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音乐教育学中与学生的心理互动研究

时间:2014-05-17 00:37 来源:发表吧 作者:王晓 点击:

  【内容摘要】伴随着社会竞争的持续加剧,当今学生不断受到来自学校及家庭的双重压力。教师不但要传授知识,且须注重学生的心理活动及其变化,以便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音乐教师可以由音乐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敏锐地把握住学生的心理活动特征,积极探索音乐问题,以音乐的方式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有关音乐和人的心理间的关系,在中国古代的文献中已有着极其丰富的音乐心理学理念,使我们能够清晰地掌握音乐心理学思想的发展脉络,认清音乐心理学思想的发展规律与特点,对音乐教学及学生心理的互动都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音乐教育学生心理互动古代文献

  一、心理问题的普遍性,亟须音乐治疗

  央视曾对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治疗学某副教授进行专题采访。其在攻读音乐治疗学专业之际,妻子与他离婚了。他的精神受到严重打击,数日萎靡不振,心中的郁闷没有发泄的地方。他的异常行为被细心的教授发现了,教授让同学们给他进行了一次特别的音乐心理治疗。同学们采用各类乐器进行乐曲演奏,而他触手可及的是一只鼓。在治疗刚开始时他仍然不振作,没有办法融进与同学们的合奏氛围里。不过伴随着乐曲的渐进深入及鼓声的导入,他的情绪也不断地投入进去,当鼓点敲得逼近极快时,声音亦愈来愈大。他的抑郁最终得以宣泄,并很快从失败婚姻的阴影里走出,将沉重的思想包袱放下了。

  此段央视专访节目给笔者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让笔者联想到许多方面。当今社会的成年人,大多有着较重的生活压力,身心自然亦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成人如此,而那些仍未成年的孩子面对压力,又会怎样呢。当前充满竞争的社会,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接连出现,家庭、社会与学校,多方面的压力使得这些稚嫩孩子难以承受,而身为音乐教师,我们应当怎样去面对这些问题,如何去解决才是重点?

  二、音乐与心理的相互作用

  针对音乐和人心理活动二者的关系,在中国古代的文献里有大量关于音乐心理学思想的深层精辟的阐述,有关音乐心理学的思想涵盖知、情、意、行等各类心理过程,还与性格、才能等个性心理特征有关系,譬如儒家思想著作《乐记》里有大量的音乐心理学思想的阐述。要以音乐教育方式去解决学生的心理活动问题,就有必要研究中国古代的音乐文献里所包括的音乐心理学思想。

  儒家的《乐记》是中国古代最早一部较为完整的音乐美学理论作品,其中总结了先秦时期有关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成就,是后来的历代封建社会音乐美学原理与音乐创作标准原则,也是一份中国音乐文化宝藏。《乐记》对音乐与客观事物间的关系给予了详细的阐述,并提出了“凡音之起,由人心生”及“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的看法。意思是,一切音乐源自于人们的思想感情,人们的思想感情又是受到外界客观事物所影响的。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