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关于土地归属的初步讨论

时间:2015-05-21 11:43 来源:www.fabiaoba.com 作者:里卡尔多卡尔迪里 点击:

  摘要:在以罗马法为基础的大陆法系传统中,关于土地归属的法律规定对俄罗斯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分析在罗马法以及中世纪法中土地归属法律规定的复杂性,并且就资产阶级法典化过程中,通过个人所有权和他物权体系的构建,对土地归属问题复杂性的简化需要加以说明。此外,大陆法系传统概念在苏联时期俄罗斯法中所遭受的阻力,而所有权结构在俄罗斯联邦新民法典和土地法典中的扩张也值得重视。
  关键词:大陆法系土地归属罗马法俄罗斯
  一、大陆法系传统与金砖国家
  尤其值得强调的是,金砖国家作为新的国际实体,其自然基础(人民和土地)代表并引导了一种动态的新国际地缘政治。①而金砖国家的法律问题,包括其在国际法中的角色及其法律—自然基础,值得我们进一步加以讨论。其次,笔者认为,尽管在细节问题上存在显著差异,但是,通过对一部分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南非,现在还包括中国)共同的罗马法传统加以深入研究,从而发现共同的原则,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②
  二、大陆法系传统与土地归属法律制度
  长期以来,罗马法与法制史学者已经揭示了,确立于具有罗马法传统的民法典中的资产阶级“所有权”结构在意识形态中的价值。特别是通过概念上的重新梳理,可以发现罗马法中的所有权制度,具有一种推定的“个人主义”与“一元性”的性质。这种推定则有利于构建一个概念框架,从而将古代社会、中世纪社会以及现代社会之模式置于同一语境之下。其中,关于归属的法律形式并不统一,相反,无论在其法定名称还是法律制度的层面上,均表现出一定的区别与特殊性,这样,这些相互影响的规则之间的复杂性得以突显。③
  从另一方面来说,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在攻击罗马法作为外国法时,④将罗马式的所有权归结为一种极端的个人主义。尽管这种看法并非偶然,然而在事实上,极端个人主义并非来自于罗马,反而恰恰是与中世纪的所有权(dominia)相对立的18世纪德国潘德克顿法学中所有权制度自身的特点。⑤
  而这种批评引起了许多重要的反击,正如FrancescoDeMartino教授在其1941年的一部著作中,通过严谨的论证对罗马法中推定的“个人主义”进行了批判。⑥
  相反的是,卡尔·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民法典中个人所有权提出的批判,并非是因为这种资产阶级所有权模式反映了罗马法中土地归属的制度,并且是以后者为基础通过抽象加以构建的。⑦
  从1804年《法国民法典》第544条对于所有权的规定(所有权是指以完全绝对的方式,处分物的权利)可以看出,当时尚未脱离对所有权制度二元的解释。一方面是对中世纪法的继承,即完全建立在以对生息物的利用为基础之上;而另一方面,则是打破古老的制度,而转向绝对所有权,从而完全迎合了资产阶级社会对于生息物流转,并从经济上对其自由地加以利用的需求。⑧
  更大程度上的抽象和绝对化则是潘德克顿法学对所有权的规定。这一规定体现在1900年《德国民法典》第903条中(物的所有人,以不违反法律或第三人的权利为限,可以随意处分物,并排除他人的任何干涉)。
  相反的是,在关于归属的法律问题上,罗马法无论在术语上还是在制度上都表现出一种区别的态度:例如,对于公田的占有,根据奎里蒂法物是我的(奎里蒂法所有权),善意享有,他物权,对于行省土地的用益占有,永佃权,地上权。此外,罗马法学家还论及双重所有权,所有权以及占有。
  中世纪的罗马法传统还增加了新的“归属”方式,例如封地,在这种调整土地新的归属方式中,并没有破坏罗马法传统中的概念体系,⑨而是通过区分直接所有权(dominiumdirectum)和用益所有权(dominiumutile),或者对他物权的种类加以扩张的方式,在这一体系内部加以更新。这实际上是一种及其丰富的概念构建,通过这些概念,具有罗马法基础的大陆法系法学家并不总是从同一视角进行研究。他们有时候从物的性质出发,也就是说使用物所带来的经济功能(例如,用以伐木的森林、用以耕作的田地、用以放牧的草场、用以开采的矿坑等等),强调物之用途的多样性;其他时候,则从人享有物上权利这种主观的角度出发,通过权利的强弱不同,而体现使用物的不同目的。对此,我们可以说,前一种看法体现了一种“物的模式”,而第二种则是“权利的模式”。
  18世纪后的民法典,首先是1804年《法国民法典》和1900年《德国民法典》,对于纷繁复杂的传统概念做出了强有力的简化,最终形成了一种在将来具有示范性作用的个人所有权模式。并且,在此基础上重新审视了先前大陆法系的传统,就关于归属的法律规定,将可以与这种个人主义所有权模式相协调的部分保留了下来,同时删除了那些因性质上无法简化为一种对物的绝对的权利,从而与新模式相冲突且无法解决的规定。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这些法律制度消失了,而不被纳入上述民法典中,或者为其所忽略。其原因则在于,法典化以后的民法中,由于来自于习惯法层面的阻力,即便在实证主义法学家看来很难将其纳入现有法律框架,它们的有效性在现行法中仍然得以保留——或将其置于所有权结构之外,或通过特定的解释,对所有权体系进行重新整理。⑩我们的法律传统常常需要考虑到这些实际情况,对此并非从“所有权”的角度加以考量,而是更为通俗地说“是我的”。举例来说,如古罗马的氏族土地以及共同放牧地;B11在今天,则可以想到市民用益权的问题。B12
  在上述情况或者其他不同的结构与功能中,从另一方面来看,我们可以从实施于单个物之上的非常广泛的权力之中(如人民或市政赋税田,或者对于行省土地的用益占有),分离出一种法律上的所有权。因而,有必要赋予个人在物上的权利以特定内容。针对这一法律没有规定的问题,唯一有效的解决方式则是列明于物上可以行使的不同权能。为此,可以想到的例证则是对行省土地的占有、使用和收益,尽管在盖尤斯看来,这仍是一种占有权或用益权(盖尤斯,《法学阶梯》2,7)。
  三、土地归属的大陆法系传统——以巴西法与俄罗斯法为例
  关于土地归属这样一个纷繁复杂的传统法律概念体系,也被强行渗入巴西、俄罗斯以及中国的法律史中,并在其中得到自我发展。在与土地的关系上,罗马土地归属的法律制度以及罗马法传统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解释工具。据此,在新世界中,所有权的取得方式(发现和先占)B14以及归属形式,以土著居民的实际情况以及新的土地用途和利用方式(个人或集体的)为基础,受到批判性地重新考量;而在俄罗斯帝国,农奴制和沙皇土地所有权带来的阻力,使得问题的解决方法和形式必须适应封建帝国土地授予方式的特殊性。
  在罗马—卢西法尼亚的传统中,我们可以考虑中世纪对于“直接所有权”和“用益所有权”的区分,以及巴西通过份地制(sesmarias)B15对土地进行的分配;而在俄罗斯传统中,形式所有权和使用权(pol’zovaniya)的区分,以及1861年俄国农村改革中引入的农民集体所有制与对农奴制的废除。B16
  四、大陆法系传统与后苏联时期的俄罗斯法
  人们可能错误地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俄罗斯,开始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后,B17就决定了其在新的联邦民法典中,明确地突破社会主义时期关于归属的法律规定,同时,教条地继受了即存法典中所确定的归属模式。而这种模式中许多法律规定或来自于罗马法体系或来自于普通法,恰恰表现为通过个人所有权的模式来规范土地作为生息物的利用。B18
  事实上,如果回顾关于苏俄时期法律制度的广泛争议,我们并不难发现罗马法传统概念的阻力,以及在与所谓的新“社会主义所有权”模式的对比中,对罗马法传统批判性地重新考量。B19特别是,以“苏联内部人民”为主体就生息物所享有的专属所有权,苏联民事权利的集中性以及所谓的社会主义财产所带来的紧张局面,引发了一场关于苏联法律中所有权概念的激烈讨论。这一讨论的目的在于深入研究这一制度的特殊性,从而使得新的归属方式无法与改革之前的传统所有权结构相协调。俄罗斯在改革之后的五十年间就这一问题的争议,对于大陆法系传统的学术发展具有深刻的意义,尽管其法学学理的意图恰恰是为了通过这场争论实现对这一法律传统彻底的颠覆。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