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不礼貌言语行为研究

时间:2014-06-23 16:39 来源:发表吧 作者:宋飞 点击:


  摘 要:自古以来,“礼”一直为人们所崇尚,交际者采用礼貌言语确保交际的顺利进行,保持与他人的和谐关系。因此礼貌现象是语用学的热点,但对于言语不礼貌的研究却显得不足。本文以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为理论依据,结合现有的言语不礼貌研究文献,以《红楼梦》为例,对言语中的“礼”与“非礼”现象进行分析,希望能对言语不礼貌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有所启示,并且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不礼貌言语在交际中的运用。

  关键词:顺应论 礼貌 不礼貌言语行为 《红楼梦》

  一、引言

  “礼”,自古皆有,为人崇尚。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示”部云:“礼, 履也, 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论语·颜渊》中说:“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这都涉及了礼貌的重要性。然而,作为礼貌的对立体,不礼貌言语行为同样广泛存在于言语交流中,不礼貌言语行为作为言语策略在日常交际中同样能达到交际的目的。钱冠连在探讨语用原则与语用策略过程中提出“运用权威”策略。在钱冠连(1997) 看来,“礼貌是策略,不礼貌未尝不可以为策略。语用学者在这里做的事只能是尽描写语言事实之职,只要运用的是时候、是地方、合身份,运用权威的说话过程也可以是得体的言语行为。”说明不礼貌言语行为研究的重要性。本文拟以Verschueren的顺应论为理论框架,对汉语中作为策略使用的不礼貌言语行为进行分析,通过对言语中“礼”与“非礼”的研究,透过不礼貌言语行为,挖掘其产生原因,从而对言语交际的和谐进行产生积极影响。

  二、理论框架

  Verschueren(2000)的顺应理论认为顺应性应当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 语境关系顺应(context)、结构对象顺应 (structure)、动态顺应(dynamics)以及顺应过程的意识程度(salience)。并且Verschueren认为语境是动态生成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结构对象顺应指的是语言的选择发生在语言的各个层面上,如语音、词汇、句型等;动态顺应指的是语境与语言结构在语言的选择过程中如何相互顺应,从而动态地生成话语意义;顺应过程的意识程度则指的是语言使用、选择与做出顺应都必然涉及某些认知的因素,即交际的意识程度。简单地说,就是语言使用过程是在不同的意识程度下对语言结构与语境相关成分之间相互顺应的过程。

  对不礼貌言语的研究国内尚处于初始阶段。如李元胜(2009),杨子、于国栋(2007),王传奔(2009)等给出了各自的定义与分类。本文总结多种分类将不礼貌言语行为分为假意不礼貌言语行为和真实不礼貌言语行为。真实不礼貌言语又分为有意识与无意识两种类型。假意不礼貌言语行为指表面上看似对受话者使用了不礼貌言语,实际却并未产生不礼貌效果;相反,可能还会增进感情,产生礼貌的效果。真实不礼貌言语行为指说话人使用的语言在实际语境中产生了不礼貌的效果,造成了不礼貌的事实。其中有意识不礼貌言语行为指语言使用者有意识地使用很可能会被受话人认为是不礼貌的语言。无意识不礼貌言语行为指语言使用者使用了受话人认为是不礼貌的语言而语言使用者却没有意识到,甚至有时受话者也不在意计较的行为。

  三、《红楼梦》中不礼貌言语行为的顺应性研究

  《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在国内国外都享有较高的声誉,并且这本小说向世人展示了十分全面和典型的中国语言艺术。但目前从语言学方面对红楼梦的研究大部分仍针对人物对话中的种种礼貌用语,对不礼貌用语的研究少之又少。本文从《红楼梦》中选取并收集了不礼貌话语来分析不礼貌言语行为。

  1.假意不礼貌言语行为的顺应论阐释

  假意不礼貌言语行为指表面上看似对受话者使用了不礼貌言语,实际上却并未产生不礼貌效果;相反,可能还会增进感情,产生礼貌的效果。从顺应论看,说话者必须动态地考虑当时的交际语境和意识程度。交际语境告诉说话者若按普通方式表达尊重的态度,会使听者觉得自己故意拉远彼此之间的距离;于是反其道行之,使用非常态的尊重语言(虞锐,2010)。

  《红楼梦》第一百十七回中,当贾蔷、贾环与邢大舅等人喝酒时,贾蔷对邢大舅说:“傻大舅!你好!我没有骂你,你为什么骂我?快拿杯来罚一大杯!”在这种场合称呼邢大舅为“傻大舅”,乍一看以为是在骂邢大舅,其实不然,两人当时在喝酒,正是很好地顺应了当时的交际语境(语境顺应),有意识地选择了“傻”这样的不礼貌用语(意识程度和语言结构顺应),因而并没有引起对方的反感,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增进了两人的感情。如果是在正式场合,贾蔷也不会使用这种称呼语。

  再如,第八十五回“贾存周报升郎中任”中,宝玉听见麝月与秋纹拌嘴。宝玉笑道:“几个钱,什么要紧?傻东西,不许闹了!”说得两个人都咕嘟个嘴,坐着去了。用“傻东西”这样的贬义昵称与挖苦性话语来表达对麝月和秋纹拌嘴的埋怨与心疼;从深层来看,宝玉很好地顺应了双方的交际态度,最后达到交际目的,制止了两人的拌嘴,传递出了对麝月与秋纹的疼惜之情。

  再如,第二十八回“蒋玉菡情赠茜香罗 薛宝钗羞笼红麝串”中,宝玉想看宝钗的红麝串子,却被宝钗美貌所吸引,不觉就呆了。此时正巧被黛玉看到,宝钗问道:“为何站在风口里?”黛玉道:“何曾不是在屋里的,只听见天上一声叫唤,出来瞧瞧,原来是个呆雁。”黛玉这番回话让读者有点摸不着头脑。其实黛玉出于礼貌考虑,不想直接说出刚才那一幕而伤了宝玉和宝钗的面子,但又想表达自己不满,便用个“呆雁”这样不礼貌昵称,间接讽刺宝玉发呆。这样,既顺应了当时的社交语境,又顺应了物理环境;人在屋外风口,也顺应了黛玉的心理语境,酸楚妒忌之情,却又不舍得责怪宝玉之心,一个“呆”字语义了得。

  类似的还有第八十五回“贾存周报升郎中任”宝玉拆开帖子看完后将其撕作几段,闷闷不乐歪在床上,忽然掉下眼泪。袭人、麝月都摸不着头脑。麝月道:“好好的,这又是为什么?都是什么‘芸儿’‘雨儿’的!不知什么事,弄了这么个浪帖子来,惹得这么傻了的似的,哭一会子,笑一会子,要天长日久,闹起这闷葫芦来,可叫人怎么受呢!”其中“浪”“傻”“闷葫芦”都是贬义词语,表面上看损害了听话者的面子,属于不礼貌行为,但从深层来看,用“浪”“傻”“闷葫芦”这样直接的言语(意识程度,语言结构顺应)显示了两人之间的亲密关系,顺应了语境。若两人都彬彬有礼,反而不符合当时的气氛,显得见外和生分了。

  可见语境的重要性。相同的说话者和听话者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往往采用不同的称呼。这种假意不礼貌言语行为与礼貌相对性中的玩笑原则相符。Leech(1983)将玩笑原则(Banter Principle)定义为“为了表示和受话者的关系密切,说一些(1)显然不真实的、(2)显然对受话者不礼貌的话”,因此,不礼貌的言语形式传递的未必是不礼貌的信息,不礼貌言语行为同样可以表达对听者的礼貌和尊重,其交际效果表现为言者和听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得到进一步的改善与提升。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