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玻璃动物园》中反传统的戏剧技巧使用(2)

时间:2014-05-21 23:38 来源:发表吧 作者:范懿明 点击:

  首先,传统的“对话”方式不再贯穿全剧。许多戏剧理论家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是戏剧的中心,“对话”应当是戏剧的主要表现形式。但是《玻》打破了这样的传统理念,剧中人物不再单纯依靠对话推动情节发展,并且剧中演员常常跳脱演员的身份。剧中演员常常对着观众说话或独白。汤姆在第一幕和第五幕时直接面对观众说话,讲述的是似乎与自身无关的社会背景。阿曼达也在剧中一个人在舞台上打电话,其他角色并没有与其对话。这样“非对话”的表达方式,并没有阻碍戏剧情节的发展,反而给观众留下了思考的空间,在电影中导演依旧做了类似的处理,让汤姆有数次独白。同时,作为重要角色的汤姆,有时也会跳脱演员的身份。他出场时就表明了自己的身份,称自己是“这出戏的叙述者,又是戏中的一个角色”。接下来,他在第三场、第五场、第六场以及戏剧的结尾处都有跳脱出角色的台词或表演。例如向观众提示情节的发展和交代必要的背景知识;并且有跳脱角色身份的表演,如第一场与阿曼达对话的过程中,“汤姆做手势,招呼奏音乐和把一道聚光灯照在阿曼达身上”,又在同母亲的对话中,“好像在念剧本的样子”,到第一场快结束的时候,他又“装出丢掉手里剧本的样子”。

  其次,在意象的使用上,也体现了对传统戏剧语言的打破。在《玻》中的意象形式非常多元,有的存在于舞台布景中,如避火梯、父亲的照片;有的用屏幕投影的方式,如蓝玫瑰;有的则是通过音乐,如玻璃动物园的音乐。虽然在戏剧中使用意象是自古以来戏剧的传统手法,但在此剧中,蒙太奇式跳跃的使用方式是一种突破。例如,在第二场,屏幕上突然出现了“一大堆打字机”;在第四幕时,父亲的照片会在灯光的作用下突然亮了起来;同样第四幕,大屏幕上出现了“一条飘扬着海盗旗的帆船”;这样的意象又在第七幕出现。这些意象在不同时候的突然出现,形成了一种对角色内心的外化,表现出了角色中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和对抗。这种蒙太奇式的变化也给观众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正如蒙太奇大师爱森斯坦所说,两个不同的情节(镜头)被放置到一起产生的效果不是两者之和,而更像是两者的乘积;对列的结果在质上永远有别于各个单独的组成因素。[6]这样的戏剧手段自然而然地被嫁接到了电影的制作中,观众对影片所想要表达的主题能有更多的体悟。

  最后在场景设置方面,《玻》的布景体现了象征主义布景的特色。一家人的居所被描绘成一个“巨大的蜂箱”和“蜂窝似的居住单位”,并且根据作者所言,这样的内景是“相当模糊而且富于诗意的”,象征了西方人受机器奴役已失去自我意识,像被异化了的昆虫似的挤在清一色的窝里。在这样的布景里温菲尔德家的房子,避火梯和父亲巨大的照片却被强调出来,贯穿始末。类似的场景在电影中有同样的设置。电影中一直伸向屋外的避火梯,是剧中每个人物出场的地方,也是一家人惟一逃离现实的通道。汤姆多次在避火梯上畅想自由的生活,阿曼达也曾在避火梯上回忆自己的南方淑女生活。温菲尔德先生的照片被作者赋予了不平常的意义,父亲的角色“像个阴魂不散的幽灵,时时刻刻影响着被他遗弃的亲人们的生活”。作者在剧中多次突出父亲的照片,父亲的照片仿佛是对一家人生活现状的反讽,时时刻刻提醒着他们每个人没有办法达到的梦想。电影中一样把剧本中的避火梯和父亲照片做了前景化设置,因此能让观众感受到剧中的一家人对逃离现实的渴望和无法逃离的痛苦,很好地传达了剧作家的意图。

  三、结语

  田纳西·威廉斯在剧本中采用了反理性化的表达和反传统的戏剧语言,不仅是对戏剧技巧的创新,同时帮助了电影的成功。这些戏剧技巧在作家的笔下焕发出了特殊的光彩,更重要的是更加反映了大萧条时期美国社会人民被异化的生活,对过去的生活无限向往,却又逃脱不了在现实中苦苦挣扎的命运。就像片名“玻璃动物园”一样,虽然纯洁透明,却无情地被现实拴住,无法逃离牢笼一样的生活。

  [参考文献]

  [1]JacksonEstherMede.TheSyntheticMythIIITennesseeWilliams[M].

  HaroldBloom,ed.MordencriticalinteretationsTennesseeWilliamstheglassmenagerie.NewYork:ChelseaHouse,1987:26.

  [2]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M].于晓,陈维纲,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33-36.

  [3]DevlinAlbertJ,ed.ConversationswithTennesseeWilliams[M].MS:UniversityPressofMississippi,1986:15

  [4]田纳西·威廉斯.玻璃动物园[M].鹿金,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20.

  [5]别林斯基.别林斯基选集(第2卷)[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96.

  [6]汪又绚.舞台美术:幻觉与非幻觉的诱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134.

  [作者简介]范懿明(1983—),女,上海人,硕士,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