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中长期预后及安全性应用(2)

时间:2017-10-09 11:55 来源:发表吧 作者:沈丰丰 点击:
  1.3 评估指标 
  统计分析两组患者舒张末期流速(Vd)和病变血管收缩期峰流速(Vs),并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缺血性脑血管病时间的发生状况。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Vd、Vs等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利用t检验进行分析,用(x±s)表示,计数资料利用χ2检验进行分析,用[n(%)]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病变血管Vd、Vs对比分析 
  在治疗后,介入治疗组Vd、Vs均显著的低于单纯药物治疗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事件发生状况对比分析 
  单独药物治疗组中,有7例(16.28%)患者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有5例(11.63%)患者出现脑梗死,有12例(27.91%)患者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事件。介入治疗组中,有2例患者(4.65%)患者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有3例(6.98%)患者出现脑梗死,有5例(11.63%)患者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事件。介入治疗组患者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事件的发生率显著的低于单独药物治疗组(χ2=6.284,P<0.05)。 
  3 讨论 
  介入治疗为最近几年来快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治疗技术,其能够迅速的改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液中的微循环,对患者的康复治疗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意义[5-6]。介入治疗是在阻塞血管中放置支架,将血管直接开通,使患者局部血液循环快速恢复正常,从而实现快速缓解患者脑缺血症状的临床效果;造影技术能够确切的对血管梗阻状况和阻塞位置进行定位分析,能够有效准确地再通血管[7-8]。 
  该文的研究表明,介入治疗组患者Vd、Vs显著降低,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组(P<0.05)。学者吴水平[5]的研究表明,介入治疗能够显著的提高缺血性脑血管患者的生存质量,其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因颅内斑块脱落引发的栓塞,以改善患者脑灌注的压力。另外,该文的研究还发现,介入治疗组中有5例(11.63%)患者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事件,显著的低于单独药物治疗(27.91%)(P<0.05);学者吴水平[5]的研究发现,介入治疗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事件发生率为13.33%,单独药物治疗发生率为28.33%,这与该文的研究结果较为一致。 
  综上所述,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中长期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均优于传统药物治疗方法,在临床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陈斌,金林,张冬子,等.颅内血管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及预后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7,17(6):1131-1134. 
  [2] 杨一帆,曾仲,高励志.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介入术后安全性及中长期预后的临床研究[J].四川医学,2013,34(4):564. 
  [3] 宋波,雷蕾,张家伟,等.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中长期预后及安全性应用[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 12(4):90-93. 
  [4] 唐啸,谭伟,柯要军,等.经皮腔内介入治疗颈动脉狭窄的疗效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1,24(2):147-149. 
  [5] 吴水平.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中长期预后及安全性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3):308-311. 
  [6] 赵颖,赵连东,邹文卫,等.308例脑动脉狭窄分布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西部医学,2012,24(2):310. 
  [7] Ha M, Choi CH, Lee JI, et al. The Efficacy of Single Barrel Superficial Temporal Artery-middle Cerebral Artery Bypass in Treatment of Adult Patients with Ischemic-type Moyamoya Disease [J]. J Cerebrovasc Endovasc Neurosurg, 2016, 18(3): 239-246. 
  [8] 程瓊,庄文锦,李云飞,等.血清MMP-8、IL-6表达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36):7088-7090,7097.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其它期刊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