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同写劳动妇女
李白人称“诗仙”,或许正由于他先“仙”而后“人”的缘故,他的诗总是在他理想的王国中驰骋翱翔,虽豪华俊逸,却高蹈上层,远离民间。又由于虽为“仙”,却“又不能免除其求为世用之一念”,在上层社会中苦苦挣扎,浮沉一世。诗中即使涉及到民间百姓疾苦,终不过是浮光掠影,远不如杜诗深刻。对劳动妇女的描写更显得苍白单薄,带有很浓的贵族味。而杜甫由于其人生经历坎坷,长年辗转漂泊,使他有更多的机会广泛深入地接触广大的劳动人民,更能以自己的一颗善感仁慈的心去了解、关注下层劳动人民的疾苦,其中包括下层劳动妇女。因而他这类诗写得很扎实,有深度,许多诗至今仍闪耀着异彩。
李白写劳动妇女的诗,由于缺乏现实真实的观照,诗中的人物形象带有很大的想象成分,或者说是临摹因素。如《乌夜啼》(“黄云城边乌欲栖”),诗中把一对情人离别后,闺中织妇思念征夫的相思之苦写得如泣如诉,令人柔肠寸断。但《乌夜啼》是乐府旧题,内容多写男女离别之苦,李白此诗的主题与前代毫无差别,只不过在情景的配合、意境的渲染上有些创新罢了。从这种意义上说,李白这首诗只算得上是填“诗”。类似这样的填“诗”,还有《子夜吴歌》中的《秋歌》(“长安一片月”)和《冬歌》(“明朝驿使发”)、《越女词》(“耶溪采莲女)、《采莲曲》(“若耶溪旁采莲女”)、《陌上桑》(“美人谓桥东”)等。像《采莲曲》(“若耶溪旁采莲女”),诗中描写若耶溪旁采莲女勤劳美丽,天真活泼的神态。对岸上游冶郎的“空断肠”体现了她们一颗躁动的春心,对自由爱情的追求若隐若现,若明若暗,称得上是一首成功的少女恋诗。这一类的诗宛如点缀在李白浪漫诗苑中玲珑剔透的小花,令人耳目一新。
杜甫因其漂泊不定,长期生活在民间,他总是站在同情、关心劳苦大众疾苦的角度上,通过对现实的观察、思索,洞察出现实中劳动妇女的悲惨的命运以及在此问题上所存在的种种弊端,表现出积极、健康、正确且不朽的妇女观。作为一个士大夫诗人,这些与众不同的观点和思想,已穿过悠悠的历史隧道,至今仍放射着耀眼的光芒。
“三别”之一的《新婚别》是一位新娘子沾着血和泪的控诉词。
唐王朝无限制地征兵打仗,拆散了天下几多恩爱的夫妻?破坏了天下几多幸福的人家?暮婚晨别,席不暖床,且一去生死未卜,这样的遭遇加在一般有情人身上已是够苦的了,更何况是新婚燕尔的新郎新娘呢? “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千愁万恨,只这一句轻轻带过,却重重地碾过诗人、读者的心!新娘子没有喋喋不休的牢骚,而是劝慰丈夫:“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一个女人在此时此景之下,自己本来就需要得到别人的安慰,而她反以自己对爱情的忠贞来安慰丈夫,以她温柔的胸怀担当起本应是男儿承担的一切,这是何等的感人肺腑啊!新娘子有满腹的惆怅和凄苦的离恨,却又以大局为重,深明大义。国家的安宁才是爱情长久的保证,她渴望世间太平,好与心上人厮守终生,这是一位真正有血有肉了不起的劳动妇女形象。
此外,我们还应着重地提到杜甫的《负薪行》。这首诗以一种哀惋的笔调塑造了一群夔州劳动妇女的形象,表现了她们勤劳的品格,以及困苦的处境和战乱给她们带来的无尽的痛苦。无情的战火,耽误了夔州少女如花似玉的青春,撕破了她们对爱情的甜蜜的梦想。征兵拉夫,意中男儿又大多战死疆场,这一切使夔州少女们抱恨终生,夙夜嗟叹,以致“四十五十无夫家”。险恶的环境和动荡的时代已足以压垮这些孱弱的女子,而一些人又人为地把她们“嫁不售”归结为“粗丑”,莫须有地给她们又套上一道精神的枷锁。诗人不禁愤然而问:“若道巫山女粗丑,何得此有昭君村?”这一问石破天开,为夔州女洗尽了不白之冤,从侧面证实了封建社会劳动妇女在物质和精神上受到的双重的压迫和摧残,是造成她们爱情悲剧的根本原因。
《负薪行》是杜甫的一首不朽的妇女诗,除了他对劳动妇女的命运表示同情、鸣不平之外,还涉及了男女平等的社会问题,具有一定的民主思想。
诗人在夔州时,对其地的“异俗”颇有微词。在诗中他曾多次说到“异俗殊可怪,斯为难并居”(《戏作俳谐体遣闷》之二),“圣朝兼盗贼,异俗更喧卑(《偶题》)。虽然这些微词带有一些外乡人的偏见,但对“土风坐男使女立,男当门户女出入”的指责却是十分正确的。男坐女立,男居女出,诗人对这一些感到不可理解,对“负薪妇”悲惨的命运感到痛心和不安。诗人以一颗不朽的诗心,细致地绘出了夔州“负薪妇”至老也不放弃对美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至老双鬟只垂颈,野花山叶银钗并。”不幸的人们在丑恶的现实中表现出对美的追求和喜爱,应该看成是她们对这个社会的不调和与抗争。《负薪行》是一首值得注意的妇女问题题材的诗篇,这里反映出来的妇女观是带民主色彩的,他的认识已经靠近妇女解放问题的边缘,这是他比同时代诗人更为高明的地方。
五、结语
我们无意要在李杜这两位同生活在盛唐,又同样杰出的诗人之间分出个高下。盛唐时代因这两位伟大的诗人,才奏响了震荡天宇的“盛唐之音”,这双重旋律的合奏交响,使新的壮美理想以丰富的感性形式达到真正的高潮。但单就妇女诗而言,李白与杜甫确有很大差别。我们做出这一番对比,也无非是认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罢了。
参考文献:
[1] 山东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选注.杜甫诗选[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80.
[2] (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1957.
[3] 苏仲翔注.李杜诗选[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3.
[4] 马自力.李白诗与妇女及酒[C].马锡鉴.杜甫的妇女观[C].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J].1989(10).
[5] 萧涤非等.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6] 高步瀛选注.唐诗举要(下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9.
[7] 吐嘉莹.迦陵论诗丛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4.
[8] (明)胡应麟.诗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东省教委 国内刊号:CN 37-1025/G4 国际刊号:IS...
主管单位:湖北省国资委 主办单位:湖北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国...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吉林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期刊简介: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是我国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面向工程教育研究的全国...
期刊简介: 《种子科技》(月刊)创刊于1983年,曾用刊名:(种子通讯)是中国种子协...
主管单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出版地:甘肃省兰州市 国际标...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