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院校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调查研究
时间:2015-07-15 09:54
来源:发表吧
作者:张婷
点击:
次
[摘要]:依据自主学习理论,对福建中医药大学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证调查,发现存在以下情况,即: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意识;大多数学生对英语重视度不足;学习策略使用情况一般。针对调查结果,提出了一些教学建议,以期为大学阶段的外语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动机;
引言
近年来,自主学习在我国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教育部新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1]规定,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为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此教学要求突出强调了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重要性。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不依赖他人、自我管理学习。具体体现为独立确立学习目标、决定学习内容和进度、选择学习策略、监控学习过程、评估学习效果。因此,当今英语教学者应认识到英语教学不应当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应当更多地关注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
到目前为止,关于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研究多针对综合性大学的学生,尚未有针对中医药院校的学生进行的调查研究。中医药院校属于专业院校,且中医属于中国国粹,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本研究在借鉴国内外自主学习理论和研究的基础上,以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和护理专业的学生的问卷调查展开讨论,通过分析该校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现状,总结中医药专业院校的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特点,并提出针对中医药院校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从而为大学阶段的外语教学提供借鉴。
2 研究设计
2.1 内容
自主学习的学习效果主要取决于学习者的学习动机、语言意识和学习策略。Little(1996)认为,学生独立行为的愿望受动机和自信程度的制约,学生独立行为的能力则受知识和技能的制约,动机因素是自主学习的前提条件。同时,学习策略对自主学习有显著影响。学习策略意识越强,自主学习的过程就越完整,效果就越好(张殿玉2005)[2]。O'Malley&Chamot(1990)把学习策略划分为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本研究在编制自主学习量表时,考虑了动机、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三个因素。
2.2 调查对象
本文对福建中医药大学2012级的中医专业和护理专业的学生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进行问卷调查。在这两个专业中各选两个班级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使用情况,并分析其原因,为以后的教学提供依据,以便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3 调查方法
为了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情况,笔者同时采用了定量和定性两种研究方法。
2.3.1 定量研究(问卷调查)
根据动机心理学理论和Oxford(1990)的学习策略量表,笔者编制了动机分量表和策略分量表。策略分量表分为认知策略分量表和元认知策略分量表。动机分量表由结果归因、目标价值、自我效能和自我决定四个维度构成;认知策略分量表只有认知策略一个维度;元认知策略分量表由目标计划、自我管理、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四个维度构成。分量表采用里克特5级量表,数字1—5分别代表从“很不同意”到“非常同意”。为保证此调查的效度,首先发放20份对受试者以外的学生进行了预测,并修改了相关题项,之后才对受试者进行正式调查,问卷共计230份,回收有效问卷209份,有效率达90.9%。
2.3.2 定性研究(访谈)
根据问卷调查反映的情况,笔者分别随机抽取了20名学生进行访谈。为了让访谈对象能够就所讨论的问题表明各自真实的想法,访谈在比较轻松的氛围下进行,没有录音。
访谈内容也主要围绕自主学习。
表1显示所有受试学生的动机分量表及各次级维度均数和标准差。数据显示,学生的动机均数为3.57,说明学生有较强的自主学习动机。动机分量表的各次级维度的数据显示,除了自我决定均值较高以外,学生的结果归因、目标价值和自我效能的平均数均落在中等区间。结果归因是指学习者对自己学习的成功或失败所做出的原因解释,是影响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数据显示,结果归因的平均数为3.49,属于中等区间偏上水平,说明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学习好坏是依靠自己的内部因素,也就是自己的努力和能力(3.87、3.78)。Gandner&Lanbert(1959)将外语学习动机分为融合型和工具型两大类。具有融合型动机的学习者学习外语是为了更好地同目的语社团的人进行交际。具有工具型动机的学习者强调语言的实用性,实验数据中Q7的均数值为3.57,处于中上区间,说明大多数学生工具型动机强,他们学英语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访谈发现,多数学生认为在中医药院校,英语并非那么重要,而少数学生愿意花时间学英语是因为他们对英语的兴趣浓厚。
学习价值观反映了学生对学习内容是否有用的看法。表1中学生的目标价值均数为3.37,标准差为0.73,这些数据说明学生的学习价值观差异较大。
自我效能和自我决定是衡量外语自主学习能力的自信水平。自我效能感是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断,是学生对自己学习能力的主观推测(林莉兰,2008)[3]。从数据可以看出,与动机分量表中的其他维度均数相比,学生的自我效能均数最低(3.33),说明学生对自我学习能力的估计相对不足,不知道应该如何把握自己的学习。而自我决定能够反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我抉择、自我负责的意愿,这种意愿构成自信的前提。数据显示学生的自我决定均数为4.09,处于较高区间,说明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该为自己的学习负责。从自我效能和自我决定均数的反差中可以看出,学生虽然认为自己该为自己的学习负责,但是却不能有效评估自己的学习及安排自己的学习。访谈发现,虽然学生一致同意应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可是他们却无法预估自己的能力,发现自己不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也不知如何去做才是自主学习,缺乏对自主学习的O'Malley&Chamot把学习者在掌握不同语言技能时有意识运用的、可以观察得到的具体学习策略称为认知策略,它们是学习策略的核心,直接指向具体的学习活动,关系到如何学习语言的每一个细节,体现在掌握每一种语言技能的全过程(张殿玉,2005)[2]。从实验数据可知,学生的认知策略总平均数为3.16,处于中等区间。在实验数据中Q17的均数(3.06)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对英语学习策略了解一般。访谈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表示在听说过程中不知道该使用什么策略。从其他题项的均数可以看出,学生的阅读策略与写作策略使用相对较高(3.4、3.3),听力策略和口语策略使用较弱(2.98、3.07),其中听力策略使用最弱(2.98),阅读策略使用相对最强(3.4)。经访谈,学生反应中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更重视阅读和写作的策略训练,而对听力和口语的策略训练较少。其中有个别学生反映在中学从来没有进行过听说的训练,由于部分省份高考没有听力,他们是从进入大学以后才开始听力训练,因此对听力策略一无所知。由此可以看出,学生的英语各项技能发展不均衡,英语综合能力不强。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