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手机铃声的符号学分析(2)

时间:2014-05-16 06:05 来源:发表吧 作者:何一杰 点击:

  奈特教授的反应:有人在给我打电话。

  周围听到铃声的一些人的反应:他喜欢古典音乐,是音乐学院的吧?这曲子还挺好听的。

  奈特教授的学生:我想起来了,这就是给我们上《聆听音乐》的那个老师。

  ……

  对于同样一段音乐,不同的接受者产生了不同的解释意义,这便是符号感知片面化的结果。“符号载体只是与接收相关的可感知品质之片面化集合……符号载体不仅不是物,甚至不是感知的集合,而只是与‘注意类型’相关的某种感知的临时集合。”④符号接受者对符号进行片面化解释,从而获得了不同的意义。对手机持有者而言,任何声音在接受过程中几乎只有一个意义——电话来了。而对于其他接受者而言,则有可能产生丰富的解释意义,如手机品牌、个人喜好、道德素质(比如在安静的公共场所是否调节音量)等。铃声就像是一件服装,向周围人展示自身。

  手机持有者接受来自信息发出人和铃声制作者的信息,而旁人得到的符号信息却源自手机持有者本人,完全类似于服装挑选,只不过流行服装有庞大的书写体系,而铃声却没有,或者说少得可怜——我们在铃声下载网站上只能得到非常简单的分类:搞笑铃声、特效铃声、纯音乐铃声等。挑选铃声看似是个人活动,实际上却是为他人而挑选,铃声的多样性对手机持有者而言几乎没有意义。

  三、三种不同的意图定点

  任何符号都可以进行皮尔斯所谓的无限衍义,由解释项而产生新的符号,而“任何具体的解释行为,都要停止在某一点,至少暂时停止在某一点”,这种“发出者意图中期盼解释的理想停止点”⑤叫作“意图定点”。手机铃声的意图定点有三种:一是手机厂家希望品牌得到识别;二是信息发出人期盼的“信息告知”,即手机持有者在接受到铃声后产生的片面化解释;三是手机持有者所期盼的他人的评价。这三种不同的意图定点集中在一个符号文本中,有时候便会产生冲突:一方面要求迅速、高效、简洁,另一方面要求个性与丰富。

  除了上述冲突之外,手机铃声还有一个单独音源与城市声景的问题。声景问题最早由加拿大音乐家谢弗提出,20世纪60年代末,谢弗和同事在温哥华进行世界声景的课题研究,目的是“理解人们自觉感知环境的方式以及探讨协调整体声景的可能性”。⑥在公共场合,他人所感知到的手机铃声属于声景的问题。调查研究表明,人们对不同手机铃声和声景类型的喜好不同,甚至完全相反。日本一项研究按人们对不同声音的喜好进行排列,得出的结果是鸟类、潺潺流水、昆虫、青蛙、波浪和风铃排在前面,有45%~75%的受访者喜欢这些声音,而25%~65%的受访者表示不喜欢也不讨厌;排在最后的五种声音来自摩托车、发动机、施工、广告车和酒店的卡拉OK,一半以上受访者表示讨厌这些声音,然而仍有部分人表示不喜欢也不讨厌。⑦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人们对自然声音的喜好要高于人工声音。然而另一项针对手机铃声烦恼度的调查研究表明,动物的叫声比真人真唱更容易引起人们的烦恼,如表2:

  造成这种矛盾的原因可能是调查人员将手机铃声与声景进行了区别,使得被调查人员的关注点转移到了铃声上,而不是被打扰时的声景。研究的另一项结果表明,不同环境中人们对手机铃声的反感度也不同:

  从表3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铃声类型,不同的环境,让人们对铃声发出者的评价都有不同的影响。这种讨厌与反感归根到底都是因为意图定点不协调而产生的。就声音类型而言,作为声景的铃声最好不被人识别,因而自然声最能被人接受,但是如此一来就无法满足持有者需要的提示意义——他自己也会难以识别,所以需要一种“另类”的声音;铃声一旦被识别,其他接受者就会进行解释,产生对持有者的评价。但是,不同的场合对他者的解释进行了限制,比如在会议中来电信息需要简洁而高效的传达,即只需要持有者的意图定点,因而振动或者简短轻柔的嗡鸣十分合适,如果这时持有者继续发送符号信息——我有一个来电,那么不论其铃声多么柔和高雅,都会让人反感,从而让持有者的评价进入了一个不道德的层次。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