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文化视野下英汉委婉语的比较与翻译(2)

时间:2014-05-09 16:49 来源:发表吧 作者:罗建忠王晓燕史亚菊 点击:

  直译:是指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保留原文的形式和结构,按照字面的意思来翻译的一种翻译方法。阎佩衡认为,直译是重视语言形式对等的一种翻译方法。对于委婉语的翻译,一般需要用目的语中相应的委婉形式来翻译。另外,虽然译语中没有对应的委婉形式,但直译后不影响理解或者原语的委婉形式比较重要时,也可采用直译的方法。以下面的委婉语翻译为例(1):

  原文:Onthe14thofMarch,ataquarterto

  threeintheafternoon,thegreatestthinkerceasedtothink.Hehadbeenleftaloneforscarcelytwominutes,andwhenwecamebackwefoundhiminhisarmchair,peacefullygonetosleep——butforever.

  译文:三月十四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总共不过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

  上面的划线词语都是“死亡”一词的委婉语。这样的翻译是直译的很好的例子。“ceasedtothink”和“gonetosleep——butforever”与“停止思想”和“永远地睡着了”对应贴切。这样的翻译真切地表达出对于马克思的离去,恩格斯的极度悲伤之情。

  在英汉两种文化中,“死亡”都是禁忌的话题,会给人带来更多的悲伤和痛苦,因此人们尽量避免直接提及。上文的翻译更好地保持了委婉效果,使得文化信息准确地传达出来。

  变通(意译)翻译:当目的语中没有原语对应的委婉形式、不便直译时,可以考虑采用意译的方式。意译能够满足目的语的语言及文化需要,使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受原文形式的束缚,抛掉原语的表层意思,从而使得译文与原文具有相同的内涵和相似的语言功能。意译的翻译方式以其灵活性正在被更多的译者所采用,尤其是在小说、诗歌等文学作品的翻译中。阎佩衡指出:无论从何种意义上来讲,意译都是英汉互译中一种重要的转换方式。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纽马克的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理论,都从不同方面支撑了意译这种翻译方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以下面的委婉语翻译为例(2):

  原文:WewillhavetooiltheMayortogetthepermit.

  译文:我们得向市长烧香,以便获得允许。

  “Tooilsomebody”是英语委婉语,意思是贿赂某人。如果将其直译为“给市长身上抹油”,读者可能如坠入云里雾里。在汉语中,虽然没有这一短语直接对应的委婉语,但有一些表达与其含有同样的意思,如“意思意思”“活动活动”“表示表示”等。虽然没有明说,但其意已尽在不言中。

  移植:由于文化的不同,在英汉委婉语的翻译过程中,源语文化在目的语中不一定总能找到对应物,这时应该采用移植的翻译方法。这样做不仅使目的语的文化大大丰富,而且为跨文化交流的顺畅进行铺平了道路。移植又叫“借用”,可分为两类:直接移植和音译。

  直接移植指在目的语中直接使用源语的词汇及表达。例如,在英语文化中,为了达到委婉的效果,很多疾病的名字不是直接说出的,而是用缩略语等方式委婉地表达。如用“BO”指“bodyodor”(体臭),“theBigC”

  指“cancer”(癌症)等。在汉语中,我们可以借用这些表达方式来替代敏感的、禁忌的词语,达到委婉的效果,例如“VD”替代“性病”、“MD”替代“精神病”、“SARS”替代“非典型性肺炎”等。

  总之,委婉语是世界各民族的一个普遍语言现象。通过英汉委婉语的比较和翻译,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委婉语所传递的文化内涵,因而能够采取相应的方式来翻译委婉语,保障源语文化与译语文化的顺畅沟通,使跨文化交际得以顺利进行。委婉语处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演进过程中,随着跨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从文化角度进行委婉语的翻译,将显示出其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孙敏.英语委婉语研究的语用功能维度[J].外语学刊,

  2007(2):125—127.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3]徐莉娜.委婉语翻译的语用和语篇策略[J].中国翻译,

  2003(6):15—19.

  [4]王明月.汉英委婉语应用对比研究[J].科教文汇,2008(7):241.

  [5]李育卫.英汉委婉语的文化透视[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4(2):114—117.

  [6]刘纯豹.英语委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作者:罗建忠,文学硕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外国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王晓燕,文学硕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史亚菊,文学硕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外语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编辑:郭子君E-mail:guozijun0823@163.com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