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地坛:安顿史铁生灵魂的圣地(2)

时间:2014-06-24 15:13 来源:发表吧 作者:蒋长兰 点击:

  二、地坛里超越苦难,抒写灵魂

  地坛引领史铁生从死亡的绝地中艰难地突围出来,迈过死亡峡谷的史铁生灵魂深处的暴风骤雨平息了,通体透射着静穆、安详。从此,病痛、残疾在他眼里不再是肉体上的磨难,而是精神的锤炼与淬火,因为世界上如果没有了苦难,世界就不能存在;人间没有了残疾,健全就会因为司空见惯而变得腻烦和乏味。这种对苦难与残疾神性般的哲思提升了他的精神境界,恰如乌纳穆诺在《生命的悲剧意识》一文中所说:“一个人越是有领受苦,或接受苦痛的能力,他就越具有人——也就是神性的质性。”这种质性感染、震撼着他周围的人,他的好友何立伟说:“坐在铁生的轮椅跟前,仿佛只似坐在一尊古佛边,人会立即变得庄重,变得静穆,心地高达而杂念全无,即或是无言默坐,也可分明感到有一巨大精神场作用于你时使你轻薄不得,放浪不得。”⑤史铁生就是以这样的淡定与静穆迎接着生命中每一个充满苦难与不幸的明天,心境澄明,怀揣感恩,跋涉在怎样活与怎样在轮椅上活出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的新的人生征程上。但这是个一时半会儿无法完全想透、也不可能一次性解决、活多久就要想多久的生命难题。所以,十五年里他总爱到地坛里,“去它的老树下或荒草边或颓墙旁,去默坐,去呆想,去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心魂”⑥。史铁生在地坛里沉思默想,与自己的灵魂对话,并从安静的地坛、柔弱的生命所蕴含的生命本质中获得了灵魂顿悟,明白了真正的生活是走回到生命的起点,史铁生称之为“零度”。他说:“每当你立于生命固有的疑难,立于灵魂一向的祈盼,你就回到了零度。一次次回到那儿正如一次次走进地坛,一次次投靠安静,走回生命的起点。”⑦

  回归生命的“零度”,就是过问生命的意义。史铁生认为生命的意义本不在向外的寻取,而在内在的建立。这种内在的建立就是在奔赴死亡的生命之旅上创造过程的价值与精彩,并能镇静而又激动地欣赏过程的美丽与悲壮。史铁生找到了实现自己生命意义与价值的道路——写作,“左右苍茫时,总也得有条路走,这条路不能再用腿去趟,便用笔去找。而这样的找,后来发现利于此一铁生,利于世间一颗最为躁动的心走向宁静”⑧。史铁生认为写作就是为心魂寻一条活路,在汪洋中找到一条船,找到了停泊灵魂的港口。在这个停泊灵魂的港湾里,他可以尽情地挥洒才情,抒写心魂,思考着“生与死”“残疾与宿命”“生存的意义与价值”等具有人类终极关怀精神的生命难题。自踏上写作之路起,他便用一支笔艰难跋涉在病痛与残疾相伴的人生之旅上,以审美和文学的形式,开辟了一条别样的人生之路,演绎出了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活出了残疾人的尊严与生命的精彩,攀登上了生命的高峰。

  史铁生说:“人在现实中总是痛苦的,他必须寻找自己的家园,当人们通过对时间、历史、自然和生命的思索明白了家之所在时,他便获得了自由,变成了‘诗性的存在’。”⑨史铁生正是在地坛里通过对历史、时间、自然和生命做了十多年的深刻思索后才找到了自己的精神皈依、灵魂安顿之所,成为自由漫步在精神高地上的杰出思想者。所以对史铁生而言,地坛是以“引路人”“启悟者”的形象进入他的生命之中,成为他生存的典范及滋养其精神的真正教堂的。自二十一岁残疾后不经意走入地坛,史铁生一生从未离开过地坛。在找不到生的理由、活的方法的那些年里,他日复一日地徘徊在地坛里;终于闯出一条生路了,他还常去地坛,去那里寻找母亲的足迹,感受地坛特有的安静,寻找写作的灵感;再后来家搬得离地坛远了,地坛在人工地肆意雕琢下也已面目全非,不能常去了,但地坛却从未离开过史铁生的记忆,心情烦闷的时候他会想起地坛;写不出东西的时候,他会想起地坛;病痛难熬的时候,他还会想起地坛……地坛已经渗透进了史铁生的血液和骨髓中,成了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我不禁想起,2011年在史铁生逝世一周年的追思会上,《天涯》杂志社倡议在地坛公园建造一座史铁生雕像,后因地坛公园管理部门的拒绝而不了了之。其实,能否在地坛公园建造雕像,对已逝的史铁生来说并不重要,因为活着的时候,史铁生已经和地坛融为一体,就像史铁生生前说的:“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⑩

  ①②⑥⑦ 史铁生:《我与地坛》,《史铁生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页,第7—8页,第9页,第12页。

  ③⑨⑩ 史铁生:《想念地坛》,《史铁生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66页,第253页,第267页。

  ④ 史铁生:《宿命的写作——在苏州大学“小说家讲坛”上的书面演讲》,《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1期,第46页。

  ⑤ 何立伟:《关于史铁生》,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3页。

  参考文献:

  [1] 胡山林.寻找灵魂的归宿[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 何清.自我说服中的生命续度[J].文艺争鸣,2012(10).

  [3] 高晖.史铁生的意义[J].当代作家评论,2011(2).

  [4] 胡河清.史铁生论[J].当代作家评论,1991(3).

  [5] 张小平.论史铁生的残疾世界[J].兰州学刊,2006(5).

  [6] 赵勇.我与地坛面面观[J].名作欣赏,2011(22).

  [7] 陈村.去找史铁生[J].小说选刊2003(1).

  [8] 张凤珠.从《我与地坛》看史铁生[J].文学自由谈,1992(2).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