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所谓“言不尽意”,并非是对“言”与“意”关系的割裂和否认,而是在承认“言能表意”的基础上指出其局限性。形而上的意思的表达需要媒介,形而下的“言”则是表达“意”的妥协性工具。从文学接受的角度来看,正是因为“言”与“意”之间的这种张力,文学作品才具有异彩纷呈的美感。
【关键词】言不尽意;语言的工具性;言与意的张力;文学魅力
在文学创作和文学接受范畴内,“言”与“意”的关系是历代文人学者反复探讨的问题,儒道释三家对此有不同的观点,三家之内也呈现相互辩驳补充的争鸣之景。总体而言,儒家思想倾向于肯定言能达意,如孔子说:“辞达而已矣。” i道家则主张“言不尽意”。佛家更是以“涅槃经四十卷尽是魔说”的思想将“言不尽意”推向一个新的高度。ii在此,将以庄子为中心试论言意关系。
在《庄子·天道》中,借一工匠之口道出“口不能言,有数存焉其间”iii之理。在《庄子·外物》中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在《庄子·秋水》中说:“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 iv可见庄子是主张言不尽意的,“‘意之所谓’者,‘道’也。道是视之不可见,听之不可闻,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言语无法进入‘意之所随’的那个‘道’,所以言语是无法尽意的。”v并且与“言”相比,更重视“意”的重要性。
一、“言不尽意”的原因:“言”只是表达“义”的妥协性工具
所谓“言不尽意”,并非是对“言”与“意”关系的割裂和否认,而是在承认“言能表意”的基础上指出其局限性。“言”是“意”的依托,没有“言”就很难产生“意”的交流,文学作品的意义就在于沟通作者和读者,最普遍的形式就是作者将思想意志外化为文字,读者通过这些文字还原作者的思想意志。但这并不意味着语言文字是传情达意的忠实信使,事实上由于语言表达的局限,“言”经常遗漏甚至曲解意的内容,“言”与“意”之间的隔阂是永远无法消除的。形而上的意思的表达需要媒介,形而下的“言”则是表达“意”的妥协性工具。
语言文字的表达具有自身的局限性。不可否认,语言文字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具有达意性,特别是对于一些具体的事物,如自然科学的定理或生活常识等,但对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接受来讲,语言所要承担的责任是表情达意,这样的任务则或多或少的超出了语言文字的能力范畴。“科学语言是有实际所指对象而且是可证实的,它要求准确,所指和能指的关系是一对一的简单明晰的关系,很少或不可能有言不尽意、言外之意。它还力求消除语言的多义性。而情感语言所表现的是人类的情感,而情感是复杂的、多义的,特别是文学艺术所表现的审美情感。这样,文学语言就势必表现出多度的多义性和言不尽意的现象。”vi科学语言和情感语言的分类是言是否能尽意的不太明朗的边界,大多数的科学活动和客观事实用语言基本上可以达意,但情感语言则有明显的不同。“语言的可贵在于反映了情意,然而一种情意的产生与形成,有其环境、时间、地点、条件的依据,它的前后左右有许多伴随着的、相互联系着的事物与思想活动,那就不是用语言所能充分、全部表达出来的,而书面文字之记录则有不可能超过语言所表达的,因而其中究竟保存了多少作者的真情实意,是很难说的。”vii文学创作和接受是依靠情感语言作为信使,作者的表达能力、表达时的所受的时间空间的限制等因素造成了语言文字表情达意时的局限性。
但文学作品最终是要靠语言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就使得文学创作者和文学接受者不得不向语言文字进行妥协。从语言文字产生的角度来看,由“意”到“言”是一个生成输出的过程,就好比表达者将内心的想法编码、输出,再有接受者进行解码。首先,编码不可能十分精准。人类规定不同的声音表达不同的意思,有创造出文字将这些声音固定下来,这些声音文字只是世间万物的冰山一角,它们所能表达的事物情感有一定的限度,比如形容人的情绪时最常用的是“喜怒哀乐”(具体衍生为愉悦、快乐、悲愤、愤怒、哀伤、悲恸等等),人类的思想感情是复杂多变的,就像世界上不可能出现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也不可能出现两种完全相同的情绪、感情,每种情绪的产生都因背景、主体等的不同而具有独特性。但当要表达类似感情之时,只能选取最接近的词语。语言文字所能表达出来的是普遍规律和共同范式,个体的独特性在表达时不得不妥协于这种普遍,只能在失真的无奈下寻求最接近的表达。即使在文学批评大家的作品中,也经常出现承认此类困境的诚实之句。陆机在《文赋》开篇就曾道出这样的忧虑:“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viii刘勰也曾感慨道:“神道难摹,精言不能追其极。”ix其次,解码的过程又充分体现了接受者的个人倾向。接受者的思想倾向和接受能力不同,使得意思的接受明显融入了接受者的个体元素。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最恰当不过:“《红楼梦》是中国许多人所知道,至少,是知道这名目的书。谁是作者和续者姑且勿论,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x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主管单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出版地:甘肃省兰州市 国际标...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吉林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东省教委 国内刊号:CN 37-1025/G4 国际刊号:IS...
期刊简介: 《种子科技》(月刊)创刊于1983年,曾用刊名:(种子通讯)是中国种子协...
主管单位:湖北省国资委 主办单位:湖北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国...
期刊简介: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是我国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面向工程教育研究的全国...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