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音乐教育哲学论的启示

时间:2014-06-03 16:51 来源:发表吧 作者:王佩玲 点击:

  【内容摘要】以音乐美学为基础建立的音乐教育哲学,对于很多音乐教育界的人士来说并不陌生。音乐教育哲学不仅为音乐教育事业提供了共同的基础,还对音乐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文化、经济、信息如此发达的今天,传统的音乐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够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一样教育”,因此应当放眼全球的音乐文化氛围。现今,在先进的音乐教育哲学观的影响下,建立多元化的音乐教育思想,结合本国不同的文化背景、语境,不同的历史条件以及社会性质,形成一种多方面的、较为完善的音乐教育体系,并建构出适合不同年龄、不同人群、不同个体的音乐教育体制,并给予他们相对来说最合适的音乐教育和音乐内容,以全面实施我国音乐教育教学的内容和建设。

  【关键词】音乐美学 音乐教育哲学 多元化 音乐教育体制

  音乐教育哲学是以哲学为中心,围绕其对音乐教育的价值和方向进行阐述,为音乐教育事业中的各种思想的产生提供共同的基础。贝内特·雷默的《音乐教育的哲学》对20世纪的音乐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使音乐审美教育在美国成为主导思想。大卫·艾略特是雷默的学生,其在认真的学习与分析中,对先师的审美思想提出了质疑,并提出自己的实践哲学观点。此举引发了当代西方音乐教育界的讨论。从此,“音乐教育是审美哲学还是实践哲学”成为了西方音乐教育界最具有代表性的争论话题。目前在中国,音乐教育还是一门比较新兴的学科,哲学的基本理论对这门学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其给我们提供了音乐学习理论的基础,并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为音乐教育的未来指明方向。笔者所论述题目的目的并不是去效仿,而是希望可以在如此先进的教育浪尖上,找出具备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之路,为中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一、建立在音乐美学基础上的音乐教育哲学的三个分类

  “音乐美学”对很多人来讲有点陌生且神秘,但是,如果把音乐美学看做是对音乐的认识和思考,那么其历史同音乐的历史一样,是十分久远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在借鉴西方18、19世纪音乐美学的两大观点的基础上,音乐教育哲学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类别:所指论、形式论、表情论。

  (一)所指论

  所指论认为,音乐可以被音乐之外的语言、景色、天气等东西所具体指代。比如说中国的民族音乐作品中的《百鸟朝凤》《高山流水》,这两首作品从标题中可以看出,它们都是具有指代对象的,并且都有着明确的主题和内容。还有就是带有歌词的音乐作品,它们都有着固定的讲述内容。

  而所指论还有另外一个分支,其认为音乐不能够纯粹地指代所有具体的事物,却是可以指代“情感”的。音乐作品的音程、和声布局、织体结构等是可以直接明确地指代人的某种“情感”。

  小二度:无力的痛苦。

  小三度:淡薄地接受,悲剧。

  大三度:愉快的。

  增四度:穷凶极恶的。

  大七度:强烈的期待、向往。

  可以看出,这个分支的所指论是将音乐语言情感化的。所谓音乐的语言是指音程、旋律、肢体、结构等。而这些都是音乐本身构成的各种要素,这些要素的构成已经显示出了所指的情感。

  在音乐作品欣赏的教学中,也是这样运用的。比如教师在教授《天鹅湖》故事的时候,要先将天鹅湖这个故事讲给学生,让学生感受故事当中的情感发展和走向,再将音乐说成是关于这个故事的,让学生从故事中领悟情感,并把其附加到音乐作品中去。这就是所指论者的做法。他们认为,想让学习音乐的人在许多方面更加完美,也是可以从非音乐的方面去教育的。

  (二)形式论

  形式论源自自律论的观点,其认为音乐的内容和价值都是存在于音乐的内部的,但音乐不能够指代任何事物或是情感。中国三国时期的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和有一部很著名的著作——《声无哀乐论》。从这部著作的名字就可以明确表达出形式论的基本观点,它的意思是,音乐本身是没有具体情感所指的,这需要试听的人根据自己的心境而定。而音乐中的和声、曲式、肢体、结构等纯粹是音乐技术,其与音乐中的美是没有直接联系的。这点是与所指论相矛盾的。

  不能否认的是,在许多艺术作品当中包含着对作品以外的东西的参考,但形式论者始终坚持认为这些参考与艺术作品的意义是完全没有关系的。尤其在音乐领域中,他们认为“音乐无疑可以体现明确的感觉和感情”,是纯音乐的。

  (三)表情论

  表情论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所指表情论和绝对表情论。

  所指表情论,强调音乐的价值存在于音乐之外的形象当中,是指外在的具体事物,并认为音乐的情绪意义与外部世界是联系的。

  绝对表情论与形式论都属于自律论的美学观点,但不同的是,形式论是着眼于理性和理智的,注重的是一个认知过程。“音乐的意义在于艺术作品内容各种音乐的关系的感知和理解。”

  而绝对表情论着眼于音乐内部本身的艺术性对人在情绪方面的影响,注重一个感觉的过程。虽然在出发点上与形式论一样,但在内容上却有着本质区别。而贝内特·雷默的教育哲学观就是绝对表情论。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这三种音乐教育哲学虽然本质上有着明显差别,但在某种程度上是有潜在联系的。

  二、绝对表情论——贝内特·雷默音乐教育哲学观及启示

  贝内特·雷默在阐述他的观点之前,提出了一个前提,他将音乐的教学建立在审美的基础之上,认为音乐的价值存在于音乐组织和质量以及其唤起情感的属性。艺术教育的主要作用就是帮助人们达到包含事物的艺术品质中的感觉体验。因此,可以把艺术教育视为感觉教育。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贝内特·雷默是赞成所指论论述中音乐与情感是有一定关联的,并且音乐与感觉之间有着某些潜在关联,但他强调音乐不是一种情感语言的表现手段。这部分,绝对表情论是不赞成所指论观点的。同时在形式论的自我表现这个层面,绝对表情论也是不赞成的。贝内特·雷默在书中提到,一个人的自我表现手段有很多种,像微笑、哭泣、大喊大叫,这都是一个人自我表现的手段,但这些手段在表现出来后,是没有人欣赏的。若一个表演者抱着“我不需要别人欣赏”的这种心理演绎音乐作品的话,那么这个表演是不成功的,并且这个作品的艺术性也很难达到一个较高的程度。但是,绝对表情主义强调音乐是一种感觉的体验,而这种体验是来自于音乐自身的,与音乐之外的事物是没有关联的。这种观点与形式主义的主张相一致。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