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虽然环境、事件、人物、主题等是叙事性文学文本审美建构的主要元素,但是细节描写同样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第一,细节描写不仅能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制造悬念与转折,而且能深化叙事性文学文本的审美内涵;第二,细节描写能使叙事性文学文本人物形象塑造得更加鲜活灵动,使读者仿佛如见其人;第三,细节描写还能升华生命意识,丰富文学文本的意蕴内涵,引领读者的审美思考与人生体验,在更深层次上揭示多元而矛盾的人性内涵,从而达到更高的审美境界。
关键词:叙事性文学文本细节描写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生命意识
如果说宏大篇幅构造、跌宕情节安排、丰满人物塑造和深邃主旨揭示等是叙事性文学文本审美建构的骨骼的话,那么可以说细节描写就是叙事性文学文本审美建构的血脉。“长度、密度和厚度,是长篇小说的标志,也是这伟大文体的尊严。”①尽管环境、事件、人物、思想等是以长篇小说为代表的叙事性文学文本的骨骼,但是,细节描写在其审美建构中仍然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细节描写不仅能制造故事情节上的悬念与转折,深化叙事性文学文本的审美内涵,使其符合整体视野与构架,而且也能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灵动,使读者如见其人;细节描写还可以升华生命意识,丰富文学文本的意蕴内涵,引领读者的审美思考与人生体验,在更深层次上揭示多元而矛盾的人性内涵,从而达到更高的审美境界。
一、细节描写能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以小说为代表的叙事性文学文本的基本方面是讲故事,“如果没有这个方面,小说就不可能存在了”②。故事情节在叙事性文学文本创作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叙事性文学文本的描写对象是客观现实世界,因此必然会产生故事情节。罗布·格里耶说:“小说首先是一个‘故事’。一个真正的小说家,是善于‘讲故事’的人”。“如果认为现代小说里不再有任何故事情节也是错误的。”③由此可见,细节描写在叙事性文学文本故事情节的建构与发展中的作用是多么的重要!
第一,细节描写能使故事情节的建构与发展更加具有悬念性。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读者与作家及其文本之间的关系是对话关系。作家在创作文学文本时,总是会留有一些“意在言外”的“空缺”,以最大限度地开拓读者的审美视野,使读者在阅读文本时也能参与到故事情节的建构之中,跟作家及其文本产生具有生命意义的“对话”,积极去填补文本的“空缺”。“按照伊塞尔的观点,文学作品中存在着意义空白和不确定性,个体语义单位之间存在着连接的‘空缺’,对读者习惯视界的否定会引起心理上的‘空白’,所有这些构成文学作品的否定性结构,成为激发、诱导读者进行创造性填补和想象性连接的基本驱动力,这就是文学作品召唤性的含义。”④读者会“最大限度地赋予想象力以广阔空间和无限可能,从而创造出奇幻诡异、离奇多变,仿佛蒙上神秘面纱的情节(故事),让人永远无法预测其过程和结局,只能揣着一颗焦急而好奇的心,一步一步地随着情节的发展,窥测各种变化的可能。在此过程中,读者由于焦虑和好奇,也在不知不觉中张开自己的想象的双翼,从而完成了艺术的再创造活动。”⑤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就是通过细节描写巧妙地设置故事情节发展的伏笔。“我”的全家人都对于勒叔叔充满期待,因为“不知我这位于勒叔叔做上了什么买卖,不久就写信来说他赚了点钱,并且希望能够赔偿我父亲的损失”。“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就连二姐的婚姻也“完全是因为有一天晚上我们给她看了于勒叔叔的信的缘故”⑥。这些细节描写不仅能突出全家人希望见到于勒的急切心情,而且也能激发读者的阅读想象与兴趣,于勒是何许人也?他能否改善“我”家的生活状况?必然成为读者关注的重点。《陈奂生上城》是以买一顶“簇新的帽子”为噱头展开故事叙述的。他住招待所时“吃了一惊”,“在被窝里缩成一团”“生怕弄脏了被子”“弄脏了地板”,还有后来的报复行为等细节描写,都是以“帽子”为噱头展开,既为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也巧妙设置了扣人心弦的悬念。《红楼梦》关于王熙凤出场的描写,也是在细节上制造悬念。王熙凤的外貌华美气派,宛若仙子,不仅使林黛玉心生疑惑,就连读者也会充满好奇心,她究竟是何人?她与贾府有何关联?这些都为王熙凤的出场做了铺垫。
第二,细节描写有助于使故事情节的建构与发展产生转折。“根据认识论原理,读者进入阅读时,主体心理上已有一个既定的结构图式,这种图式,用海德格尔的话,叫作‘前结构’,用尧斯的术语则叫‘审美经验的期待视界’。”⑦读者在进行文学阅读“消费”时,会根据文本发展及自身的文学素养和情感体验,在内心深处勾画出情节的发展脉络,如果叙事性文学文本情节过于平淡则会使读者“一眼看透”,而无法让读者沉浸在审美体验中。因此,在叙事性文学文本的审美建构中,只有情节发展出现一个又一个的起伏跌宕,才会令读者细细地去咀嚼和玩味。鲁迅散文《父亲的病》中的“神医”的奇特药方给“我”增添了一丝“希望”,“我”认为这位“神医”可以治好父亲的病,便去请他为父亲看病,药引也奇怪的很:“最平常的是‘蟋蟀一对’,旁注小字道:‘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⑧这一细节描写构成一种落差,因为药引越奇特,疗效就越好。但是,父亲的病终究没有办法挽回,这请“神医”的“喜”与父亲离世的“悲”形成鲜明对比,让读者的情感一下子陷入深深的谷底,审美情感也会由喜转悲,而产生巨大落差,真切感受到在黑暗的旧社会人们对命运的无奈与悲哀。在《倪焕之》中,叶圣陶通过倪焕之与王乐山的对话描写出他对婚姻的失望:“新家庭呢,真像你来信所说的巢窟,是在里边存身,睡觉,同禽兽一样的巢窟而已。”“什么都是一样的,在远远望着的时候,看见灿烂耀目的光彩,待一接近,光彩不知在什么时候早就隐匿了。”⑨这两处细节描写,不仅将倪焕之对先前憧憬的幸福婚姻的失望以及与现实婚姻相比的巨大反差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且也能引发读者在情感体验中去深深地思考。施耐庵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细节描写也很典型。由于外面下起漫天大雪,气温寒冷,林冲不得不外出买酒御寒,而这恰好侥幸躲过陆谦等人的谋杀,但是,未曾想到陆谦等人因为不放心林冲是否被烧死,又返回山神庙观察火势,结果是冤家路窄,狭路相逢。这既是林冲命运的一次转折,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一次转折。
第三,细节描写有助于深化叙事性文学文本的主题。朱光潜认为,“悲剧的恐惧不是别的,正是在压倒一切的命运的力量之前,我们那种自觉无力和渺小的感觉。”⑩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死亡”的开端设在先王老哈姆雷特身上,当他在花园中悠闲自在的午睡时,被弟弟残忍地毒害暴死。因为他的死,才有接下来的新王登基、王后改嫁、哈姆雷特的愤怒与报复。文中的细节描写使戏剧情节的发展达到了矛盾的顶端。王后在观看哈姆雷特与雷欧提斯决斗时,在兴奋中喝下了新王为哈姆雷特准备的毒酒而死,这更加激发了哈姆雷特的复仇之心。父王的死、母后的死、情人的死,使得哈姆雷特失去了亲情与爱情,没有了精神依托,他刺死克劳迪斯,但自己也被毒剑刺伤,在绝望与无奈中死去。细节描写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也使读者感受到悲剧带给人的渺小感与无助感,深感命运与宇宙的伟大,由衷产生敬畏。鲁迅在《范爱农》中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他“看人总像在藐视”“布马褂”“破布鞋”“笑容是
从来没有见过的”等,突出了范爱农在物质与精神上的贫困潦倒,隐喻出革命与大众的分离和不彻底,使知识分子没有感受到革命的欢乐。范爱农的死,是一个时代知识分子命运选择的无奈。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期刊简介: 《种子科技》(月刊)创刊于1983年,曾用刊名:(种子通讯)是中国种子协...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东省教委 国内刊号:CN 37-1025/G4 国际刊号:IS...
主管单位:湖北省国资委 主办单位:湖北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国...
期刊简介: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是我国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面向工程教育研究的全国...
主管单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出版地:甘肃省兰州市 国际标...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吉林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