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二维码在我国图书馆的应用与发展策略研究

时间:2014-09-26 10:51 来源:www.fabiaoba.com 作者:王栋 叶莉 点击:

 

  摘 要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普及,二维码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越来越多。论文在介绍二维码概念及特点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当前二维码技术在我国图书馆的应用主要有网址链接及软件下载、信息传递、定位导引等三大类,并从借鉴参考经验、重视后台内容和服务、注重合作等几个方面进一步探讨了我国图书馆应用二维码技术的发展策略和前景。 

  关键词 二维码 技术应用 发展策略 

  分类号 G250.7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大范围普及,二维码作为一种先进的信息存储、传递和识别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也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传递中介信息、增强用户体验、实现交流互动、拓展增值服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二维码这一新兴技术在图书馆领域同样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其技术特点和功能优势也逐渐受到国内图书馆界的高度关注。业界努力尝试将图书馆具体应用场景与二维码技术相结合,开发出多种创新服务模式,为读者提供了基于新技术的全新服务体验,延伸了图书馆的服务功能。 

  1 二维码概念及特点 

  二维码作为一种信息存储和传递技术,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的条码技术,它在代码编制上巧妙利用构成计算机内部逻辑基础的“0”“1”比特流的概念,使用了若干个与二进制数对应的几何形体在横向和纵向两个方位来同时表示文字数值信息。与一维条形码相比,二维码具有信息容量大、编码范围广(如数字、文字、图片、声音、指纹等)、纠错能力强、保密与防伪性能好、易打印,寿命长,制作成本低等特点[1]。此外二维码码制免费开源,可以利用网上众多二维码在线工具或二维码制作软件按照自己的意愿制作二维码。在读取方面,智能手机或者带摄像头的移动终端使用二维码识别软件均能扫描和识读,实现自动解码相关信息。这种存储信息量大、抗损性能强、操作高效便捷、制作和获取成本低廉的二维码技术非常适合图书馆采用。 

  2 二维码在国内图书馆的应用现状 

  经过短短几年的研究和实践,二维码技术在我国图书馆界的应用已经崭露头角。笔者通过登陆国内各图书馆网站,扫描各类二维码体验服务、百度搜索以及相关文献调研等方式,实证调查了当前国内图书馆的二维码应用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 

  2.1 在移动图书馆网站的地址链接和手机应用软件链接下载方面的应用 

  二维码常用的功能是解决手机等移动终端浏览网站时输入URL(统一资源定位符)地址的难题,手机通过对存储有网址的二维码扫描,就能自动解析信息快速链接登陆对应的网站。移动图书馆网站往往是集信息发布、统一检索、知识导航与个性化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供移动读者使用的数字网络服务平台。因此,不少图书馆制作了存储有移动图书馆网站URL地址信息的二维码“名片”,可供移动读者扫描使用,使二维码成为读者利用手机等移动终端准确、便捷登陆移动图书馆网站的关键入口。如中国国家图书馆[2]和北京大学图书馆[3]都在其门户网站主页发布了二维码“名片”,用户只需用手机或带有摄像头的移动终端扫描识读即可直接链接访问其移动图书馆网站首页,给读者提供了全新的移动信息服务体验,借助二维码“名片”的力量宣传自己,展示良好形象,起到了很好的独特效果。除了提供移动图书馆网站入口链接应用之外,二维码在图书馆提供的移动客户端或软件下载应用服务方面也独具优势,相比手机人工输入“天书”般的网址,通过中介二维码,可以更为方便准确地链接打开相关程序和内容的下载页面。如南开大学图书馆提供了现今主流的安卓和苹果两种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客户端二维码扫描链接[4],供读者快速下载安装使用。图书馆利用二维码能存储网址的特点帮助读者解决了手机等移动终端难以快速准确登陆图书馆网站和便捷下载手机应用软件的问题,有效地提升了用户的使用效果和服务体验,也为扩大和普及移动图书馆的影响起到了推动作用。 

  2.2 在书目数据、图书馆公告等信息传递方面的应用 

  二维码能存储较大容量的文字、图片等数据,很多图书馆把书目信息和公告活动信息等复杂内容转换编制成简单的二维码形式传递给读者,起到了非常好的传播效果。图书馆联机公共目录查询系统(OPAC)是读者检索文献的主要工具和途径,国内很多的图书馆系统如汇文系统,在原有OPAC的升级中增加了二维码功能,提取书目检索系统中的部分书目信息自动生成二维码图片,即通过二维码存储书目数据与手机解码识读二维码的方式将书目信息有效传递到读者的手机上[5],既提高了传递检索书目信息的效率和准确度,又改善了用户服务体验效果。辽宁省图书馆除将书目信息转换为二维码外,还将新书推荐、到馆路线导航、对外服务部门联系电话等服务栏目内容以二维码的形式体现[6],读者可用手机对二维码扫描直接获取相关内容,免去读者手抄笔录的繁琐过程,简单快捷。国家图书馆将近期举办的讲座信息列在信息展板上并附以二维码[7],方便读者扫描二维码将相关信息下载到自己的手机中。图书馆通过二维码形式较好地实现了大容量、多编码数据和信息的自动传递,不仅减少了读者繁琐的抄录和复制过程,最大程度地方便获取和分享资料,而且还能增强互动,提升读者的用户体验。 

  2.3 在图书馆导览及定位引导服务方面的应用 

  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二维码的灵活应用能带来所处场景相关的即时资讯和信息数据,获得更多、更深层次的内容延伸阅读和互动体验,使手机成为获取信息的重要服务平台,因此非常适合做图书馆自助导览和资源引导定位应用,便于读者更好地利用馆内资源和体验图书馆服务。2009年上海图书馆就在“上图馆藏家谱精品展”上首次采用了二维码技术,给参观者带来一种全新的体验,参观者只要用手机读取展品旁的二维码,就可以立即获取该展品的信息介绍和照片,而且可以链接定位到上图的家谱网站,浏览丰富的家谱内容[8]。此外,还有图书馆利用基于二维码技术的地理位置定位功能提供图书馆空间导航服务。清华大学图书馆在这方面的应用处于领先位置,一方面为新生读者制定了图书馆馆舍和布局的二维码导引服务,让不熟悉图书馆的读者通过手机扫描关键地理位置的二维码,就能很快定位获取适用于手机显示的楼层平面图,及时获知自己所处的位置并迅速找到所需的资源或者服务设施[9]。另一方面在此基础上开发出图书地理信息系统(GIS)位置导航应用,通过叠加数据层中图书位置GIS数据和读者自身的位置信息,计算得出图书的所在位置,并自动绘制出读者取书的路线图[10],给读者找书提供准确、高效的指引服务。二维码在导览和定位引导方面的应用不但可以降低图书馆的人力资源成本,还能带给读者实时、互动和智能化的个人应用体验,提供便捷、高效的资源和服务。 

  3 我国图书馆应用二维码技术的发展策略与建议 

  据调研,截至2013年6月底,在中国3.24亿手机搜索网民中,有87%的人知道二维码扫描服务,更有55.7%的人使用过,整体认知度和渗透率都处于较高水平[11]。可以这样说,扫描二维码应用已经成为很多移动用户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和使用习惯,读者信息获取的习惯和方式在变,图书馆也应适时而动,及时开发和推出更多基于二维码技术的相关应用服务,使二维码成为读者信息服务的重要辅助工具,巧妙运用新技术增强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效果,满足读者多样化的信息需求。在如何更好推动二维码应用服务的发展问题上,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发展策略和建议。 

  3.1 借鉴参考国外的经验,拓宽图书馆应用二维码技术的场景、范围和模式 

  和国外相比,我国二维码技术的应用研究起步晚,造成二维码在国内图书馆界的探索和实践也相对滞后。国外图书馆对二维码技术的研究更为深入、应用也更加普遍,尤其是日本、韩国和美国等已经将二维码广泛应用于图书馆中,如读者通过二维码不仅可以获取实时信息、登陆读者的个人图书馆、图书借阅查询等基础应用,还可进行身份识别认证、自助借还图书、讲座坐席预约、电子书下载以及跨媒体阅读等多种应用[12],在应用范围的广度、应用层次的深度都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国外图书馆同行二维码技术的成功应用和成熟模式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启示作用。与此同时,二维码在我国其他行业领域的应用也如火如荼,使用范围十分广阔,结合场景的二维码应用更加灵活多变。虽然许多行业大力发展和广泛应用二维码都受到商业利益的驱使,但其通过不断发挥各自领域的想象空间和挖掘各自行业的应用场景开发出的二维码应用,不但形式多样,实用性也更强。如基于用户身份认证识别的电子会员卡、电子票务和会议签到等功能,基于互动交流的活动报名、用户调查、业务预约和跨媒体阅读等应用对发展图书馆的二维码服务模式都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