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葬礼是对生命终极关怀的隆重表达。汉族丧葬因地方习俗不同其仪式呈现出多样而厚重的文化意义体系。本文旨在通过对四川一个汉族农村M村葬礼习俗的田野调查,来理解当地对葬礼中符号的阐释,并认知其隐藏的地方文化体系。
关键词:汉族葬礼;象征符号;文化意义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4-0123-03
人生礼仪的终极展演——葬礼,是人们基于对祖先的信仰,由此而进行的一系列关于人-灵魂-神的仪式。养生重死历来为汉族社会所提倡,入土为安也承载着农耕社会中世人的生死观念。通过对四川德阳的一个汉族农村M村丧葬习俗的田野调查,①以此获得当地的传统丧葬习俗以及当地人对此的阐释。
M村由13个汉族宗族自然村组成,同宗以聚居为主散居为辅的方式分布在一个到三个自然村落。当地习俗认为非自然衰老而离世的人不仅让家族和村落遭受晦气,而且是对祖先的不孝,所以这类人死后都是被家人默无声息地掩埋,得不到正常的临终关怀。因此本文仅以因生理机体衰老而离世的老人的葬礼为研究对象。M村生命终极关怀起于花甲后的对“后事”的准备,形式上止于“百日”,但是对逝者的记忆仍通过各种节日或事件的祭拜来延续,这种对祖先的崇拜呈现了世人对于人-神的关怀。由于当地丧葬仪式会关联到前期的诸多要素,所以特别追溯了晚年“后事”的准备和生命终结的场景。
一、临终
当地老人言:“古话说,‘60吃年饭,70吃天饭’,到了70就是过一天是一天,今天不知明天事(命)。”年满花甲,即进入晚年,逐渐地接近生命的尽头,即临终。
花甲,当地人解释为年满60。不到60岁而离世的人,称之为“豆子鬼”(短命鬼),在当地方言中骂人话“短命娃娃”就是用来诅咒对方活不到60。至于为什么叫“豆子鬼”,年老的人说:“满了60去世的人,在世上(阳间)耍3天就可以投胎了,没到60就死了的人是野鬼,要游荡3年才可能投胎转世;敬神(祭祖)的时候,满60而逝的是作为祖老先人,先于祭拜天地菩萨,而不到60死的就是作为鬼来祭拜。祭先人和菩萨是求保佑,敬鬼则是请其远离活人。”②
(一)花甲后的“后事”准备
不成文的习俗:老人一旦年满花甲,儿子媳妇就开始为“老时”(指寿终正寝)准备。
所谓后事,就是子女为临终的人准备善终的物品,特别是“寿料”(木棺)和“寿衣”。“寿衣”,即“老衣”,指人死后穿的衣服以及棺内用的垫物和被子,一般用棉布制成。寿衣和木棺的准备有许多讲究,以闰年闰月置办为最好,意为更长寿。寿衣都为素色,老人解释说:“忌花色,花的要不得(不行),(已逝的人在)阴间得不到。”女儿或老人自己准备鞋子;女儿按直系亲属、旁系亲属和姻亲人数准备数量相当、长度适当的白布,用作葬礼仪式五服之内亲属头戴的“孝帕子”,即所谓的“披麻戴孝”;媳妇准备衣服、裤子、床单、被子、枕头和逝者头帕。男女逝者都以白色上衣和白色裤子为基底。如果逝者为男性,其不同之处在于穿长衫外套(白、灰、黑),穿儿子准备的裤子,当地盛行古言:“(后代)要想富,先穿(儿子的)裤。”
儿子准备木棺,以红布缠绕放在老人家里,其上不能放置任何东西。据老人叶某说:“他(老人的老伴)把电扇放在(木棺)上面,晚上(自己)睡觉时一直觉得胸口闷,压得踹不过气来。”
生基,又称“红棺”,是当老人健在时,家人请风水先生择地而修建好的墓地,意在为使老人安心养老,也是为祈求老人添寿。
(二)“后事”禁忌的解释
老人经常会说:“(我们这里)自古以来就盛行这些礼节(传统规矩),必须有啥子(随葬品,‘做道场’),忌讳哪些人、物、事等。”不按礼节做就会不利,特别是影响后代。在当地的文化意义体系中,老人认为:“无衣无棺,什么都没有就到阴间去,这会使亡者在阴间遭受困苦,受到欺辱,自身难保;没有随葬品,就不能打通关系,摆不平事,难以保佑生者以及后代子孙。”所以对“后事”准备的谨慎不仅是为了使健在的老人不用为死后担心,更多的是为子孙繁荣昌盛。
二、落气,生命的终结
“落气”,指气绝,也常用“走了”一词委婉说明人去世。
送终需所有直系后代在场,一方面是听取老人“落气”前的遗言,据说老人一般都预感到自己所剩下的时日,所以在“老时”的前些时日就开始安排家事,一般是关于自己财产的分配和子女尚待处理的的事情;另一方面是老人与后代相互告别,使老人了无牵挂。不能为老人送终被认为不孝,老人说:“再远的人都要赶回来为老人送终,错过为老人送终,子女会遗憾终生,自责为不孝子。”
当老人落气时,要播放落气歌。老人落气时,后代守在其床前哭歌,从落气开始,丧歌便在整个丧葬仪式中播放。此时儿子则燃放落气炮。儿子在家门口燃放落气炮,以告知周围此家有人逝世,村里的人或过往的人则需注意言行和有关活动。此外也提醒有需忌讳的人绕道而行。小孩子阳气不足,忌接近这种阴气或煞气重的地方。
三、料理后事
料理后事也称“善后”,指人老(死)后血亲为其所操办的一系列仪式活动,主要为装裹、请阴阳和发丧。入殓前的所有的仪式都是在私领域(逝者家内)展开,其后的葬礼仪式则是在公共空间(家门外或稍远的开阔空间)展开。
(一)装裹
此地的装裹包括净身、穿戴、“安背筋”、安床及入殓。首先,净身和穿戴。“男要剃头,女要梳发”,一般是血亲为其剃头,媳妇为婆婆梳头。梳洗后就开始穿衣戴“帽”(挽白色棉帕)。穿老衣讲究穿单不穿双,忌穿6件,因在当地方言中“6”与“绿”的发音(lu)是一样的,6件衣服意“后人绿(lu)眉绿(lu)眼的”。一般穿5或9件衣服,从里到外依次是白黑相间。其次是“安背筋”,在木棺内的新垫单上按死者阳寿一岁一根铺好白线(长度从背延伸到尾椎),愿死者来世添寿。再次,安床及入殓。从床上抬到木板或凉席上,仰卧,手脚伸直,掩其面,烧“倒头纸”。入殓要按照家族老者的指示将遗体安放棺内,并点“脚灯”(路灯)。旧俗认为,人死后到阴曹地府的路上,一片漆黑,要在棺材(灵柩)之下点一盏灯为其照明。
(二)请“阴阳”
“阴阳”在整个葬礼中是不可或缺的,他们是一个集体,但一般称仪式主持人为“阴阳”,也叫道士。整个队伍各有分工,有阴阳、锣鼓师、纸扎师傅,诵经师傅等。请“阴阳”主要是为亡者择选风水墓地和出殡的日期。最初阴阳一个人到场,道场成员待定好出殡日子后才来丧家“做道场”。
阴阳的初次展演是“看地”和择日。“看地”是根据亡者的生辰八字与“落气”的具体时间来为其选一块好的风水墓地。“风水宝地”意在使祖先安息以保佑后代昌吉。出殡日子的选择应该避免冲煞活着的直系血亲。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主管单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出版地:甘肃省兰州市 国际标...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东省教委 国内刊号:CN 37-1025/G4 国际刊号:IS...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吉林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期刊简介: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是我国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面向工程教育研究的全国...
主管单位:湖北省国资委 主办单位:湖北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国...
期刊简介: 《种子科技》(月刊)创刊于1983年,曾用刊名:(种子通讯)是中国种子协...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