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从《自己的一间屋》看伍尔夫的存在主义创作倾向(2)

时间:2014-05-14 07:03 来源:发表吧 作者:张娜 点击:

  二、关于女性的自欺

  萨特认为,人的自欺行为是一种辩解行为,用来避免他人对自己的可能存在的指责。人们往往以两种方式来避免指责,一种是以自在的方式来进行逃避,另一种是以逃避自在的方式存在来逃避可能的指责。在存在主义中,自在指的是“是其所是”,即人为性,自为指的是“不是其所是”,即超越性。这种是其所是,并不是由自身所决定的,而是由我和他人的关系以及基于这种关系他人对我的认知,可以说这种是其所是代表着他人目光中的我,我的角色是由他人来贴上标签的。而自为却是一种虚无,是一种在想要达到完美的欲望的驱使下的不断地超越,它不断地对自我进行否定。海德格尔认为这种超越的执行,就是超验活动,使人不断地走向自身,使人得以生存和存在。萨特认为,人的实在是拥有两重性的,人的存在和其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在他人的注视下,人维持着自己扮演的角色,这是一个“为他人的存在”,即人为性。另外一方面,人又在不断地超越自身,即超越性。人为性和超越性是对立的,自欺以把超越性定义为人为性和把人为性定义为超越性两种方式存在着,自欺由此产生。

  在《自己的一间屋》中,伍尔夫描绘了女性作家的自欺。她们企图否定世俗社会给予她们的标签,期望靠自己的努力来定义自身的存在,自由的选择自己未来的本质,于是于此同时,她们变得孤立无援了,他们周遭的世界开始变得陌生和荒谬。自16世纪至19世纪的女性作家,或者说是尝试写作的女性,都是有努力在否定现实社会所给予她们的标签,她们不满足于单单只是扮演这种家庭类的角色,不满足于在父权制和男权文化为中心的社会中仅仅做大门之内的女性。简奥斯汀、勃朗特姐妹、温奇尔西夫人、玛格丽特、柯勒·贝尔、乔治·艾略特、乔治·桑等等,都在用自己的写作天赋来进行对自身的不断超越,否定了传统社会给予其的具有束缚感的角色,她们的自欺是以把超越性定义为人为性的方式而存在的。这种自欺是积极的,它促使女性不断的进行超验活动,为自己重新确立身份。当面对男性的冷落、非难和嘲笑的时候,她们依然坚持创作。伍尔夫指出,自十八世纪中有数百名女性开始以翻译作品或者创作作品来赚得私房钱。她们以自欺存在,并且按照自欺进行了自身的超越,获得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同时,这种自欺又是她们痛苦的根源。否定世俗社会注视下的角色,从新确立自身的本质是艰难的。所以,正像伍尔夫在该作品中提到的,书架上的妇女的剧作是少之又少,并且在世俗的压力和遗威下,像乔治·艾略特和乔治·桑想要通过男性化的名字来逃避世俗的压力和议论,因为“那习俗认为,妇女引起公众注意是令人厌恶的。”在这种情况下,她们又以把人为性定义为超越性的方式自欺,企图逃避社会的指责。这些女性作家形象,总体上来说,自欺是无法摆脱的,通过自欺,这些女性可以来进行自身的超越,即超验活动。

  三、关于女性与他人的关系

  海德格尔和萨特都曾关注我与他人的关系。海尔格尔认为,我作为此在与他人共在于此,并且此在在忧神中关切他人有两种方式,“一种他认为是代庖——控制(einspingend-beherrschende),一种是放手——解放(worspringend-befriende)”,在前一种有忧神中,他人是依附者或者是受控者,在后者中,我是协助他人获得自由的。萨特的观点是,“他人的存在”以及我与“他人的存在”的存在关系是人们要面对和处理的问题。在他看来,人之间的关系是存在与存在的关系,作为同时作为自为存在的我和他人,是平等的,所以我和他人之间,也就是我们的自为之间是可以进行争夺和竞争的。

  伍尔夫在《自己的一间屋》中指出简·奥斯汀和艾米莉·勃朗特,在父权制社会里不畏来自他人的批评,坚持己见。贝恩太太作为第一位以写作作为营生方式的英国女性,她努力工作,考她的写作才能赚取自身生活所需的钱财。作为一名中产阶级妇女,我们可以想见,在十七世纪的英国,是以怎样的勇敢来面对现实中男权社会带来的压力和禁锢。伍尔夫还叙述了当她看到男人和女人同时进入一辆出租车的情景,指出男人和女人进行合作是理所当然的事,还更进一步的指出了这个世界中不仅仅存在男人与女人之间的关系,还有人与现实世界的关系,这就涉及到女性作为一个存在的个体与现实世界中他人的存在的关系。她以冷静客观地态度指出了女性拥有物质基础和精神独立的重要性,这也是打碎禁锢女性的生活的重要基础和手段。

  在存在主义看来,屈服于他人注视的人是以一种死亡的状态僵硬的生活着的。如果过分依赖他人的判断和观点而活,那么这便是萨特所说的他人就是地狱。人们应当通过自身的行动来打碎禁锢。伍尔夫笔下的三类女作家,都有积极对自身的未来进行积极的谋划,在不断的超验活动中成为她自己。

  伍尔夫的《自己的一间屋》在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问世两年后出版,展现了作者对女性作家存在的思考,通过对真实存在的相关女性作家的描写以及对虚拟人物和场景的勾勒,体现出该作品与相关存在主义的概念的联系。这是存在主义盛行时期,伍尔夫关于女性作家生存问题的考虑的一部作品。

  参考文献:

  [1]杜小真.存在和自由的重负:解读萨特《存在与虚无》[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2]弗吉尼亚·伍尔夫.自己的一间屋[M].王义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3]黄裕生.时间与永恒——论海德格尔哲学中的时间问题[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