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创新的实践与思考(2)
(五)金融创新的功能效应未充分发挥。受结算费率、认知度、传统思想影响,农村现金支付结算仍较为普遍,网上银行、电话银行、POS刷卡等非现金支付工具仅在中心城镇和中心村得到了普及应用,边远村镇的使用普及率依然较低,金融创新产品的功能效应未能充分发挥。
三、加快推进农村金融创新的政策建议
(一)健全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明确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稳定县域农业银行分支机构,给予县级支行更大的自主权,下放信贷权限。拓宽政策性资金来源渠道,增强其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小城镇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性金融服务功能。推进农村信用社的体制改革,把信用社办成真正为农民服务的区域性、多样性的合作金融组织。加快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商业性农业保险相结合的农业保险格局,充分发挥保险体系在分散农业风险中的作用。鼓励设立村镇银行、小贷公司、资金互助社、小型金融担保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规范民间借贷行为,建立有序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
(二)改善金融管理服务及创新手段。农村金融机构要结合农业特点,针对不同的贷款主体,制定与之相适应的贷款条件、放贷程序、管理方式和风险评价体系,既要强化信贷风险控制,又要调动基层信贷营销及创新的积极性。同时要紧紧围绕“三农”需要,设计开发符合农村市场需求的新型金融产品,在继续完善小额信贷机制基础上,大力推广农户联保贷款业务和大额信用贷款、保函、仓单提单质押、林权和土地流转质押、代客理财、妇女创业和双联惠民贷款等业务,延伸拓宽银保合作领域和内容,巩固强化“企业+农户”、“企业+经济合作组织+农户”的信贷模式,积极满足农村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加强农村支付软硬件建设,增加边远乡镇自助机具的布放,优化农村便民服务点和惠农服务点布局,加大支付结算知识在农村的宣传推介力度,适当降低农村非现金支付结算费率,切实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环境。
(三)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力度。农村金融机构特别是农村信用社应重视金融创新人才的自我培养,要下大力气向内挖掘潜力,加强员工培训,逐步建立一批优秀的金融产品经理、风险管理经理、客户经理以及具有较强市场开发能力的人才队伍,不断提升创新潜能。在重视人才培养的同时,强化各类急需金融创新人才的引进,重点吸收引进能熟练掌握金融、法律、计算机等专业知识的人才,迅速建立起适应竞争和创新需要的农村复合型金融人才队伍,以发挥金融创新主力军的作用。
(四)建立和发展农业经济金融保障机制。一是构建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商业性农业保险相结合的机制,扩大农业险种,对参保农户给予保费补贴并向保险公司提供一定政策优惠,组建农业再保险机构,建立农业再保险基金,推动农村保险代理、“保险+信贷”等新型金融业务的开展,实现农村信贷服务与保险服务的有机结合和互动发展。二是构建政策性担保、商业性担保、农户联保、个体工商户联保、企业联保共同发展的担保机制,鼓励现有担保机构开展农村担保业务,根据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探索实施多种担保办法,探索实行动产抵押、仓单质押、权益质押等多种担保形式。三是成立农村土地使用权和林权交易评估中心,负责土地和林权流转的确权、评估工作,切实解决土地使用权和林权评估抵押难问题。四是设置农村贷款风险基金,建立农业信贷风险补偿制度,解决因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投入成本高而导致的贷款风险补偿问题。五是继续大力推动农村信用工程建设,建立信用激励和惩戒机制,培育诚信的农村市场经济主体;建成信息全面、使用方便,能够在各涉农金融机构中共享的农户信用信息数据,并加强农村地区信用知识的宣传力度,努力优化农村信用环境。
参考文献
[1]兰桂华,耿静超.广东农村金融创新思路初探[J].广东农业科学,2012,(12):230-232。
[2]李画.农村金融创新要姓“农”加大财政性资金作用[N].国际金融报,2008-10-24。
[3]徐立玲.宁杰包容性发展视角下农村金融创新[J].研究农业经济,2014,(3):54-55。
[4]张强.吉林省农村金融创新的特征与问题[J].吉林金融研究,2014,(1):51-54。
[5]钟燕,周建胜.浅析广西农村金融创新[J].集团经济研究,2007,(1):204-205。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