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诗人和战士的最后归宿(2)

时间:2014-06-25 14:57 来源:发表吧 作者:杜永腾 点击:

  二、战士的豪迈

  第5节是一个转折段,诗人一转前几节诗奠定的压抑、悔恨、悲哀、叹息的基调,而唱出了豪迈、英勇、奋起的主题。开头即用转折,一个“但何必”引领整节,“呵,但何必在此时此地,让这种思绪挫我的精神:荣誉正装饰着英雄的尸架,或者鼓舞他的心。”诗人虽然对逝去的日子充满悔恨和失望,但并未因此对人生产生绝望,相反,诗人在一个更广阔的领域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那就是投身于希腊的民族解放事业,为自由和正义、为荣誉和理想而战。

  诗人在第6节诗中写得更是慷慨激昂,一种浴血奋战、战死疆场的豪迈之气油然而生。“看!刀剑,军旗,辽阔的战场,荣誉和希腊,就在周身沸腾!”诗人那颗经历种种打击、敏感而又脆弱的心在这里却异常勇敢与坚强,悔恨和压抑的泪水终于化成了满腔沸腾的热血。忘掉个人得失,忘掉儿女情长吧,“刀剑,军旗,辽阔的战场”,才是男儿报效祖国赢得荣誉的好地方。接下来诗人以斯巴达人作比拟,“那有盾牌抬回的斯巴达人,何曾有过这种驰骋。”古代斯巴达人崇尚勇武,当作为儿子的战士出征时,母亲会交给儿子一面盾牌,叮嘱他:“把盾带回来,要不就他躺在它上面回来。”不难理解,此举的意义非常明确——不战胜即战死,诗人借之入诗,表明了自己愿为国捐躯战死疆场的决心。这正是一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坦然,一种“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的豪迈。

  第7节中充满了诗人对自己灵魂的呼唤,对战斗杀敌的无限渴望。“醒来,我的灵魂”,诗人不仅仅是在呼唤自己的灵魂,更是在呼唤古希腊的灵魂,呼唤古希腊文化的光荣传统,呼唤古老文明的觉醒。如果说第7节诗仅止于对灵魂、对自由、对正义的呼唤,那么第8节、第9节诗则是对战士的号召、对战斗的动员。“踏灭那复燃的情欲吧,没出息的成年!对于你,美人的笑靥或者蹙眉,应该失去了吸引力。”哪个青年不向往风花雪月的恋爱,哪个青年不渴求倾国倾城的美人,可当儿女情长遇见了民族大义,是选择睡在梦里的温柔乡,还是选择驰骋在厮杀的硝烟场,这是一个从古至今男儿们始终面临的选择——选择前者的成了懦夫,万世指责;选择后者的成了英雄,流芳千古。诗人也在这里做出了选择,那就是“踏灭复燃的情欲”,“去到战场上,把你的呼吸献出”。是战斗必有伤亡,可诗人仍选择了浴血疆场。 “若使你对青春抱恨,何必活着?”是啊,伟大的青春应该是无悔的或者至少是有所希冀有所奋斗的,庸庸碌碌默默无为不是男儿的本色,是像鹰一样的搏击天空还是像蝼蚁一般默默苟活,是男人就应该做出抉择,“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那就去从事光荣而伟大的事业,为自己挚爱的国土抛头颅洒热血,此节诗彰显着诗人的热情、英勇和豪迈。

  三、英雄的归宿

  最后一节,诗人阐明了自己的归宿,悲壮而凄凉,仿佛是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寻求一个战士的归宿吧,这样的归宿对你最适宜;看一看四周,选择一块地方,然后静静地安息。”这是诗人的归宿,也是战士的归宿,更是英雄的归宿。诗人仿佛于冥冥之中感到自己不久将远离人世,那就去寻求一个光荣的归宿——为希腊的民族独立事业而献身。为希腊独立而战,不仅靠语言,更靠行动,诗人在米索朗吉三个多月的时间里,为各方面的事宜来回奔波,终因操劳过度而患病,加之出行巡视遇雨,1824年4月19日,诗人在这片光荣的土地上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至此,全诗作结。这正是一曲悲凉而雄壮的“天鹅之歌”。

  《今天我度过了三十六年》是诗人生日时所作,亦是诗人的绝笔,是诗人风雨一生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是一首呼吁人们为希腊独立而奋斗的战歌,还如同一部简练深刻的小小“自传”,读来感情真挚,豪迈壮阔,历来被认为是拜伦的名篇。诗中时而抒情,时而议论;时而沉重压抑,时而壮阔豪放;内容上有内心情意的细腻描绘,也有阔大理想的热情抒发;既写个人情思,又述国家大义;前后有对比,中间有过渡,波澜起伏,汪洋恣意,使得全诗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四、结语

  在拜伦的绝笔诗中,我们既能感受诗人的孤独和压抑,又能感受诗人的高贵和伟大;既能读出诗人的痛苦和矛盾,又能读出诗人的豪放与洒脱;拜伦是一位诗人,却成为一名战士;是一位贵族,却又同情平民;是英格兰人,却为希腊而战;是一个凡人,却又是一位伟大的天才……拜伦其人与其诗一样,永远值得解读,诗人虽然逝去已一百八十九年了,却像一颗耀眼的明星高挂在西方的天空之上,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1] 拜伦诗选[M].查良铮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

  [2] 拜伦抒情诗七十首[M].杨德豫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

  [3] 王化学.西方文学经典导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4] 唐璜[M].查良铮译,王佐良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5] 王化学.天鹅之歌,悲乎壮哉——拜伦绝笔诗译析[J].山东外语教学,1995(4).

  [6] [法]莫洛亚.拜伦传[M].裘小龙,王人力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5.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