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一开场就鲜明的描述及对比了“我”与“熏”的环境待遇差异。(1)茶馆老太太对“我”说:“哎呀,少爷浑身都湿透啦,到这边来烤烤火吧,来呀,把衣服烤烤干。”(2)我问老太太“熏”他们今天住哪里后,老太太用轻蔑的口吻说:“这种人嘛,少爷,谁知道他们住在哪儿呀,哪儿有客人留他们,他们就在哪儿住下了,有什么今天夜里一定的住处啊?”对于开茶馆的老太太来说,“我”身份高贵,应该用心招待,而对她们,则是身份低贱的反应。还嘱咐我,少于她们多接触。(3)赶路时,由于挂有“乞讨人和艺人不能进村”的牌子不得不绕行。荣吉:“但是现在身边因为有读书人陪着,允许一次吧。”这如此明显的等级之分。借出“我”的力量,可以减少一些歧视。还有旅店的店员,路边的行人都用着各种异样且不尊重的眼神和不屑一顾的语言排斥着“熏”等艺人的存在。甚至是屡次遭受着客人对“自己”的不正经行为。这样没有尊严的人生是影片在向观众反映当时社会底层生活的情境。正当观众们陷入对当时社会大环境给“熏”她们带来的不平等身份待遇的苦难共鸣时,“熏”她们的乐观心态又把观众们的美好之窗打开。“熏”她们多次受着下等人的待遇,可是并没有因为这些周边环境因素而迷失自己的精神和道德。几乎在“熏”的身上看不到印象中舞女似乎该有的悲凉和哀怨。鄙视的眼神是环境给予的,而憧憬的希望是自我内心树立的。尊重社会规律,在自我活动范围内,履行好做人之道,体现人生价值是作者向读者引导的更深一层意义。
三、幸福权利
在影片中,我们没有看到一丝能主宰自己幸福的权利。“我”的孤僻的性格以及“熏”无法选择的卑微身份,一切都是那么不完美。可偏偏这两个不完美却发生了美的共鸣。影片将各种悲美进行结合,其重点就是为了体现两个人朦胧的爱恋。在这短暂的邂逅期间,没有波澜的汹涌的追求,没有热情似火的拥抱,在含蓄幽静的山村、乡路中碰出了似水晶般梦幻的火花,但是却脆弱得像镜中花水中月一样,脆弱得让人惋惜。
就在“我”想再向“熏”靠拢一步,追求幸福的时候,热情的火焰被冰冷的水浇灭。那是约“熏”去看电影时,“熏”也一看到我来,就央求着“妈妈”同意她跟“我”一起去看电影,却不料被“妈妈”拒绝了。在之后的交谈中“熏”明白了“妈妈”的用意,伤心的她没有再抬头看我一眼,偷偷在角落哭泣。而对“我”来说无法道别的悲痛和即将承受孤独寂寞的心又一次袭来。花火般的爱情早晚会熄灭,对于人生经历丰富的“妈妈”来说这是再明白不过的道理了。身份的悬殊,上流的读书人和流浪的舞女怎么会有更现实的爱情。帮助他们早点清醒,面对现实的人生。梦幻永远是梦幻,是用来憧憬的,幸福的权利最后也不由得自己来决定。这破灭“我”与“熏”的爱情凶手,似乎并没有让观众觉得可恨之极,只是感伤的情绪由心而发,或许这凶手仅仅是代表了社会环境,而“我”与“熏”在庸俗的现实面前,只能彼此放开抓住幸福的双手。
四、“悲”与“美”的效果
此影片让观众在苦痛的氛围中纠结,因为片中唯美的精髓从没在眼前消失。“悲”与“美”的交替使这首传统性的和风恋曲更附有了欧洲的“悲欲”和中国的“含蓄”。在最后“我”登船离开前,“熏”的最后一次出现,使悲情的影片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从失望无语的“熏”那里要来一直戴在头上的梳子作为情感遗物。此时的“熏”是那么让人怜惜,凄楚的神态、揪心的悲伤。当鸣笛声响起,没道一声再见的她,用力挥起白色手帕。当“我”再次微笑挥手告别,拿出“熏”的梳子,垂头低泣的时候,在观众面前展开了一幅青春无悔的画面。这结局不由得让我们感到悲美的真正意义“由悲哀情绪带来了某种美感”。
不同的历史时期,社会,地位。“悲”与“美”的感悟也是不同的,影片向所有观众揭开了当时社会体制、人情文化的愤怒和控诉。“我”在当时的社会中丧失自我,扭曲性格,丢失情感。“熏”因身份限制了自由,理想,追求,可却依然保持乐观精神。美丽邂逅,又与社会发生整体冲突,“美”被社会力量迅速摧毁,留下了“悲”让人回味。可那短暂“美”所散发出来的光芒,更显得无比闪耀。悲”与“美”的结合让读者产生力量,明白真理,从“悲”中珍惜刻骨铭心的“美”。批判社会的丑陋,唤醒被压迫、不幸的人们,鼓舞人们的斗志,唤起人们的良知,教育并提醒着观众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充满着棘刺。我想这是《伊豆的舞女》的“悲”与“美”的摩擦碰撞出来的含蓄意识。
[参考文献]
[1] 周阅.美丽与悲哀——川端康成笔下的女性形象分析[J].日本学刊,1998(04).
[2] 王松华.《伊豆舞女》主人公内心解析[J].时代文学,2012(09).
[3] 刘琳.《伊豆的舞女》:社会底层群体的生存价值观诠释[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0,31(06).
[4] 杨柏宏.《伊豆的舞女》的巡回艺人的人物形象分析[J].安徽文学,2011(03).
[5] 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原著日文版[OL].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期刊简介: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是我国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面向工程教育研究的全国...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东省教委 国内刊号:CN 37-1025/G4 国际刊号:IS...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吉林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主管单位:湖北省国资委 主办单位:湖北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国...
主管单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出版地:甘肃省兰州市 国际标...
期刊简介: 《种子科技》(月刊)创刊于1983年,曾用刊名:(种子通讯)是中国种子协...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