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信任对中小企业正规融资影响的实证分析(2)
(三)变量选择
通过建立多元回归分析模型实证社会信任指数对正规融资可获得性的影响。设模型中的自变量为社会信任及其关系网络,以符号F表示;因变量为是否获得正规融资,以符号Y表示。如果Y=0,表示没有获得正规融资,Y=1表示获得正规融资,该变量为0/1二分类变量。在自变量中,自变量F1、F2分别为特殊信任、普遍信任的因子得分。一般而言,信任度越高,获取融资的能力越强。自变量F3为网顶的因子得分,网顶是先赋性关系及业务交易产生的资本,是网络中最有价值的资源。自变量F4为强关系资本的因子得分,强关系联结着不同的资源,对企业主的融资具有一定作用。自变量F5为网络密度的因子得分,该因子可以反映企业主与交往对象相互了解和信息对称程度。一般而言,与亲朋关系越好,在信任关系网络中相互的信息越对称,获取各种社会资源的能力也就越强。自变量F6为结构信任的因子得分,用于说明企业主社会关系网络资源的丰富程度。自变量F7为网络规模的因子得分,反映企业主关系资本的多寡,影响到企业主关系网络的大小。这7个因子对中小企业正规融资可获得性可能具有正向影响作用。
二、社会信任影响正规融资可获得性的结论及评价
社会信任作为企业获取资金的关系资源平台,发挥着资金融通方面的潜能力,从而影响企业的正规融资可获得性。为进一步分析企业主社会信任对中小企业正规融资可获得性的影响,利用SPSS工具,采用针对二分类变量的Binary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并采用Backward-Conditional进行变量筛选,剔除小于规定剔除标准的变量,最终运行结果如表3和表4所示。
在最终的回归模型中,剔除不符合规定标准的F4、F5、F7变量,将符合标准的、显著的变量保留在模型中。由此可见,这些具有显著性变量所组成的模型在整体上是显著的(?琢=0.05)。正规融资可获得性的BinaryLogistic回归模型为:
Logitp=2.748+1.425F1-1.82F2+1.972F3-1.001F6
根据BinaryLogistic回归模型可知,特殊信任、普通信任、网顶和结构信任四个自变量在5%的水平上显著。其中,特殊信任与网顶的系数分别为1.425、1.972,系数符号为正值,预期的假设得到印证。普遍信任、结构信任这两个自变量在5%的水平上是显著的,它们的系数分别为-1.82、-1.001,系数符号为负值,预期的假设没有得到印证。
上述实证结果表明,企业主的社会信任对中小企业正规融资可获得性的影响得到了检验。因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一)特殊信任、网顶、普遍信任与结构信任是影响正规融资可获得性最显著的四个变量
在影响正规融资可获得性最显著的四个变量中,特殊信任与网顶和正规融资可获得性是正向关系,而普遍信任、结构信任的影响是负向关系。其原因有:
一是企业主利用亲友的财富资源能提高信贷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的保障程度,而与业务往来的企业主关系等形成的企业间的信任恰恰是中小企业内生性互助联保、中小企业信用共同体、中小企业信用互助等融资互助模式的基础。因此,特殊信任与网顶两个变量指数对正规融资可获得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二是普遍信任是一种“制度化信任”。一般而言,企业主的信任水平越接近制度化信任,获得银行贷款的可能性就越高,但实证分析结果却是负向关系。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是由于我国尚未形成普遍的制度型信任,尤其是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工业化程度不高,中小企业征信系统不够完善,在没有相应的强制性制度约束以及信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为避免风险,会降低对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的积极性。
三是结构信任反映了企业主的社会关系及其强度。一般看来,企业主密切性亲朋好友的行政级别越高,可利用亲朋好友的权力越大、资源越多,企业主获得信贷的可能性越大。但实证分析结果却是结构信任与预期的影响方向不一致,其原因是正规金融受国家信贷政策的约束,而中小企业的制度化建设不完善。因此,传统的信任水平越高,受到传统规范约束越强,获取信贷的可能性反而越低。
(二)强关系、网络密度、网络规模等变量对正规融资可获得性的影响并不显著
反映父母职业的强关系、反映亲友关系的网络密度、密切亲友数量等指数属于企业主的特殊关系网络所产生的信任。从理论上来说,这三个变量对正规融资可获得性应该是正向关系,回归分析结果是影响并不显著。这说明正规金融组织受到正式制度约束力较强,在选择信贷对象时更注重政府的信贷政策、贷款人的信用水平、制度建设等制度性因素。而企业主特殊关系网络相关的分量指数对于企业正规融资可获得性的影响并不显著,印证了企业主的个人关系信任结构与非正规融资、现代社会信任结构与正规融资相对应的关系。
(三)影响中小企业融资可获得性的因素说明
中小企业的融资受到政策、经济、法律和社会诸多因素影响,社会信任因素成为影响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社会因素。社会信任的构成包括许多因子,由于本文选择负载绝对值为0.660作为解释因子的分割点,因此负载绝对值低于分割点的因子都被排除在回归分析模型之外,未能进入分析模型,包括银企关系、密切朋友数量、密切朋友的财富状况和对信贷认知等。这些因子理论上对融资可获得性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由于调查数据方面的原因,这些因子未能作为主因子对融资可获得性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因此,相对于其他因子而言,这些因子对中小企业融资可获得性的影响不显著。
三、中小企业融资政策建议
(一)实现中小企业从个人信任向社会信任的转型
中小企业融资行为伴随企业的成长,其实质是企业的个人信任向社会信任逐步转移的过程。在企业创业及发展初期,企业主的个人信任盛行,有其一定的必然性和合理性,这与中小企业成长所依托的宏观政策、法律体系、社会文化和市场环境密切相关,尤其是在产权等法律制度尚未健全,以家族、泛家族文化较为盛行的中小企业群体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基于信任出现的私人借贷、企业间的相互拆借都会增加企业间的交易与合作,而信任无须担保或降低了担保要求,简化了借款的程序与手续,降低了交易成本,促进了融资的实现,企业主的个人信任为企业的迅速发展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由于企业主的个人信任与非正规融资是相对应的,一旦交易或非正规融资范围过大,超出个人信任的作用边界,信任就会失效。因此,在中小企业的正规融资中,制度化信任突破熟人社会的局限性,才有利于更广泛的交易和合作形成。实现从个人信任向社会信任的企业资本转型,是中小企业提升正规融资可获得性的重要途径。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