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革命老区是中国革命的老根据地。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是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主要游击区,老区人民曾为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有的革命老区,经济发展比较缓慢,还有一部分人还处于贫困阶段。因此关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是社会的责任所在,2014年3月开始,缙云县组织人员,多次深入革命老区的乡村、农户进行调研。调查发现曾经的革命优势如今成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劣势,已成为制约缙云县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
一、缙云县革命老区概况
缙云县有18个乡镇街道办事处,253个行政村,农户16.01万户,农业人口41.32万人,农民人均收入8054元。革命老区主要涉及13个乡镇街道,117个行政村,农户7.77万户,占全县农户数的48.5%,其中,纯农户3.03万户,农业兼业户1.96万户、非农兼业户1.89万户、非农户0.89万户;人口18.15万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43.9%;农村经济总收入56.95亿元,占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184.56亿元的30.8%;农民人均收入6190元,比全县农民人均收入低23.14%;人均耕地仅0.44亩。(农户数、人口、劳动力、农村经济总收入、农民人均收入数据来源于缙云县2012年农经年报)
二、制约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缙云县位于浙江省南部腹地、丽水市东北部。地处括苍山与仙霞岭的过渡地带,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约占全县总面积80%以上,是“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县,地势东南高西北低。革命老区更是呈现人口分散、集聚度低,点多面广、规模小、发展基础较为薄弱。五方面呈现的劣势制约了经济发展。
(一)村庄地处深山交通不方便
乡村道路的断头路是制约山区生产生活条件难改善的焦点问题。革命老区大部分行政村地处偏僻山区,交通不便。大洋镇的和合村地处与永嘉、青田交界处,有7个自然村,人口794人,面积21.63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仅36人,离县城70公里,从村里去县城,汽车需行驶2~3小时才能到达。
(二)村庄分散
受自然条件限制,老区的村庄可开发利用耕地少,多数村只能依靠传统农林业,产业单一;计划经济时期,口粮靠返销;市场经济时期,贫困面貌改变难。老区大部分行政村都有许多自然村,在117个革命老区村中,有自然村700多个,每个行政村平均6个自然村,自然村又远离耕作地。
(三)人口增加、旱涝保收粮田减少明显
缙云县现在的人口是解放初期的几倍。一方面,由于城镇建设、工业园区、道路交通、康庄工程、水利工程、商品房、农民住房的建设,占用优质耕地快速增加,人均旱涝保收粮田减少快。另一方面,老区人多耕地少,耕地质量差、缺水较突出,山坳耕地基本荒芜,由于野猪等野兽破坏,农民耕种困难。
(四)劳动力外出,成“空心村”
革命老区村有劳动力11.4568万个,其中,外出劳务劳动力4.5589万人。村中年轻的、有技术的、有本领的基本外出,致使农村“空心化”普遍。最典型的三溪乡东陈自然村有60多口人,而目前,只有一位老书记在村务农,经营50多亩耕地和500多亩林地。
(五)基础设施投资大,负债多
革命老区村级集体经济普遍薄弱,甚至为“空壳”村,无钱办事比较突出。据2012年农经年报统计,村级集体收入万元以下的村15个,占老区总村数的12.8%;无收益的村85个,占老区总村数的72.6%;有收益的村17个,占老区总村数的14.5%。集体经营性收入为零的村26个。老区村级负债6710.98万元,其中,兴办公益事业负债4748.24万元,村均负债达57.36万元。沉重的村级债务制约了革命老区经济发展。
三、加快发展老区经济的对策
受自然条件的制约,老区乡村发展比较缓慢,老区成为了经济发展的洼地,老区人民成为了弱势群体。如何发展老区经济,提高老区人民增收,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加快乡村道路联网,发展公共交通建设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期刊简介: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是我国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面向工程教育研究的全国...
主管单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出版地:甘肃省兰州市 国际标...
主管单位:湖北省国资委 主办单位:湖北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国...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东省教委 国内刊号:CN 37-1025/G4 国际刊号:IS...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吉林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期刊简介: 《种子科技》(月刊)创刊于1983年,曾用刊名:(种子通讯)是中国种子协...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