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快要”与“将要”是两个双音节副词,无论从形式、语义、功能来看,都具有相似的性质,但也存在明显的不同。明确两者的性质和特点,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并正确运用它们。本文探讨了“快要”与“将要”在语义和功能上的性质,特别是语义上的差别,为辨析两者提供了方向。另外还附带讨论了“将要”与“将会”的差异。
关键词:时间副词;快要;将要;将会
引言
“快要”与“将要”是两个具有相似性质的时间副词,在作为副词时都表示行为或情况在不久以后发生,表示一种未然;在句法功能上充当状语,带动词性谓语。因此,在使用过程中,两者常常交替使用而不影响语义。如:
(1)本已病弱的身体似乎又遭受到一个意外的打击,他快要倒下去爬不起来了。(巴金《寒夜》)
(2)适逢其会有好几盏马灯的洋油都点尽了,灯光幽幽地快要熄的神气。(郭沫若《北伐途次》)
(3)将要进村的时候,躲开笔直的大道,钻进村旁的树林。(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
(4)它现在是嗅着墙脚走,望见我将要走近了,就又似一个胸襟磊落的英雄似的,摇着短尾向前跑几步,继续寻求墙脚上某种气息了。(骆宾基《混沌》)
深入考察语言事实,我们发现例(1)、例(2)的“快要”和例(3)、例(4)的“将要”是难以区分的。但是,两者的使用除了基本相同的形式、性质和用法以外,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本文就此分三个方面进行探讨:1.“快要”与“将要”的语义选择;2.“快要”与“将要”使用上的倾向性;3.“将要”与“将会”的差异。
一、“快要”与“将要”的语义选择
“快要”与“将要”在语义上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主要有一下几种情况。
(一)只能用“快要”的语义条件
1.不久后出现的行为和状况在没有做好准备的情况下发生,具有意外性和紧迫性,令人始料未及。其语义条件可记作:[+未然]、[+紧迫]、[+客观]、[-可控]。
(5)她是一位孕妇,快要临产了!(王永梭《列车之声》)
(6)“爹呀,西……西瓜快要摔啦,快要摔碎啦!” 他著忙把倭瓜叫西瓜。(萧红《生死场》)
孕妇临产、西瓜快滚落摔等状况的发生都是人事先无法预料的,它们不由人的主观意识控制,总让人措手不及。而“快要”所具有的“短时间内发生”的性质,更能表现出这类事件或行为的紧迫性与人物紧张的情绪。
2.“快要”组成的短语结构经常作为补语修饰谓词性短语,表现主观上不可控的夸张、赞美等情绪。其语义条件可记作:[+未然]、[+夸张]、[+主观]、[-可控]。
(7)一股醋味直透到鼻管里,把一双秋波,酸得水汪汪地快要流下泪来。(许啸天《明代宫闱史》)
(8)我还没有走近他,我的心已经为愤恨而烧红,而快要胀裂了!(萧红《烦扰的一日》)
例(7)的“酸”是典型的谓语动词,“快要”与“流下泪来”组成短语结构作为补语,修饰对“醋味”刺激的反应。例(8)的“胀裂”明显带有夸张的色彩,而且句中的“我”无法主观控制“愤怒情绪的膨胀”,这种不可控性恰好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情绪和场景的气氛。
3.“快要”前可以有表现主观上强调意味的副词“都”和“就”来修饰,使得句子所凸显的客体带上主观色彩。其语义条件可记作:[+未然]、[+强调]、[+主观]、[-可控]。
(9)浑身疲倦的铁匠学徒周炳送完表姐区桃回来之后,躺在石头长凳上都快要睡着了,忽然叫一阵杂沓的皮鞋声惊醒,一翻身坐了起来。(欧阳山《三家巷》)
(10)同学们,同志们,反动统治就快要崩溃了!(杨沫《青春之歌》)
副词“都”强调了叙述者对客体的主观态度和看法,如例(9)的“都快要睡着了”参杂了叙述者对周炳因“浑身疲倦”而“快要睡着”状态的认可;同样用来修饰“快要”的“就”也能使说明的客体带上了主观色彩,如例(10)的客体“反动统治的崩溃”是绝大多数人所殷切期望的,“就快要”比“快要”更能表现说话人内心的期盼和欣喜之情。
(二)只能用“将要”的语义条件
1.不久后可能发生的行为和情况通过客观依据和主观判断能够预感到,且施动者不是情况的判断者。其语义条件可记作:[+未然]、[+可能]、[+预见]、[-自主]。
(11)他想到将要出现的群众互相残杀的局面,心头不禁一阵颤抖。(路遥《惊心动魄的一幕》)
(12)她深切地意识到这个近代文明的产儿的怪物将要带新的‘将来’给她。(茅盾《虹》)
例(11)“群众相互残杀的局面”不大可能是“他”凭空臆想出来的,而是根据具体的现象或不好的征兆预感到的,是判断的结果。例(12)的“近代文明的产儿的怪物”是主语“她”意识到“新的‘将来’”到来的最主要根据,而且“她”将处于被动和受事的地位。
2.不久后可能发生的行为和情况是经过计划和准备的,且施动者就是行为的计划者。其语义条件可记作:[+未然]、[+可能]、[+计划]、[+自主]。
(13)在动笔以前,首先要求作者把将要产生的作品加以精熟的构思,做好全盘计划,有了计划再开始行动。(黄苗子《美术欣赏》)
(14)今天我们将要参观列宁故居。(曹菲亚《在伟大革命导师列宁的故乡》)
例(13)中作品的产生需要经过精熟的构思与全盘的计划;而例(14)的“参观列宁故居”也是旅行计划的一部分。以上这些事件或行为都有明显的“计划性”,对于这类行为的发生,只能用“将要”修饰。
3.不久后可能发生的行为和情况是主观做出的决定,代表施动者的一种动机和决心。其语义条件可记作:[+未然]、[+可能]、[+决定]、[+自主]。
(15)春天终于回来了,我们将要飞出蜂房,去寻找第一朵报春花。(鲁克《春天的报告》)
(16)作为长子的我,年复一年地在外作客,仿佛将要永久不再归乡似的,自然使他们非常担心。(李广田《成年的悲哀》)
无论是例(15)的“飞出蜂房、寻找报春花”,还是例(16)的“不再归乡”,都是说话者制定的需要在不久之后实施的决定,包含着坚定而难以撼动的决心,只能用“将要”而不能用“快要”。
4.不久后发生的行为和情况有明确的时间限定,是必然要发生的,且行为和情况往往比较重要或正式。其语义条件可记作:[+未然]、[+必然]、[+重要]、[±自主]。
(17)一个星期以后,我将要参加自学考试。(曹正文《我是半个大学生》)
(18)但是在四十七年内,中国连本带利,将要付出六千七百八十五万金镑之巨!(谢本书《袁世凯与北洋军阀》)
由于有明确时间“一个星期以后”和“四十七年内”的限定,例(17)和(18)所要进行的行为在没有意外出现的情况下是必然会发生的。而且因为有时间的规定,使得需要发生的行为尤为重要和正式,令人难以拒绝或避免。
(三)“快要”与“将要”可以互换的语义条件
1.不久后发生的行为和情况是非主观可控制的,比如自然规律。
(19)天快要黑了。
天将要黑了。
(20)他快要离开这个世界了。
他将要离开这个世界了。
人的生老病死,自然界的刮风下雨,都是普遍而广泛的现象,具有一般普遍性,且无法通过主观意识和行为加以控制,此时的“将要”和“快要”可以交互使用。
2.修饰的动词谓语与“……时”、“……的时候”搭配,两者可互换。
(21)当战士们的饭快要煮熟的时候,云雾忽然裂开,阳光照射进来,屋子里非常明亮了。(孙犁《风云初记》)
(22)一旦他快不行了,将要被人拖下马来,你还要及时退出战场,重整再战。(王朔《看上去很美》)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