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浅谈中学生的人性化教育管理(2)

时间:2015-04-20 11:16 来源:www.fabiaoba.com 作者: 宫辉 点击:

  可见,把握人的需要理论,对于完成“任务”、“使命”是关键的问题。因此,要真正实现教育的人性化必须要尊重和满足人的需要,即支持和尽可能满足人们合理的需要;丰富和发展人们的健康需要;疏导和转化人们的不合理的需要。教育的实质就是满足人们正当需要,抑制不正当需要的实践过程。需要也是人性的重要内容,要培养有人性的完整的人,就必须切实注重个体的需要。
  (二)关注学生的成长
  在生活中,人们以不同的社会角色参加活动,并能引起人们的心理或行为变化,青少年时期是角色形成的重要时期,其角色的形成主要以社会规范和成人角色期待作为标准。恰当合理的角色期待既有利于青少年正确的角色认知,也能激发他们角色实现的信心。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一个人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所谓“心理安全”是指,不需要有任何戒备心,不担心别人会随时指责和批评自己,有一种安全感。所谓“心理自由”是指,学生在思考问题时不必有太多的条条框框,不必有太多的约束,能够比较自由地思维和表达。教师在引导学生发展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能将成人化的要求强加到学生身上,应该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也就是让学生按照不同阶段的角色标准来塑造自己,有与其年龄相称的行为方式,引导学生做与年龄相称的事,让学生生活在更为广阔的世界里,充分与大自然、与其他各色各样的人充分接触并在其中学习,充分获得玩的乐趣、探究的迷醉、冒险的惊奇,充分经验自由活动和由此带来的各种自我体验和自我发现,充分发展他们的自发性、独立性、创造性。
  学生的成长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作为成长中独立的个体,应该有与教师平等的地位和权利,应有一定的自主选择的自由。但在实际教育中,教师关注学生成长的内容只是学习和成绩。其实,无论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还是从学生自身的发展来看,都需要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质,如诚实助人、爱心、勇敢、毅力、责任心、疾恶如仇、强健的体魄,引导学生发展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教师的责任只是诱导、帮助、矫正,而不是简单地防范、禁止、侵犯,教师不能用固定不变的眼光看待学生,也不能把成人的价值观、成人的需求、成人的信念强加于学生。因此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信心,相信学生都有一颗向上、向善的心,容忍学生的缺点,客观、理智、科学地处理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这种观念指导下的教育教学行为肯定会有利于学生改正存在的不足。
  三、人性化的教育管理反对强制性和功利性
  人性化教育反对强制性教育。强制性教育是指教育者不顾学生的兴趣、需要和愿望,迫使他们按照成人的意志成长和发展。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教育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不管对感觉还是对精神,教育都被认为是“强制”推行预先被决定了的接受方式和作用方式。强制性教育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惩罚(包括体罚和心罚),严重摧残孩子的身心。例如:一位父亲自己过得不得意,就发誓要让孩子活出个样来。他把孩子从学校接到家中,亲自教他,让他背诵教科书,天天早起晚睡,否则就鞭打责骂。孩子成了少年大学生,父亲满意了,可是孩子却非常怨恨他父亲。类似这种现象在学校教育中屡见不鲜。这种强制性的教育损害了学生生命整体的和谐发展。虽然孩子获得了知识和学历,但是情感的需要和个性的发展却被忽视了,被扭曲了。孩子的童年留下的是鞭打责骂,没有友谊和欢乐,没有自己的兴趣。这种“教育”破坏了生命发展的其他可能性。作为生命体,人本来就有一种要求发展自己、提升自己、完善自己的自然倾向,这是生命的一种内在需要。马克思将这种需要称为人类发展的“天然必然性”或“内在必然性”。但我们的老师和家长们往往错误地认为学生都讨厌学习而违背这种“必然性”。“学校是为学生而设立的,而不是学生为学校而生存的”。这就是说,教师是为学生而存在的,是为学生服务的。
  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功利性教育被国家和个人当成追名逐利的工具,使得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探索真理,不是为了人的发展和完善,而是为个人谋生作准备,这在大学教育中尤为突出。雅斯贝尔斯把功利性教育看成是现代教育的一种严重危机。人们“对科学的关心只是由于科学所具有的使用效果。他们学习功课仅仅是为了通过考试,并且获得在这件事上的成功给他们带来的地位”。因此,“像填鸭般地用那些诸如形而下之‘器’的东西,塞满学生的头脑,而对本真存在之‘道’却一再失落而不顾,这无疑阻碍了学生通向自由精神之街”。
  功利性教育的根本弊端在于使人丧失超越性,使人陷入实利之中,丧失超越品格。日本学者池田大作和英国学者汤因比在《展望 21世纪》一书中指出:“现代教育陷入了功利主义,这是可悲的事情。这种风气带来了两个弊端:一个是学问成了政治和经济的工具,失掉了本来应有的主动性,因而也失去了尊严;另一个是认为惟有实利的知识和技术才有价值,因而做这种学问的人都成了知识和学问的奴隶,由此产生的结果是人类尊严的丧失。”有人说,本来当社会沉溺于功利、昏醉于虚华之时,教育正应该是坚持精神理想和健康人性的中流砥柱,不幸的是我们的教育却充当了这种不良倾向的先导。因此,我们必须倡导人性化教育。
  总之,21世纪的教育应该是高举“人性”旗帜的教育,是一种充满爱心、体现尊重、关爱生命、平等对话、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及其个性和谐发展的教育。它要求打破狭隘的教师“专业化”概念,强调教师作为“教育家”的创造性一面,教师不再是知识权威的代表,不再是以一种权威的姿态在课堂中“传道、授业、解惑”,而是以一种学习者、探究者、研究者、引导者、对话者的角色实施体验人的发展过程的教育,把课堂真正变成师生生命共同活动的精神家园。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