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公共领域构成条件
在哈贝马斯看来,公共领域存在的构成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由私人组成的公众。他们具有独立人格,能够在理性基础上就普遍利益问题展开辩论;(2)拥有自由交流、充分沟通的媒介。(3)能够就普遍利益问题自由辩论、充分交流,进行理性批判达成共识,形成公共舆论。
3.微博与公共领域构建
3.1微博构建公共领域的文献梳理
微博是由美国的Twitter发展而来,在中国以饭否网、叽歪网的形式出现,后来发展为新浪微博、腾讯滔滔的现代自媒体形式。2009年新浪微博投入使用,经过一小段时间的酝酿,在2010年迅猛发展,功能不断改进,用户数量呈指数增长。伴随而来的就是对于微博舆论影响的研究,以及最初因为匿名性带来的言论不负责现象的质疑。尽管微博对国家政治、经济、司法等领域产生了或好或坏的影响,但在微博与公共领域的关系上,学者普遍持乐观态度。以至于知网上搜到的文献中,频繁出现“现实平台”、“新契机”等词汇。他们渴望打破传统媒体的“中心化结构,渴望打破信息传播的垄断壁垒,获得向世界发言的权力,并以此改变公共领域的话语格局。
那么微博从2010年到现在四年多的发展是否成为理想的公共领域?从新浪热门微博的抽样调查得出的微博用户关注点,微博近年来的发展变化以及过往微博舆论的分析三个方面来阐述,微博构建公共领域仍然进展不明显,甚至愈加困难。
3.2微博用户与理性公众的距离
微博用户最初更多的是以个人的身份参与新技术的使用,之后的发展是,企业认证、传统媒体认证、政府官网认证以及众多个体商户以个人身份加入却代表整个商户利益。而哈贝马斯对于公共领域形成条件的第一条描述就是要有私人组成的公众,这些私人要有独立人格。那么微博用户中的机构到底是代表发微博那一个人的意见还是代表整个机构的意见,这条微博的观点是否得到机构所有人的认可是个重大问题。再说到以个人身份使用微博的用户,他们是否具有理性批判意识,是否真的对涉及公共利益的事件感兴趣。从抽样调查的结果看来,用户更倾向于娱乐调侃甚至追星。那么微博用户距离理性公众还有很长一段路要前进,理想公共领域的第一条件就不够成熟。
3.3微博的发展变化
2011年发生的甬温线动车事故几乎是微博发挥作用的最高潮,微博的现场感、快速传播性、转发评论的便捷性都让微博在公共事件面前有不可小觑的影响力。这些低门槛又便捷的特性同样也使得不成熟的公众没有能力和耐心分辨事实的真相,所以秦火火这样的用户才会存在那么久那么多。微博曾一度考虑实名制甚至北京已经施行了,这种规定不能单纯用对错评判,但确实在给用户施加压力。之后越来越多对敏感字眼的限制甚至不经用户同意直接删除其微博,这种技术对个人言论自由的侵犯不得不慎重考虑后果。微博提供的有限言论领域能否让所有用户充分沟通是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3.4微博舆论与公共舆论的差异
微博舆论进年来的发展不可谓不迅猛,甚至所谓最铁面无私的司法程序都会受其干涉,药家鑫最后的死刑判决可以说微博舆论扮演了重要推动力的角色。如今的中国处在社会变革的关键时期,经济飞速发展、政治改革不断推进、社会矛盾冲突不断。最重要的是公众的民主意识增强了,但正确运用法律、舆论等武器维护自身利益的能力并不成熟。尽管我们也在参与公共事务的讨论,但没有理性的批判意识,也没有发出具有建设性的提议。微博用户的热门关注点甚至走向调侃消遣的小话题方向。
结 语
每一项技术的发展进步都会给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巨大变革,但事实证明我们不能完全依赖技术实现人类社会的公平、民主、和谐。微博的诞生和发展带来公共领域构建的契机,只是随之而来的各种问题却让公共领域构建道路越来越漫长。因噎废食或者轻易放弃都不是正确的选择,理性认识和正确改进却是必须的。
【参考文献】
[1]瑞英高德.虚拟社群[M].张立群,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80.
[3][4]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曹卫东,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5]张跣.微博与公共领域[J/OL].文艺研究,2010(12)[2014-1-2].
[6]杨仁忠.公共领域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95.
[7]蒋东旭,严功军.微博问政与公共领域建构[J].新闻研究导刊,2010(4).
[8]李帆,刘昕明.微博与公共领域建构的关系思考[J].新闻传播,2011(6).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吉林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主管单位:湖北省国资委 主办单位:湖北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国...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东省教委 国内刊号:CN 37-1025/G4 国际刊号:IS...
期刊简介: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是我国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面向工程教育研究的全国...
期刊简介: 《种子科技》(月刊)创刊于1983年,曾用刊名:(种子通讯)是中国种子协...
主管单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出版地:甘肃省兰州市 国际标...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