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影片《桃姐》中,家佣桃姐在刚进入老人院的第一个夜晚,半夜的时候起来方便,却发现老人院的晚上热闹非凡——许多半夜失眠的老人们,要么在院子里溜达散步,要么在打太极拳,还有的老人吵闹着想要离开这里回家去。此时影片中的音乐伴随着桃姐迷茫暗淡的眼神缓缓响起,旋律经由钢琴的分解和弦之处起步,缓慢的旋律逐渐加快,让人听起来觉得仿若轻轻凉风般在耳边吹拂,让观众体味到一种似有似无的感觉。而随之融入其中的弦乐与管乐,变化起伏不定,忽强忽弱,很好呈现出了一种若有若无的虚无的听觉审美效果,响起的旋律忽而感觉近在眼前,近时清晰,远时模糊,虚化的不确定感通过音乐很好呈现出来,借此也将桃姐那种因生活境况的变迁而致使自我身心流离失所的不安感以及对于自己以后生活的忧虑传达给观众。
在老人院生活了一段日子之后,桃姐逐渐适应了这里,认识了许多新的朋友,自己的心态也开始变得明朗阳光起来。她开始对老人院里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观,不再觉得生活是不安和忧虑了,同时,对于康复治疗也不再排斥,而是转为积极接受,一切似乎开始向美好发展,但是生活与戏剧冲突却又总是出人意料、变化无常的。当桃姐在某一天忽然得知老人院里的朋友梅姑去世的消息时,影片在这时响起了同样的旋律,变化起伏不定、忽强忽弱的旋律再次将桃姐内心的思想感情变化折射出来,桃姐的心情开始由开心变得低落,脾气也变得古怪,以致后来常常因为一点无关紧要的小事就和罗杰发生矛盾。影片正是通过抽象的旋律将桃姐这种老年人对于死亡的不安与恐惧,潜移默化地传达给观众。
影片中主人公内心思想感情的变化通过音乐的“虚”恰如其分地折射出来,看似无心插柳的运用,却能准确地将桃姐内心深处最细微的变化传达给读者。正如著名的美国电影作曲家赫尔曼所说过的,实际上影片中音乐的作用是为观众提供一系列无意识的支持,这种支持是隐性的,并非总是显露在外的,对于观众而言,也并非必要知晓,可是影片中的音乐却具有异常重要的作用。[3]恰恰是借助于这一系列无意识的支持,充分将影片中的音乐在塑造人物内心方面“虚”的妙用很好传达出来。
(二)罗杰的性格特征——折射音乐的“实”
古人所云的“初发芙蓉,自然可爱”与“铺锦列绣,亦雕缋满眼”,共同构成了融会贯通中国古代艺术史上两种审美的理想,“出水芙蓉”与“错彩镂金”为国人所推崇。《桃姐》中音乐的清新自然一面,体现出了“初发芙蓉,自然可爱”的美学境界,这一类的美学境界倾向于将主人公的内心情感与人物性格特征传达给观众,华丽的外表并非其追求,纵观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诸多的文人画家的作品也都体现出一种自然真实的审美境界,如东晋的文学家陶渊明、书圣王羲之以及画家顾恺之。
正如影片《桃姐》中的音乐,极好秉承了自然真实的审美美学理想,其创作的基础就是自然、真实,将罗杰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通过音乐的“实”折射出来,并很好传达给观众。
在影片开始的时候,许鞍华导演借助于倒叙这一方式,向观众引出整个故事,影片的镜头定格于即将要远行的罗杰身上,此时响起的背景音乐是一段极为简单的旋律,仔细聆听之后便会发觉其中并无掺杂任何繁复的和弦,乐器的使用也并非是多样化的,但是整段旋律确实悦耳动听,很自然地引导观众思绪的展开,引发观众的深思。影片中的曲作家借用钢琴的独奏方式,将罗杰对桃姐一生的思念之情进行了一番感人至深的勾勒,一段简答之中流露着朴实的旋律,同样将罗杰善良而又不乏真实的性格特征很好传递给观众。虽然桃姐已经离开人世,不在罗杰的身边陪伴,但是她给罗杰留下了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给罗杰传达的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命运,面对生活。[4]正如宋代大文豪苏轼借用奔流的泉水的意象来比喻诗文,所谓诗文的境界就是要“绚烂之极归于平淡”,这里所说的“平淡”并非平易浅俗,而是以老庄道家思想为内蕴,是一种由繁到简的艺术塑造过程。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东省教委 国内刊号:CN 37-1025/G4 国际刊号:IS...
主管单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出版地:甘肃省兰州市 国际标...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吉林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期刊简介: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是我国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面向工程教育研究的全国...
主管单位:湖北省国资委 主办单位:湖北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国...
期刊简介: 《种子科技》(月刊)创刊于1983年,曾用刊名:(种子通讯)是中国种子协...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