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戏曲四大声腔和地方剧种的形成

时间:2014-06-19 17:00 来源:发表吧 作者:郭鑫 点击:

  【摘 要】文章分析了我国清代戏曲的四大声腔,并对地方戏曲剧种的形成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戏曲;四大声腔;地方剧种

  清代扬州和北京是南北两个戏曲中心。清代中叶,江南一带商业繁荣,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江浙官商为了“迎驾”,扬州便成为剧种集中的地方。并分“雅”、“花”两部,“雅部”指昆曲,“花部”指各地方戏,有弋阳腔、京腔、秦腔、梆子腔、二黄腔、罗罗腔等。“花”、“雅”两部虽然分立,但却使各戏曲剧种之间得到交流。北京是清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乾隆初期,由弋阳腔蜕变的京腔在北京大为流行,同时昆曲亦在北京演出,并兼演京腔,形成“昆弋同班”。到了乾隆四十年左右,由于京腔音调过于嚣杂,观众逐渐对它厌弃,这时秦腔入京,京腔就一蹶不振了。这时京腔的艺人就学唱秦腔,造成“京、秦不分”。但秦腔正在风行之际,清政府却说它太“鄙猥”而下令禁演,这样就形成徽班入京。

  徽班是一种包括昆曲、二黄调、秦腔、小调等各种戏曲腔调的混合组织,统名“徽戏”。二黄调是它主要曲调之一,进京后又把原来在京的京腔、秦腔组织进来,即所谓“以安庆、花部合京、秦两腔”,从而使徽戏的腔调更丰富起来。这样京腔(弋阳腔的后代高腔)、昆曲、秦腔(梆子腔的一种)、二黄(皮黄的一部分)都在北京盛行过,称为清代的四大声腔,兹分述如下:

  一、高腔

  高腔是明代弋阳腔的后代,它的特点即是不用管弦伴奏的咏唱,并在后台加入“邦腔”。原来声腔体制是曲牌联套,后来弋阳腔变为青阳腔后,出现了“滚唱”,为板腔体的建立具备了条件。高腔还有一个特点是它土生土长,易于同各地语言音调结合,所到之处就与当地民间音乐相结合,成为当地的剧种。因此高腔的声腔几乎遍及大半个中国,四川的川剧、湖南的湘剧、祁阳戏、江西的赣剧、广东的粤剧、广西的桂剧、湖北的汉剧中都有高腔,另外江西、河南、湖北的青阳腔等,也是属于高腔系统。

  二、昆腔

  即明代昆山腔。在明末清初,清王朝夺取了政权,阶级矛盾十分尖锐。这时一些有节气的士大夫和文人们对明末统治有所不满,对清朝统治亦不肯屈从,他们借戏曲表现了这种情绪,出现了一些昆曲的优秀剧目。如:孔尙任的《桃花扇》、洪升的《长生殿》等。使昆曲得到了新的发展。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戏曲音乐家,其中徐大椿(又名徐灵胎)和叶堂对戏曲声腔作了系统的研究。

  几百年来昆腔对各剧种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它除了本身作为一个剧种存在外,在赣剧、湘剧、川剧、豫剧、徽剧、柳子戏、莱芜梆子、上堂梆子、山西梆子、章丘梆子等剧种中都有昆曲的声腔。

  三、梆子腔

  梆子腔产生于山西同州(即今大荔县),盛行于陕甘一带,所以称“秦腔”。以木梆击节而得名。在清代中叶,梆子腔是指昆腔以外的各种地方戏而言的,到清末才成为专称。乾隆年间出版的许多梆子腔剧本,还是用长短句的曲牌。大约在十八世纪末,出现了上下句,完全用板腔的变化来演唱,成为完整的板腔音乐体系。这种板腔音乐该与明代以来弋阳腔的“滚唱”很有关系。

  现在梆子系统的剧种有:秦腔、晋剧、(即太原梆子,也称山西梆子)河北梆子、豫剧(也叫河南梆子)是在当地民间曲调基础上接受了秦腔。蒲州梆子的影响形成。豫剧分豫西调和豫东调两大流派。此外,陕西还有同州梆子,又名东路秦腔。发源于西安东部大荔一带,相传明末就形成了。山西有蒲州梆子,流行于山西南部,又称南路梆子,山西的中路梆子、北路梆子、河北梆子等都受它影响。在山西还有北路梆子,流行于山西北部,源于蒲州梆子,注重唱工。此外山西还有东路梆子,又叫上党梆子。山东有山东梆子,流行于山东东南部、河南东部及江苏北部。山东另有莱芜梆子,流行于泰安、莱芜一带,腔调包括柳子戏和徽戏,还有章丘梆。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