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学者认为,徐曼丽这个角色可以说是茅盾先生塑造的并不成功的角色之一,全文徐曼丽只出现过两次,第一次出场时引出了赵伯韬,作者两三句话就点名了徐曼丽和赵伯韬的关系,第二次出场虽然没有直接带出赵伯韬,却给赵伯韬不客气地对待吴荪甫做了明显的铺垫。这更值得让我们分析徐曼丽的命运悲剧。《子夜》基本上是对20世纪30年代中国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社会社会状态的一种投射,通过对交际花徐曼丽的性格勾勒我们基本可以清楚地知道那个特有时期的病态。民族资产阶级在那个时代被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国民党反动派折磨是很难发展的。徐曼丽的状态是被那个时代的男权主义者当作物品来看待,她同时也明白这个道理开始利用自己的“优势”来实现自我的价值,当徐曼丽在吴老太爷的葬礼中出现的时候整个故事的气氛都发生了变化,老板们开始趋之若鹜地去调戏徐曼丽,她的一段舞蹈令很多男人发出了“淫邪”的笑声。这些男人贪婪地用目光占有了徐曼丽年轻漂亮的身体,她也为了附和这些男人而牺牲了自己的灵魂。徐曼丽的这种交际花属于男人们的所有物,并不能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她激发着男人们的兽性,和男人们跳着舞、尖叫着。茅盾对此是这样描写的:“她托开了两臂,提起一条腿,提得那么高;她用一个脚尖支撑着全身的重量,在那平稳光软的弹子台的绿呢上飞快地旋转,她的衣服的下缘,平张开来,像一把伞,她的白嫩的大腿,她的紧裹着臀部的淡红印度绸的亵衣,全都露出来了。”
如果说徐曼丽的放荡轻佻中还是残有一丝自尊的话,那么刘玉英则完全单纯地是在出卖自己的肉体而换取金钱。她单纯地为了享乐,追求物质财富,无限制地放任自己。这种单纯的放任让她放弃了一切思考的权利,完全沉浸在自己交际花的角色之中。在上海滩上她竭尽全力地卖弄风骚给男人们带来快乐,使那些男人们暂时忘记了生意上的烦恼,专心致志地与她消遣。刘玉英这个角色是一个完全被资本主义社会的享乐思想腐蚀的一个人,为了追求物质放弃了尊严,她甚至放弃了自己的爱情理想,将自己的心机完全放在怎样在男人身上谋取钱财上面。她成了寡妇之后更加放荡不羁,完全将自己的爱情理想抛弃了。抛弃了所有尊严的刘玉英可以说是一个聪明的女人,稳健地周旋在几个大亨之间寻求发财的机会。当她从赵伯韬那里套来公债市场的信息转而向赵伯韬的敌手吴荪甫那里去售卖信息,可见这个女人是多么聪明和工于心计。她的稳健来源于她对交易市场的熟悉,她的父亲在“交易所风潮”中自杀死去,哥哥作为因为吞并了巨款而坐了牢。甚至于她的公公和死去的丈夫也是张口闭口都在谈论“标金”和“公债”。所以说刘玉英是一个不简单的女人,她的命运的形成和当时的男权社会是分不开的,如果男人们把她当作一个人来看的话或许她不会变成这个样子。正是因为作为一个尤物的存在才最后导致她放弃所有的尊严生活在漫无目的的命运之中。
三、结论
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的女性形象只能被当作男人的一个附加品来看待,这是由于当时特殊的社会情况而造成的。无论是林佩瑶和四小姐惠芳一样的天使般的女性,还是像徐曼丽和刘玉英一样的魔鬼型的女性她们在那个特定的年代注定她们的生活是充满悲剧的。魔鬼型的女人即使再玩弄哪个男人,或者拥有更多的钱,其实也是作为男性的附属品,被当作一种工具而存在。她们拥有独立支配自己资金的能力与机会,更有甚者通过控制男人而挣扎出自己的一片天空。如果把魔鬼型和天使型的女性做比较,还是魔鬼型的女人更幸福一些,她们像是一道精美的菜,每一个身边的男人都想尝一口,但在身体上拥有某种程度的自由,并且她们的依附是有代价的。
男权社会的男人要求占有女性,把女性作为他们的附属。一方面要求自己的妻子忠诚可靠,贤惠端庄,另一方面又要求有美貌的女子任其玩弄。这种双重标准的道德思想将那个时代的女性逼入困境,他们利用封建礼教束缚、压抑女性,努力将女性塑造成自己想要的状态,将女性的命运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而女性一方面需要迎合男人的需求,而在另一方面又需要压抑自己的欲望,造成她们对生活丧失了希望,产生了逃避和堕落两个极端。在那个经济迅速膨胀的年代,女性突然接触了上海这个大都市特有的浮华气质,从而性格也发生了转变,不能随意地抒发自己的情绪,可以说那个时代的女性压抑和解放都是不完全的,这种残留的压抑会加重她们的心理负担,造成心理上的罪恶感,这就更加促进了她们悲惨命运的形成。正如这正如西蒙波娃所说的“一个女人之为女人,与其说是‘天生’的,不如说是‘形成的’没有任何生理上、心理上或经济上的定命,能决断女人在社会中的地位,而是人类整体,产生出这居于男性与天性中的所谓‘女性’”{2}。笔者认为要解放女性,就需要尊重她们的意愿,让她们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而不是被男权所操纵。
茅盾先生以全视角的姿态用《子夜》展示了20世纪30年代的社会全景面貌,充分说明了当时社会状态下女性的命运问题。这对推动女性解放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从我们今天的视角去分析茅盾先生《子夜》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对比两种看似截然不同实则很相似的女性状态,值得我们今天去思考。
{1} 茅盾.子夜[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2}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作 者:杨晓燕,硕士,贵州民族大学讲师。
编 辑:魏思思 E-mail:mzxswss@126.com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吉林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东省教委 国内刊号:CN 37-1025/G4 国际刊号:IS...
主管单位:湖北省国资委 主办单位:湖北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国...
期刊简介: 《种子科技》(月刊)创刊于1983年,曾用刊名:(种子通讯)是中国种子协...
主管单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出版地:甘肃省兰州市 国际标...
期刊简介: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是我国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面向工程教育研究的全国...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