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传统孝道对野性爱情的让步与妥协

时间:2014-06-23 16:55 来源:发表吧 作者:张少涵 点击:

  摘 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传统的封建婚姻制度,也是桎梏人们精神的枷锁。封建思想的守护者窦氏,一向秉承“三从四德”不敢越雷池半步,纵使丈夫多年未归,也不改她等待丈夫归来的决心与期盼。妙善是一位封建叛逆的女性,她要求婚姻自由。妙善的行为不能被窦氏所接受,但当得知张门有后,窦氏迫于“七出”的压力在万分痛苦纠结中承认了妙善,接受这段非礼性的爱情,并做出妥协与让步。

  关键词:窦氏 陈妙善 孝道 爱情

  《齿痕记》系樊粹庭先生依据传统剧目《桃花庵》改编创作而成。该剧讲述了一则有妇之夫张才与尼姑妙善相恋生子的故事。后妙善生下一子,张才却病死庵中。妙善无法在庵中育儿,只得托贫妇王桑氏将其抱出庵外,卖与苏家。十六年后,王桑氏因生活拮据,欲变卖当初包裹婴儿的汗衫,被张才的结发妻室窦氏遇见,经过询问,得知此汗衫系陈妙善所赠。窦氏假意上香,步步进逼,迫使妙善道出私情。窦氏虽充满怨恨,但为了身后有托,就设计将妙善引入家门,结为姐妹,并以汗衫题诗为证到苏家讨要亲子。剧作家借助这段离奇的情爱波折,在维护伦常血亲的同时,也对陈、张之间越理背伦的婚外恋情表达了有限度的同情,让婚外情的直接受害者窦氏为了维护家族利益不得不对这段野性的爱情做出让步与妥协。

  一、野性爱情的滋生与发展

  桃花庵处在山水之间,远离俗世喧嚣与礼教拘禁的自然环境不时叩击着向往自由的心扉,而佛门的六根清净、青灯古卷也净化了妙善的灵魂。最终,妙善抛开一切,寻找本真的自我。爱情是一个青春萌动的妙龄女子所渴望的,也是让她们发痴发呆不能自禁的诱因,妙善随师父去虎丘山观会,一看到心目中的好儿郎,便目中留爱不能自拔。

  张才和妙善相恋在虎丘山庙会上,那是一个大地复苏、春意盎然的季节,莺歌燕舞、繁花似锦撩动妙善这一妙龄女子的心。在感叹自己将要逝去的青春年华之时,外在的环境也激起了她对爱情的渴望。虎丘山观会,遇见了风度翩翩的张才,便引发了妙善青春的觉醒,全然不顾佛门禁规,与张才目挑神会,悄悄在桃花庵私会。妙善一个普通的寺庙尼姑,能遇见自己中意的情郎,组成幸福的家庭,便是她人生最大的愿望与奢求。因此妙善对自己的爱情是大胆的,一旦认准,就毫不掩饰地表达爱意,绝不扭扭捏捏。正如王实甫《西厢记》主人公莺莺一样,乍见翩翩少年,即在匆匆离去之时报以含情的目光,张生便以寺中清净、读书方便得名,在西厢之外租房住下。更有汤显祖“至情”的颂歌《牡丹亭》,“关关雎鸠”的篇章不仅没有引发杜丽娘对于“后妃之德”的思考,反而联想到“关了的雎鸠,尚然有洲渚之兴,何以人而不如鸟乎?”一股怀春之情油然而生。花草莺燕,春光春色,大自然的一景一物,都催发着她对生命的向往,激起她青春的渴求:“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①为爱情活着可以死,死了可以再生,若是活着不可以为情而死,死了不可以为情再活的话,就是没有到达感情的极致。可见,无论是佛门弟子还是闺房小姐,都不能抗拒心中本真的欲望。妙善生活在山水之间,绚丽的春景与自己内心的孤寂形成鲜明的对比,不甘寂寞的心,使她对美好纯真的爱情充满渴望,即使无名无分,也丝毫不减对这份纯真爱情的守护与珍惜:“暗和他做夫妻情深似海,从此后俺二人难以分开。②

  妙善虽能超越自己内心的道德底线,但也终究不能摆脱宗教禁欲和封建礼教的钳制,就像《红楼梦》中的妙玉一样,向往爱情、追逐爱情,却也极力地隐瞒爱情。此时的妙善也一样,她不能让人知道自己暗合张才做了三年夫妻且生下张门后代的隐情。虽然可以生下婴孩,但“庵中难养婴孩”,但出于对爱情的守护,“汗衫上写血诗留下记载,儿左手咬齿痕我胸有安排。托付那王善主抱出庵外,我常常把娇儿挂在心怀。”“留血书”“咬齿痕”为了以后方便认儿子,一个单亲母亲,忍辱含垢生育儿子,又下“狠心”抱出庵外,十六年来的生离死别与骨肉分离,使“陈妙善在庵中悲悲哀哀,终日里止不住泪湿胸怀”。妙善拼其一切保护张门的后代,不仅是她对这段爱情的守护,更是一个母亲对孩子的无私的爱。“十六年才见到我的亲生子,未养儿不怪你不认亲娘。”十六年未见儿子,依然为儿子考虑,怕宝玉为难,就是不认亲娘也不怪他,普天之下只有母亲的爱是那么的伟大与深沉。

  从虎丘山遇见张才,诱发爱情的产生,到后来为感情做出牺牲,妙善都难逃宗教教义无声的谴责。无奈将孩子抱出庵外,承受十六年不能相见的痛苦,不只是剧情发展的需要,也是作者有意为之,毕竟此段感情是有违佛门清规和封建道德规范的,只有让妙善承受常人难以理解的骨肉分离的痛苦,才能让人铭记这不合伦理纲常的爱情是不被普通民众接受的,以此来警示观众和读者。

  二、传统孝道与野性爱情的冲突

  “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3}指儿女要遵从父母家长先人的意愿。封建家长制要求儿女的婚姻要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孟子·滕文公下》曰:“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4}窦氏就是这样受封建思想桎梏的女性,在她看来,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是非礼的、野性的,不被道义所接受与容忍的。

  “九尽春回杏花开”,春天是让人萌生思念的季节,“见一对蝴蝶儿飞过墙外,见那一个小蜜蜂采花来。小蜜蜂采花为了酿蜜意,想起了奴的丈夫他名叫个张才。”由“小蜜蜂酿蜜意”,思念起久未归来的丈夫,“为奴夫茶不思饭不爱,消瘦了两腮骨瘦如柴。为奴夫我懒把衣更改,为奴夫我不上梳妆台。为奴夫我不把鲜花戴,为奴夫我不穿红绣鞋。”窦氏对丈夫的思念与期盼不言而喻。“行路的君子过多少,为什么不见夫张才。”纵使没有一点丈夫的消息,也不改她等待的心,“从一而终”也是她爱情的信条。门楼之上看见一个酷似丈夫的孩童儿,便收为义子,赠送珍珠衫,引出珍珠衫;后来生活落魄的王桑氏变卖珍珠衫,剧情由此进入冲突的高潮,追踪珍珠衫的来历,得知桃花庵陈妙善,寻夫的愿望更其强烈。“因我前年得病,暗向佛祖许愿,今日我有心到桃花庵降香还愿。”假意去上香,实则是探寻丈夫张才的踪迹。“她有些心神不定,秋波里闪现出回避又带惊。”窦氏假意上香,可知她对妙善有着不善或是敌意才是真实,以此为后文的冲突埋下伏笔。假意结为姐妹,带回家中,其实在的动机是刺探丈夫张才的下落,从此冲突愈演愈烈。 以下这段对唱可谓是明枪暗箭,步步紧逼:

  窦 (唱)莫以为你入佛门把清规来守,

  我的小妹妹虽出家总是个女流。

  男女间风月情自古长有,

  一旦间春心动想收也难收,

  我看你美貌俊秀你内里丑,

  你装模作样,你是假装害羞。

  陈 (唱)听她言好一似将我看透,

  羞的妙善难抬头。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