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三公”经费控制研究(2)

时间:2014-11-05 11:20 来源:发表吧 作者:于宗新等 点击:

  (六)缺少对“三公”经费的绩效管理

  “三公”经费支出属于公共支出范畴,现代财政管理过程中,要求对公共支出的社会效果、经济效益和行政效率进行评价。而我们在“三公”经费管理中,问“钱花的对不对”的时候多,问“钱花的该不该”的时候少,问“钱花的值不值”的时候更少。也就是说,合规性控制多,合理性评价少,绩效评价更少。

  三、强化“三公”经费控制的对策

  (一)深化体制改革,加强顶层设计

  从全局的角度,对“三公”经费控制的各方面、各层次、各要素统筹规划,在最高层次上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是高效快捷地实现控制目标的根本路径。一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控制耗费主体。目前,我国是五级政府,管理层级多,行政成本居高不下;同时,部门设置过多过细,各类无必要继续存在的议事机构、临时机构得不到及时清理。因此,要着力推进“省管县”进程,减少行政层级;推进“大部制”改革,减少机关数量;清理不必要机构,整合行政资源。通过深化改革,减少“三公”耗费主体,节约行政成本。二是落实中央要求,压减支出内容。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坚决制止铺张浪费现象;加快公务用车改革,减少公车耗费;切实压减不必要支出,从严控制本地、本部门的“三公”经费。

  (二)细化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约束

  一是规范预算编制,明细预算项目。要将公务接待费、公车购置运行费、因公出国出境经费全部纳入预算当中,确保不重不漏;还还要将会议费、差旅费等相关费用全部列入预算,并准确厘定它们的预算界限。二是严格预算执行,防止擅自突破。要采取措施,加大违反预算行为的代价和成本,杜绝无预算、超预算列支“三公”经费和挤占、挪用其他预算支出“三公”经费的行为,坚决打击钻预算空子套取资金、捞取好处的行为。三是严控预算追加,强化预算严肃性。对“三公”经费原则上不得追加预算;确需政府动用机动财政资金安排追加的,一定要严格按规定程序调整,并要建立追加资金监督考核制度,确保追加资金按照支出预算确定的方向落实和使用。

  (三)完善内控机制,防范内控风险

  一是明确领导班子责任分工,落实民主集中制。要落实和完善集体决策制度,规范领导班子成员的职责分工,适度约束“一把手”行为,从内部有效防范“三公”经费失控风险。二是规范会计核算,强化财会监督。财会部门要按照财务会计制度,规范归集、核算、反映“三公”经费,关注日常收支,发现和制止违规行为。三是强化内部审计,提高自我纠偏能力。应当建立内审机构的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要组建内部审计机构;内审机构要从预算编制阶段开始,自始至终参与“三公”经费监督,查找问题和管理漏洞,提出有针对性的审计意见、建议,推进所在单位“三公”经费管控水平。

  (四)深化国企改革,控制职务消费

  国有企业的经济属性,决定了国有企业领导人负有严格管理、合理使用国有资产、公共资金的义务,他们的职务消费必须得到有效监控。一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理清职务消费边界。要加快推进国有企业建立现代公司制度,形成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明确界定企业领导人职务消费和企业日常管理费用,建立相关的刚性预算约束,使企业领导人职务消费得到预算的有效制约。二是完善国资管理机制,强化财税监督。明确企业资产和政府资产的实物边界和价值边界,代表国家行使所有者职能的政府机构,切实承担起相应的出资者责任;建立国有企业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落实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制度,严格执行招待费税前扣除标准。通过多种手段、多种制度,将国企领导人职务消费的权力关进笼子里。

  (五)明确监督职责,完善监督机制

  要按照有人监管、有效监管和合理监管的原则,明确各监管主体的责任,强化责任落实,完善“三公”经费监督机制。一是树立人大权威,强化人大监督。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人大充分行使“三公”经费预算审批和监督权力提供法律保障;要明确违反预算所应该负的责任,提高人大监督的权威性。人大要组织专门的检查、视察,要认真听取人民意见,综合利用各种措施对政府及国企的“三公”经费实施监督。二是加强专业指导,强化业务监督。财政部门要牢牢把握政府预算这一源头管控环节,强化预算管理,严控制行政经费和“三公”经费,并组织好“三公”经费公开工作;国资委、银监局等职能部门,也应根据自身职责,加强对国有企业、国有金融机构的指导、监督。三是做好审计监督,强化问题揭示。作为专门的经济监督机关,各级审计部门要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调整和追加、绩效评价等环节,全面介入“三公”经费审计,并注重揭示深层次、系统性、趋势性的问题,帮助政府、各预算单位及国有企业改善“三公”经费管理。四是抓好“三公”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三公”经费公开的数据、资料应当尽量细化,回应群众疑问要主动、细致。

  (六)改善绩效管理,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

  对公共资金实施绩效管理,是公共资金管理的发展趋势。一是完善指标体系,建立绩效评价模型。公共支出绩效管理要将重心放在资金使用效益问题上,注重资金的效率性、经济性和有效性,建立一套评价“三公”经费绩效的定量、定性指标,构建评价模型;依据指标、模型,进行可以历史比对、横向比较的绩效管理、评价。二是转变评价方式,引入专业评价力量。“三公”经费绩效管理中,要引进专业公司、专家或社会代表等第三方评估力量,进行独立、专业、权威的评估,弥补传统的政府自我评估的缺陷,解决政府自身评估专业力量不足的问题。

  (七)从严问责追责,推进制度建设

  “三公”经费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必须要从严管理、从严问责、从严追责;通过问责,为完善管控制度赢得时间、提供动力。一是充分利用监督评价结果,严肃责任追究。根据预算执行情况、监督检查结论和绩效评价效果,对“三公”经费管理、使用过程中由于故意或过失、不履行或未正确履行职责,造成“三公”经费严重失控的责任人,要依法依纪严肃追责问责。二是健全各项制度,建立长效管控机制。要将现行的、分散在各类法规、文件中“三公”管理规定,进行系统整理,理顺关系,解决冲突,弥补漏洞,细化条款,修订不适宜的内容,出台统一的“三公”经费控制规范性文件;不断总结这些规范性文件执行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不断完善,并适时推进预算法、企业国有资产法等相关法律的修订,从国家法律层面上建立“三公”经费控制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徐群其.加强“三公经费”支出管理的研究[J].财经界,2013(30):8,14.

  [2]耿成兴.“三公”经费的控制与监管问题研究[J].会计师,2013(13):3-5.

  [3]梁玉红.“三公经费”绩效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党政干部论坛,2012(4):30-32.

  [4]田冠军.“三公”经费的控制与审计探讨[J].审计研究,2013(4):74-78,84.

  [5]张福新.公共预算视角下“三公经费”监督管理问题研究[J].行政与法,2013(7):40-44.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