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纵观李清照婚后之词作,多写夫妻的心心相印和彼此眷恋的幸福感。在完美婚姻中,她并没有迷失自我成为丈夫的“附属品”,个人的意志和审美倾向依然明晰不变。其中最能体现女性思想意识、建构女性话语体系的当属《凤凰台上忆吹笙》: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该词既把女子的含蓄、委婉、羞涩表达得淋漓尽致,更大胆地弹奏一支支离愁、相思、无奈的闺怨之曲。君走,“女卫悦己者容”也大可不必了:念君,“爱而不见,搔首踯躅”的牵挂愁思也无从寄托。词中表达的离情别意是其他词人都可以做到的,但是作为一个女词人的“深情告白”,是所有旧社会的女子都敢于效仿的么?无独有偶,李清照很多词都有这种女子“情书”式的豁达的表白,再如《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首词也是寄托了易安和丈夫别离后的一腔深情,她不是独坐闺阁的呻吟咏叹,她不囿于夫妻别离之伤,而是把自己置于大自然之中以派遣绵绵不尽的幽思,这是独立女性应有的品格和自我爱护的写照。当然,易安也会感叹“云中谁寄锦书来”而睹物思人,“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情愁细腻独到是男性词人刻意的“男子作闺音”无法体味的。易安在自我抒情、寄托思念的过程中,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把她热爱自然、懂得自我排遣以及独立自主的人格都淋漓尽致的表露出来了,这是才女才有的气质。但是,她的品格却是为所有女性学习的。
三、女性胸襟之于国破家亡
女性的高格,不仅仅要体现在情思的细腻和情怀的豁达,更要有一股“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概。
靖康之难后,李清照家破夫亡,自己受尽苦难和折磨,她的词风一下子就由之前的轻快明丽变为沉重的哀伤。伤痛固然是有,但是她不是一味的沉溺在国破家亡的心灰意冷中,她堪比男子的胸襟还是会发出气势豪迈的呐喊。
例如,面对着祖国破碎的山河,李清照痛心疾首地吟出了悲愤慷慨之歌: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首《乌江》诗,体现了李清照犹如屈原、文天祥这般伟岸男子的浩然正气和英雄主义理想——宁为玉碎、不作瓦全。久郁心中的激愤之情外化成这一惯气势磅礴、慷慨激昂的诗歌,是中华儿女、中华士兵铿锵有力的呐喊之音。诚如近代的很多女性主动积极投身到社会革命中去,为实现民族解放、女性解放而孜孜不倦的奋斗、追求,“鉴湖女侠”秋瑾、冯沅君不都是最真实的例子吗?可以说,易安的女性独立解放还只是意识,而她们却以实际行动表明着这种观点,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此外,李易安的这种男子气概和英雄风度还体现在她的词作《渔家傲》中: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九万里风鹏正举”,不正是庄子“鹏之背,不知其千里也”的大鹏鸟形象么?不正是李白“大鹏一日随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壮志雄心么?她虽为婉约词的“宗主”,但是女性毕竟只是“第二性别特征”,她骨子里有着和男性平等的思想和观念。李清照的这种男性格调比较浓郁的诗词创作,只是她用女性自己的话语方式表达一腔的热血和奋进。她以女性的身体关照整个世界,以独有的体验描绘人生,超出了男性偶一为之的创作格调。
李易安在她的《词论》中以内行自居,以权威的口吻对词坛进行了“自高而下”的评论,大有“指点江山”同男性并驾齐驱的豪迈之感。司汤达说“人类得不到任何一位女性天才”,在易安词的品读中就可以否决到他这一片面的断言。女性意识在李清照内心深处的根深蒂固,使得她在男权社会中敢于标新立异、特立独行。她一则敢于肯定自我,挖掘自我的最大价值;二则敢于向传统的男权社会发出挑战,力求突破“男尊女卑”的局限;三则主动告白,敢于追求自我幸福和自我解放。虽然她的这些零零散散的女性意识还构不成一个女性主义的体系,但正是这种传统社会中的女性觉醒成就了她在词坛独霸一家的“皇后”地位。和现当代的女性主义批评家相比,李清照“于无声处书写沉默千年的生命体验”,从历史的横向书写个人思想和信念,而从历史的纵向来看,她何尝不能够穿越历史时空,被定义为女性主义的先驱呢!
“卿本佳人,何逊须眉”,这是男性视角对李清照的评价;“巾帼不让须眉”才是真正能彰显易安气概的女性主义赞誉。她的豪迈形象、她的男性化语言、她不畏男权的思想意识,都贯穿在她家境优渥的少女时代、夫妻和睦的少妇时代,以及国破家亡的中晚年时代。以当代女性主义的视角来关照易安词的特质,不禁为她“别是一家”的女性词作而深深叹服。
【参考文献】
[1]陈祖美.李清照评传[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
[2]黄立.西方女性词学研究[J].当代文坛,2009(3).
[3]刘淑丽.试论李清照自我意识的觉醒[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3)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期刊简介: 《种子科技》(月刊)创刊于1983年,曾用刊名:(种子通讯)是中国种子协...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东省教委 国内刊号:CN 37-1025/G4 国际刊号:IS...
主管单位:湖北省国资委 主办单位:湖北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国...
主管单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出版地:甘肃省兰州市 国际标...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吉林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期刊简介: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是我国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面向工程教育研究的全国...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