号:IS...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