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延安颂》声乐演唱技巧和艺术特征

时间:2014-06-04 16:29 来源:发表吧 作者:高鹤 点击:

  【内容摘要】文章从《延安颂》的创作背景入手,结合艺术歌曲的主要特征,通过分析得出作品的演唱情感即“质朴的歌颂”,并结合作品曲式结构分析作品钢琴伴奏的演奏技法和演唱难点。

  【关键词】《延安颂》 声乐演唱技巧 艺术特征分析

  一、作品的创作背景

  1937年“七七事变”揭开了中国全面抗战的序幕,也把抗日救亡歌咏运动推向了高潮,那个时期以延安为中心的各抗日民主根据地的部队、机关、学校的群众歌咏运动也正在不断深入地发展着,其中《延安颂》就是抗日救亡歌曲中的经典之作。《延安颂》由作曲家郑律成作曲,莫耶作词,创作于1938年,这首作品不仅以其富于变化的节奏和大跨度音域演唱技巧的独特魅力,展现了演唱者纯熟的演唱技巧和音乐处理,还以富于战斗性、动力性的歌词向听众再现了抗日时期的延安精神,直至今日,历经半个多世纪,该作品依旧被传唱。

  据说当时词作者莫耶在写歌词时,正值一个阳春三月的傍晚,当时在鲁迅艺术学院第一期戏剧系学习的她和同学们在延安城里开完群众大会之后,登上山坡,鸟瞰全城,看到夕阳辉耀下的延安宝塔,滔滔延河水映照着窑洞里的灯火,在河谷里荡漾着的欢歌笑语,莫耶好像看到千万青年昂首阔步从延安奔赴抗日前线,无数的人和无数的心结成坚固的阵线;好像看到若干年后,延安将载入灿烂的史册,万古流芳。这动人的场面使她心潮澎湃、热血奔腾,于是一气呵成完成这首经典的歌词,当时词名《歌颂延安》。

  曲作者郑律成是朝鲜作曲家,1918年8月出生在朝鲜全罗南道州一个贫困家庭,原名郑富恩,后因酷爱音乐,改名为郑律成。1933年他随同自己的哥哥来到中国,其后参加了中国的抗日战争,1937年进入延安陕北公学学习,1938年进入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学习。这部作品就是他在鲁迅艺术学院学习期间创作的。

  1938年在延安礼堂的一次晚会上,毛泽东和几位中央首长首次听到了《歌颂延安》这首歌曲,这也是该作品的首演。当时是由作曲家郑律成和女高音歌唱家唐荣枚共同演唱的。首演后,这首歌曲被中共中央收录,并正式更名为《延安颂》,随即广泛地传播开来。《延安颂》是对于革命圣地的歌颂,更是对由革命圣地进而上升到中华民族革命精神的歌颂,歌曲一经产生,从解放区到国统区,直至海外,成为一首激发民众抗战热情、爱国情结的赞歌。以歌曲寄托情感,革命者演唱这首歌寄托对根据地的思念;热血青年演唱这首歌抒发着投入革命洪流的决心。很多人知道郑律成和莫耶的名字,都是从听《延安颂》开始的。

  这部作品在中国革命史上起到了团结人民、鼓舞人民的重要作用。从艺术层面上讲,作品曲调气势恢弘、一气呵成,一个最明显的特点就是作品将抒情性和战斗性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富有动力的歌唱语言,辉煌的大跨度高音演唱,都使这部作品成为了男高音声乐教材及音乐会保留曲目中一首经典作品。在下文中,笔者重点从演唱角度浅谈这部作品的风格特点,并简要分析作品的技术难点。

  二、作品情绪主线——质朴的歌颂

  一般来讲,由于对中国艺术歌曲研究不重视和演唱数量不足,国内很多男高音都很难驾驭中国艺术歌曲类的声乐作品。因为我国的艺术歌曲在起步阶段是伴随着民族救亡运动发展的,这种革命歌曲往往节奏性强、用声刚烈且需要激情,所以很多男高音在演唱此类歌曲的时候对演唱音量不做过多控制,认为声音越大越好,演唱时情绪要足够激进,这才符合革命者的风格。但是,典型意义上的中国艺术歌曲(以30年代黄自等作曲家为代表的创作风格),以及改革开放后创作的中国的政治性、艺术性较高的艺术歌曲,即便是颂歌的体裁,对声音的运用也有着很高要求的。《延安颂》有较强的抒情性和一定的戏剧色彩,虽然颂歌当然以抒情为主,但不管作品中含有多少“战斗的色彩”,演唱者的声音依然要保证其歌唱性和连贯性。歌曲的进行曲部分不要以“因为它是进行曲风,所以就要浓厚的战斗色彩”而演唱得僵硬,而是要注意唱出声音的弹性。一首作品的力量绝不是演唱者的音量,而是在于演唱者能够输出多少正能量的情感。

  无论是演唱还是演奏,都是一种人性的宣泄,即不要一讲到“革命者”就将这类人与普通人区别对待。就如同《江姐》中的江雪琴,不可否认,她是一个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但她首先是一个人,一个有血有肉的女人,还是一个有着强烈母性的母亲,她的“我为革命生,我为革命长,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绝不是一句“革命口号”,而是她情感的流露,是时代带给她信仰,正是为了她的理想,她为了革命牺牲自己,这绝不是一种口号和宣教。声乐学生最终要找到的声音是自己的声音,找到自己最自然的声音,并将自己的内心与歌曲融合在一起进而演唱,这一点非常重要。那么具体到《延安颂》这首作品,首先要注意用自己自然的音色去把握原作所要求的声音,体会作品本身的情感内核继而演唱,当然,这个自然绝不是原始自然声,一定是经过训练以后听觉上的自然的声音。

  三、作品难点和高音的解决

  作品可以看作是带省略再现的复三部曲式。歌曲的开头曲调优美抒情,在妩媚中蕴含着豪迈的激情;中段转入铿锵有力的进行曲节奏,同前后抒情性的段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两者又都具有雄健豪迈的气势,使得全曲浑然一体、天衣无缝,是一首具有奋发向上、明亮有力特点的大调式歌曲。全曲情感的爆发点是在“啊,延安”这一句上行大六度的大跳上,倾注了曲作者对革命圣地的无比热爱和由衷的赞美之情。尤其是歌曲结尾时的“灿烂辉煌”一句,上行的四度大跳使歌曲达到最高潮,给听众的心灵以强烈震撼,使人久久难以忘怀。以下笔者结合曲式分析,讨论歌曲的演唱特点。

  引子(1—16小节),第一小节开始就以钢琴伴奏双手八度的反向进行揭示了全曲的音乐情绪。前奏基本都是由八度及和弦构成,要求伴奏把握好力度、展示出歌曲的宏伟气势。右手和弦一定要整齐饱满,下键要有准备,声音要有深度和厚度,建议采用弹奏浪漫时期特别是拉赫玛尼诺夫作品的类似手法,同时注意旋律的连贯性和歌唱性;左手弹奏手法基本同右手,抓住低音进行。在此虽然没有演唱声部的进入,但是笔者还需要提出的是,一首艺术歌曲的前奏对于演唱者是十分重要的,演唱者必须在引子部分通过音乐做好演唱的情绪准备和演唱技术准备(气息、发声位置的调整),在还没有出声前做到心里有数。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