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重新审视

时间:2015-10-19 14:27 来源:www.fabiaoba.com 作者:刘静 点击:

  【论文摘要】本文将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置于高考改革视野下,重新审视其目标、任务与实施思路,提出了高中生涯规划教育既要着眼当下,培养学生以选择能力为核心的人生规划能力;也要放眼未来,培养学生适应将来社会与职业变化需要的核心技能与重要品格。对于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本文建议将生涯规划教育目标融于课程目标之中,基于学校整体课程体系架构对生涯规划课程进行顶层设计,构建以各学科课程实施为主体、以生涯导向课程和学生生涯发展指导制度为两翼的生涯规划教育实施体系。

  【论文关键词】高考改革;高中;生涯规划教育

  生涯规划教育是高中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而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2014年,旨在“增加学生选择权,促进科学选才”的高考改革方案出台,使以往默默无闻的生涯规划教育因其所具有的培养学生选择能力的重要作用,站上了教育改革的前台,成为一时的热点话题。本文认为培养学生选择能力只是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之一,生涯规划教育具有更加丰富与深刻的内涵。我们必须在当前高考改革所引导的高中教育深层变革的进程中,重新审视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任务与实施路径。

  一、高考改革与生涯规划教育的推进:超越“问题导向”

  新一轮高考改革旨在通过优化招生制度,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更多机会和更大舞台;“增加学生选择权”,“坚持自主选择,为每个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促进学生发展学科兴趣与个性特长”①是其核心要义。《上海市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说明了高考“增加学生选择权”是如何实现的:从2017年起,高考不再文理分科,考试科目由“3+1”变为“3+3”,前一个“3”指语文、数学、外语3门必考科目,后一个“3”表示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科目,学生可以从思想政治等6门科目中任选3门。学生选择科目的“自由”是需要高校招生专业对考试科目要求的“适度从宽”来保障的。之后,2015年2月上海37所普通本科高校公布2017年高考专业(类)选考科目要求,在涉及1096个专业或大类中,有655个专业不对选考科目提任何要求。[1]

  这一规定为学生依据自己的学习兴趣、认知特长、专业志向自行选择学习科目,尤其是为选修横跨不同学习范畴的科目组合提供了保障———从理论上讲,学生的选择可能会出现至少20种学科组合。

  新高考方案最大的变化就是把学生的选择权由“被动”变为“主动”。在原来高考升学的框架中,无论是文理分科、学习方式还是专业报考,不是学生不想主动去选择自己喜欢的学科与学习方式,而是可选择的空间实在太小,学生基本上是被规定的一个个条条框框所“选择”的。因此,“上海方案”发布后,如何让学生“会选择”、“能选择”和“愿选择”,由“被动选择”变成“主动选择”,真正实现把学生的选择权交给学生,成为市政府、教育行政部门、高中校长以及广大社会人士关注的焦点,而如何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报考科目以成功应对高考,成为众人眼里最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于是,在这一背景下,高中生涯规划教育被推上了教育改革的前台。生涯规划教育被认为是解决“落实学生选择权”这一紧迫问题的最“可靠”的途径。如有些校长提出,让学生“会选择”,实质就是要让学生由原来的“被动选择”向今后的“主动选择”转变,实现这一转变亟需补上生涯教育这一课,[2]“建议高中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以及将来的职业方向”,[3]“以培养学生选择能力为核心的生涯教育就成为高中学校必须提供的课程和服务。新的招生考试方案的实施,一定会推动学校尽快补上这一重要内容”。[4]不少学校反应迅速,如上海交大附中、市西中学和曹杨二中等学校表示将加大学生生涯教育所占的课时比例,“希望能够通过生涯教育培养学生的选择能力,使学生未来能够更适应新的人才选拔标准”,市八中学将推出6门等级考科目的“体验课”,让学生提早建立对学科的初步认识,“帮助今后的选择”。②

  可见,多数学校是从如何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高考科目,解决由高考所提出来的“落实学生选择权”的问题入手而论及生涯规划教育的。对于生涯规划教育本身的发展而言,这一思路具有明显的“问题导向”的色彩。当然,教会学生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学科与专业对于新高考方案实施后的高中生而言是一个非常重要且迫在眉睫的问题,但以解决这一问题为导向推进生涯规划教育的局限性也是明显的。

  首先,高考所提出来的“增加学生选择权、落实学生选择权”的问题,绝不是一个只要提高课程选择性并帮助学生选择自己合适的学科就能解决的“战术性”问题,而是一个关于推进高考引领的人才培养方式转型、构建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大格局”的“战略性”问题;其次,对高中生进行生涯规划教育,进行生涯发展指导,是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对学生发展个性化需求的回应,是现代高中教育发展的题中应有之意,高考改革所提出的“落实学生选择权”的问题只不过是恰恰契合了生涯规划教育的这一重要功能。因此,无论是从解决当前高考所提出的落实学生选择权的角度,还是为学生成长成才的长远发展计,我们都应当超越“问题导向”的思维,以更广阔的视野、更深邃的眼光,在高中教育综合改革的进程中综合考虑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任务与实施方式,推动高中教育能够更好地满足这一阶段学生成长的特殊性所带来的对教育的需求。

  二、对高中生涯规划教育任务与目标的再思考:

  着眼当前,放眼未来生涯规划教育是人们在对“职业指导”理念与实践不断进行反思与超越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其任务随着社会发展对教育需求的变化而不断更新。当前,传统意义上的以职业生涯辅导为核心的高中生涯规划教育担负着更加多元的任务:既要着眼当前,使学生顺利升入理想的大学或走向社会;也要放眼未来,为他们将来能够良好地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重新认识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

  生涯规划教育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国家曾分别被称为“职业指导”、“生涯辅导”、“生涯规划指导”或“生涯发展教育”等,经历了从最初帮助受指导者“找一个好的工作”到“引导学生过一个好的人生”的转变。1909年美国弗兰克·帕森斯(FrankParsons)提出的“人-职”匹配的职业选择理论开辟了职业指导的先河,1959年霍兰德(Holland)发表了职业指导的人格类型理论。这一阶段的职业指导理论注重人的发展与职业定向之间的“确定性”,即强调在对受指导者的个性特点、能力倾向等发展取向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议其选择与之相匹配的具体职业。20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萨帕(DonaldE.Super)提出了职业生涯发展理论,认为“生涯”是指“一个人生活中的各种事件的演进方向与历程,统合了人一生之中从事的各种职业与所扮演的各种生活角色,并由此表现出个人独特的自我发展的形态”。[5]萨帕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大大拓展了职业指导的边界,将职业指导和人的生涯发展联系起来,对美国以及其他国家的职业生涯理念与实践均产生了重要影响。1973年吉斯伯斯(Gysbers)和摩尔(Moore)提出了终身生涯发展观,“把焦点从工作、职业扩展到了整个人以及人的生涯”,明确把“生涯发展”的视野与生涯指导的实践贯穿于人终生发展的历程。[6]

  与传统的职业生涯辅导相比,现代生涯规划教育不仅仅涉及职业生涯指导,更关心如何帮助学生学会思考“过一种怎样的人生”,这是对传统职业指导内容的丰富与拓展,正如有研究者所言,“如果说职业指导是微距镜头,那么生涯辅导就是广角镜头。生涯辅导在审视职业发展的同时对个体的生命历程也有宽广而深远的透视”。[7]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就是通过给予学生恰当的指导,帮助他们学习如何平衡人生历程中各种社会角色的关系,从而使他们能够更有可能“过一种好的人生”。从生涯规划教育的国际发展趋势来看,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绝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学科选择能力与职业规划能力,而是在“对个体的生命历程也有宽广而深远的透视”的基础上,教给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关键的知识、技能与态度,使之能在人生的任何阶段都能主动、智慧、持久地适应社会,实现自我发展与终身发展。

  (二)对高中生涯规划教育任务的思考

  生涯规划教育的任务是由高中教育的定位所决定的。关于高中教育定位的讨论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逐渐受到学者的关注。如石中英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的任务已由传统上的“双重任务”———为升学做准备、为就业做准备演变为“五项任务”。这五项任务依照其优先性秩序排列如下:

  为成人做准备(人格教育)、为未来公民做准备(公民教育)、为终身发展做准备、为升学做准备、为就业准备。[8]《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高中教育要“为学生成长、成人、成功提供知识和能力准备”,描述了高中教育新的战略定位,即高中教育的目标除了为高等教育输出人才、为不能升入大学的学生做好职业准备外,还要为全体学生将来走向社会、适应社会打好基础。因此,生涯规划教育既要直面当前高考改革所提出的紧迫问题,又要高瞻远瞩,放眼未来,探索如何更好地为学生适应将来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世界做准备。基于此,本文认为,高中生涯规划教育主要应该承担两大任务:

  第一,生涯规划教育应着眼于学生在高中阶段所面临的成长与升学的特殊需求,培养学生以选择能力为核心的初步的人生规划能力,帮助他们顺利完成人生的初步选择。新高考改革的推进使这一任务尤为具有现实性和紧迫性。高中阶段是学生自我意识、个性、才能、兴趣逐渐形成和发展的时期,也是学业发展与职业理想树立的关键期。上海市副市长翁铁慧在谈及上海高考改革时,强调现在是一个“选择的时代”,学会选择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素质之一,“通过这次高考改革,让我们的学生有更多的选择了以后,然后你学会选择就是一种机遇。抓住这个机遇,了解自己,丰富自己,发展自己,为自己终生的事业,终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9]在这一阶段,学会正确地认识自我并根据自身兴趣与特点做出最合适的选择,如学科选择、专业选择、高校选择等———这样一种选择能力的养成是这一阶段学生最需要学会的。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根据自己的兴趣与学力合理地选择学科的能力,只是学生需要学习的诸多选择能力的一种,除此之外,以选择能力为核心的人生规划能力具有更加广泛的内涵,至少应该包含三方面:一是学业规划能力,即能够正确评估自己的学术兴趣与专长,能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与兴趣特长选择恰当的学习科目,合理规划学业发展,能够制定阶段性目标等;二是职业规划能力,包括关注、了解、收集社会职业发展相关信息的能力,学会思考自己的职业志向与职业理想,能够对自身职业道路进行初步规划等;三是生涯决策能力,包括确立符合实际的个人发展目标的能力,能初步评估实现该目标所需要的条件及需要考虑的各类要素,制定个人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以及在特定情况下做出决断的能力等。

  第二,生涯规划教育要面向未来,在把握知识经济时代职业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能够适应职业变化所需要的核心能力与重要品格。这一任务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基础性和发展性。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以及职业变化的日趋迅速,学校教育如何为学生将来顺利适应职场做准备,是所有国家与地区教育所面临的新挑战。根据《2014上海基础教育信息化趋势蓝皮书》,现在还在中小学念书的孩子,未来可能从事的工作有六成都还没有“被发明”;现在成人们帮孩子准备的工作能力,等到他们二十五岁时,该工作可能已经消失……全世界都在寻找,传统教育体系该如何教导下一代面对一个完全无法“准备”的未来。就上海而言,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一直承担着与世界经济格局对接的探索者的角色,到2020年要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四个中心”,使上海成为一个既深具中华传统文化魅力又兼有国际化大都市气魄的社会主义国际大都市。伴随这一过程的一定是多元文化的交融、新业态的出现以及新兴职业的层出不穷。在这一形势下,以往以职业生涯辅导为主要内容的生涯规划教育必须重新定位自身的功能,要认真思考学生需要掌握哪些重要的知识、技能、态度与价值观才能适应未来社会与职业的需要。综合各方面的考虑,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综合考虑这一问题:首先,在知识与技能维度,要培养学生适应不同社会生活与职业变化的核心能力。有学者提出生涯辅导的目标之一是要唤起个体的应变意识,促进其完善与提升生涯适应的“元胜任力”(meta-competencies)。因为“在无边界职业时代,雇员在不同岗位、专业、角色和组织之间流动的难度减小,生涯转换变得常态化”,从这个角度上讲“元胜任力”是“以不变应万变”的核心竞争力,在其统领下,个体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产生新决策,永续应变。[12]如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开拓的国际视野、跨文化的沟通能力、生活适应能力等,这些是无论在任何地方都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其次,在态度与价值观的维度,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夯实学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品质,培养他们对家庭、社会及国家深切的责任感与担当精神。如果说知识与技能所成就的是学生的“才”,那么态度与价值观所成就的则是学生的“魂”。只有二者兼具,高中生未来才有可能胜任不断出现的来自职场的新挑战。因此,接下来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聚焦全球化时代中国社会改革的宏大背景,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维度,提出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形成生涯规划教育顶层设计框架,并结合高考引领的课程改革行动,全面构建生涯规划教育实施体系。

  三、对当前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实施路径的建议:

  顶层设计下的“一体两翼”早在1971年,原美国联邦教育署署长马兰

  (Marland)在全美中学协会年会上就提出了生涯教育(CareerEducation)的设想,认为:“所有的教育都是或都将是生涯教育”。他提出的解决方案是“把我们的课程融于简单有力的中等教育系统中,使学生在生涯课程引导下,作有利的选择,达到人尽其才,以发挥教育的实用性”。[11]生涯规划教育虽然是高中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但作为一个独立的课程实践形态,必须有清晰的边界而不能被泛化。因此如何将生涯规划教育“融入”学校课程体系,必须站在整个学校教育教学规划的高度进行统筹设计。本文建议,要在学校课程整体架构中做好生涯规划教育实施的顶层设计的基础上,构建以各学科课程实施为主体、以生涯导向课程和生涯发展指导制度为两翼的生涯规划教育实施体系。

  (一)生涯规划教育的顶层设计

  生涯规划教育虽然具有独立性,但并非孤立于学校课程架构之外,而是在整个学校课程体系架构下作为一种具有独立目标与主题的课程而存在。最理想的状态是,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融于”课程目标之中,生涯规划课程“融于”整个学校课程之中。

  目前,很多高中学校均开发了整合心理辅导、社会实践、专题活动等多种实施方式的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形成了若干颇具特色的生涯规划教育校本实施模式。但由于有些学校对生涯规划教育定位不够清晰,尤其是对其与学校整体课程之间关系的理解不够深刻,因此远未实现将生涯规划教育“融于”学校课程的理想状态———在不少学校,生涯规划教育课程更像一个独立于学校整体课程之外的“拼盘”。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