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试论《追风筝的人》的“文化寻根”意识(2)

时间:2014-05-15 01:38 来源:发表吧 作者:彭曦 点击:

  2.阿米尔民族身份认同感的缺失与回归

  阿米尔作为小说的主人公,因为苏联的入侵和父亲一起逃亡美国。那时的阿米尔对祖国和自己的民族身份没有什么特殊的概念和情感,可以说甚至还有些逃避自己的民族身份。因为远离阿富汗,就远离了曾经对哈桑所犯下的罪行,他可以过自己平静的生活,还能拥有完整的父爱。可是拉辛汗的电话让他不得不面对过去的一切。

  在找寻哈桑的儿子索拉博时,阿米尔眼中的阿富汗是这样的:

  “我赤裸的脚下大地寒凉,刹那间,我初次感到我回来了。度过所有这些年月,我又回来了,站在祖辈的土地上。”“我倚着那屋子的一堵泥墙坐下。突然间,我觉得自己和这片古老的土地血脉相连……我曾经以为我忘了这片土地。但是我没忘。也许阿富汗也没有把我遗忘。”〔3〕

  在营救索拉博的过程中,阿米尔不仅从心灵上认同了自己的民族身份,而且用实际行动捍卫索拉博的民族尊严。整个过程中,阿米尔经历了从民族身份认同感的缺失到排斥再到回归的过程。

  3.索拉博对民族身份疑问与挣扎

  作为生长在阿富汗的一名哈扎拉男孩,索拉博经历了战争和塔利班武装分子的各种摧残,是极其不幸的,但是他遗传了哈桑善良坚韧纯洁的品质。他渴望过原来和父亲在一起的平静生活,又不想再受到战争的摧残,又对美国的移民生活充满了恐惧和害怕。是阿米尔不断用行动关切着索拉博,才使他有了归属感和安全感,开始了新的生活。索拉博渐渐融入了美国的生活环境,重新放飞了生命的风筝。

  四、东西方——追寻文化的交融

  (一)对西方文化的抵抗与消解

  《追风筝的人》,作为一部充满阿富汗文化色彩的小说,把阿富汗展现在世界面前,引起全球亿万读者的关注。小说时间跨度由1975年至2001年,将近30年,覆盖了阿富汗动荡历史中的大部分重要事件:1978年的内战、君主制的终结、苏联入侵、塔利班武装的壮大、普什图人和哈扎拉人的紧张关系等。

  小说前半部田园牧歌般的闲适与后半部的惊心动魄形成了强烈对比,读者才更真切地感受到小说中书写的种族冲突、宗教矛盾、文化融合、个人感情和社会制度的对立,痛恨着战争与暴虐,呼应着作者的爱与恨,愤怒和悲哀,以及对整个民族灾难的悲悯情怀。美裔阿富汗人的身份,从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卡勒德?胡赛尼像阿米尔和索拉博一样,对自己民族身份的认同感和阿富汗文化现状有着归属问题的焦虑。阿富汗文化如何在当代西方各种强势文化的影响下进行自我定位和自我构想,这实际上也就是一个争取自主性,并由此参与界定世界文化和世界历史的问题,这反映出一个民族根本性的抱负和自我期待。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