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文化视野下英汉委婉语的比较与翻译

时间:2014-05-09 16:49 来源:发表吧 作者:罗建忠王晓燕史亚菊 点击:

  摘要:本文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入手,通过文化视野下英汉委婉语互译的对比,旨在探索英汉委婉语翻译的有效技巧,并提出了委婉语翻译的相关原则和策略。通过大量的例证,研究了英汉委婉语互译的四种有效策略,即直译、意译、加注及移植,对跨文化交际活动的顺利进行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委婉语比较翻译策略

  委婉语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采用比较婉转的、文雅的话语来表达人们所忌讳的、听起来刺耳的、隐私的或粗俗的事物。同时,委婉语又是一种文化现象,它的产生和运用与社会文化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委婉语在各种语言中广泛存在,它是一种有效的、精炼的语言表达形式,用于替代令人感到不悦的含义或不够尊敬的表达法;同样,委婉语也是人们传递思想、交流情感的常用的交际方式。随着跨文化交际的迅速发展,委婉语在人际交往中被越来越多地广泛采用。

  一、英汉委婉语的文化比较

  委婉语是世界文化中普遍的语言现象。人们在交际时,为了避免提及某些可能让人感到不雅或不快的事物,经常采用迂回曲折的表达方式,使用一些模糊的词语,使交际得以顺畅地进行。作为带有很强文化色彩的语言,英汉两种委婉语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既有许多相似之处,也存在一些差别。

  在英汉两种语言文化中,委婉语的使用有着大致相同的场合,如对于死亡、疾病、性、排泄等话题的避讳。以表示“死亡”的委婉语为例,“死亡”是一个让人感到悲哀的话题,英汉文化中都大量地采用委婉语来表达这一概念。在英语中,用来表示“死亡”的委婉语有:go,depart,toseegod,gotoabetterworld,gotoheaven,gothewayofflesh,breatheone’slastbreath等。同样,汉语中表示“死亡”的委婉语也有很多,如:“去世”“逝世”“牺牲”“谢世”“与世长辞”“去见马克思”等。在公共场合,如果直接提及大、小便,会被人们认为是粗鲁、缺乏教养的标志,因此,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普遍采用委婉语来婉指“上厕所”。例如,在讲英语的国家,女士可能说“topowderone’snose”,“tofreshup”;男士可能说“togotothetoilet”,“toanswerthecallofnature”;小孩则可能说“tomakenumber”,“togotothepot”。汉语中人们也用“方便”“去洗手间”“去一号”等词语表示同样的话题。“汉、英委婉语中有一些完全或基本的等价,反映了中西方人民对外部世界的共识和共同的避讳、美化、掩饰心理基础和思维模式。”

  二、英汉委婉语的翻译原则与策略

  在文化交流中,人们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委婉语的运用和翻译。应该立足于两种语言产生的文化土壤,熟悉两种委婉语的联系和差别,给予准确的翻译。

  迄今为止,不少翻译理论家、专家学者、翻译工作者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翻译理论,如英国的翻译理论家泰勒提出的“翻译三原则”、美国的奈达提出的动态对等理论等。中国的翻译理论也非常丰富,如汉唐的佛经翻译理论、明末清初的科技文献翻译理论等。这些翻译理论的提出,对于委婉语的翻译可以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辜正坤教授提出多元互补理论,笔者认为这是对翻译标准的一大贡献,结束了很多年以来人们对于翻译标准孰优孰略的空洞争论。文化翻译学者巴斯奈特指出,“翻译绝不是一个纯语言的行为,它深深根植于语言所处的文化之中”,委婉语翻译更是如此。由于委婉语具有很强的文化色彩,很多委婉语的意思都需要翻译者透过语言的表层、深入到语言背后的文化背景中去体会和领悟,因此译者不能仅仅只是翻译字面意思,否则其译文可能只是保留了语言形式,而失去了原文的委婉效果和文化内涵。在英汉委婉语翻译中,我们应该把握这一大的翻译原则:深刻把握源语的语言特色及其背后的文化背景,使其文化信息和文化色彩在译文中得到最大限度的保留,进一步丰富目的语的语言和文化,保障两种语言文化的顺畅沟通与交融。

  由于英汉委婉语分属不同的语言,它们之间必然存在较大的文化差异,因此在委婉语翻译中,译者需要采取灵活多变的翻译策略,确保语言信息的准确传递和文化交流的顺畅进行。常用的委婉语翻译策略有直译、意译、加注和移植。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