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在教育劳动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由工具决定。实物工具决定了传统教育是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传递知识或文化的活动。数字化工具使获得知识和文化的速度和效率大大提高。技术似乎可以取代教师、学校和教育。但是,教育不是训练、培训和塑造。教育需要回归,要回到人!要慢慢来!
关 键 词技术;教育的本体危机;超越技术;回到人
作者简介 魏贤超,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一、实物工具与师道尊严
教育是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传递知识或文化的活动。从孔子、苏格拉底至今,都是如此。作为教育者的基本上都是年长者,作为受教育者的基本上都是年轻者。为什么?答案很简单:因为年长者比年轻者拥有更多的知识、文化。为什么?答案同样很简单:知识、文化的获得需要很长时间。但是,进一步的问题就不那么简单了:为什么知识、文化的获得需要很长时间?
这涉及教育理论中一个被忽视但又十分重要的问题:在处理知识或文化的过程中,人类使用的工具(媒介)是什么?在古代农业社会,有甲骨、木石等原始工具,后来,出现了纸、笔、黑板等工具。我们可以把它们称为实体媒介、实物工具。这些实体媒介、实物工具的科技含量低,运用它们来传递、获得、积累和应用各种知识或文化,特征是:速度慢,结果是:效率低。一直到几十年前,大多数人使用的还是这些实体媒介、实物工具。比如过去的大学师生,大都要通过做文摘卡的方式积累知识。“字要一个一个地写,话要一句一句地说。”这里就有一个时间的问题,文化、经验、知识、信息都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一个人要成为一名教师,没有二三十年的学习是不可能的。在这里,工具起着哲学意义上的基础性或者决定性作用。一般说来,一个人学习的时间越长,拥有的知识、文化就越多,也就越有资格做教师。因此,年长者有较多知识、文化,教师由年长者担任。如果在天资、勤奋等方面没有特别大的差异,15岁的学生或孩子要在信息、知识、文化方面超过50岁的教师或父亲,几乎是不可能的。在复杂的教育现象内部,最为核心的就是这种知识或文化的非对称、不平衡关系,这种关系取决于学习时间,最终又取决于学习活动所使用的工具。换句话说,在教育劳动过程中使用的工具(代表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决定了教育劳动过程中人与人之间—教(育)者和学(习)者之间的关系(生产关系),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教育实践和教育制度(上层建筑),并且进一步形成诸如“教育是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传递文化和知识的活动”的观念(概念、命题和理论)和“师道尊严”之类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
二、数字化工具与教育失语
历史在发展。在近代工业社会,人类发明了照相机、广播电视等模拟工具。到了现代所谓后工业社会和信息时代,人类又发明了电脑、网络等数字化工具。特别是最近几十年,我们似乎已经全面进入了所谓的后工业社会和信息时代,最新的手机、电脑、网络等数字化媒体和工具成为这个时代最为重要的工具。
工具决定速度和效率。在人类的学习和教育中,新的工具大大提高了获得知识和文化的速度和效率。过去,人们首先要找到一本书,然后翻到某一页,从头到尾,一个字一个字地看,一个字一个字地听,一个字一个字地写,一个字一个字地说。因此,学习和教育,只能是慢慢来。现在,通过上网搜索,我们可以迅速获得需要的信息和知识,在信息海洋中“大海捞针”,瞬息之间就可以完成。
除了加快速度、提高效率,数字化工具还给教育带来了什么?
要达到孔子这样的伟大教师所拥有的知识量,如果说使用实物工具至少需要30年,那么,使用数字化工具可能只需要3年!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不再需要像过去那样花大量时间来获得同量的知识,数字化工具使他们可以越来越快地拥有越来越多的知识。于是,在年长一代和年轻一代之间以前存在的那种知识上的非对称、不平衡关系开始产生变化。在过去,年长者对于年轻者具有知识、文化的绝对优势,两者呈现非常倾斜的非对称、不平衡关系;现在,我们已经看到,年轻一代在知识上的相对地位上升,两者已经开始呈现出一种不那么倾斜甚至是基本平衡的关系;将来,有可能(或必然)出现反转的关系:年轻一代反过来对于年长一代具有知识、文化上的优势。年长者原来对于年轻者具有的知识、文化的绝对优势,已经、正在并且会继续经历着一个逐步失势的过程,甚至现已或者将会处于劣势地位。
这是一个革命性的变化!一系列其他的变化也会随之出现。请看两个真实场景—
13岁的儿子对爸爸说:“爸爸,吸烟有害健康!不要吸了!”爸爸大声呵斥:“小孩子懂什么?走开!”
妈妈小心翼翼地推开13岁女儿的房门,问在电脑前面的女儿在做什么,女儿说:“你不懂的!不要问!”
从“小孩子懂什么?走开!”到“你不懂的!不要问!”,多么巨大的转变!作为年长一代的教师与家长,作为教育者的传统资格,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受到了来自学生和孩子的严峻挑战!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在工具。工具的改变是一切变化的基础!工具的变革动摇了传统的代际关系,挑战了已有的教育哲学。在过去,父亲教育或者训斥儿子的话通常是:老子走过的桥,比你(小子)走过的路还多!我们可以对此做一个望文生义的解释。在20世纪以前,这种教育或者训斥的方式是有客观的基础的,是正确的。因为在那个时代,人们在空间上移动自己的方式就是用双脚走路。通常情况下,一个15岁的学生或孩子所走的路不可能超过一个50岁的教师或父亲所走的路。因为后者已经走了很长时间了,更因为前后两代人走路使用的工具是一样的,都是“11号”—自己的双脚。进入20世纪,特别21世纪以后,一个15岁的孩子有了自行车,有的20岁的青年有了汽车,很多年轻人还可以坐飞机。现在,父亲用他的“11号”走他的路,儿子骑自行车,甚至开车,父亲怎么可能比儿子走的路多?因此,当年轻一代创造、拥有和使用了新的工具,年长一代对待他们的方式就不得不改变了。可见,一切的一切都在于工具—这个重要的物质基础!你提前走30年,哪怕提前走300年也可能是没用的。工具的变革彻底颠覆了教育中的关系和理念。
不管人类社会是否进入了“文化反哺”时代,现在的教师和家长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拥有毋庸置疑的“话语权”了,在很多时候,他们不得不面对“教育失语”的尴尬处境。对于懂得不多或者不懂装懂的教师和家长,学生和孩子常常会不以为然,甚至会觉得长辈很“好笑”。哲学家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现在,我们也经常会发现:家长(教师)一开口,孩子(学生)就(会)发笑。
工具是天然的平等派。新的工具引发了教育领域一系列根本性的变化和问题:今天,我们还有资格像过去那样做教师吗?我们应该怎样做教师?过去那种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传递的教育实践和理论还能成立吗?
三、技术进步与教育本体危机
数字化媒体和工具的发明使用,一方面使人类掌握信息、知识、文化的速度和效率大大提高了;另一方面,引发了教育领域一系列根本性的变化和问题:今天的教师(家长)还有资格像过去那样做一个教师(家长)吗?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做教师(家长)?教育,还是过去那种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传递知识或文化的活动吗?
这是科技的发展特别是数字化工具的出现对于迄今为止的教育的第一个严峻挑战!作为年长一代的教师与家长,作为教育者的传统资格,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受到了来自学生和孩子的严峻挑战!
可是,挑战还不止于此!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东省教委 国内刊号:CN 37-1025/G4 国际刊号:IS...
期刊简介: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是我国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面向工程教育研究的全国...
期刊简介: 《种子科技》(月刊)创刊于1983年,曾用刊名:(种子通讯)是中国种子协...
主管单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出版地:甘肃省兰州市 国际标...
主管单位:湖北省国资委 主办单位:湖北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国...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吉林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