噻托溴铵联合低流量吸氧治疗稳定期慢阻肺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疗效分析(2)
时间:2016-11-04 17:22
来源:发表吧
作者:梁晶
点击:
次
1.2 方法
对于观察组稳定期慢阻肺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选择噻托溴铵进行治疗,主要采用吸入疗法,利用吸入装置完成[2]。与此同时对患者给予低流量吸氧治疗,2 L/min,控制吸氧的时间为14~16 h/d。对于对照组稳定期慢阻肺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单独选择低流量吸氧的方法进行治疗,2 L/min,吸氧的时间为14~16 h/d,患者的临床治疗疗程为3个月[3-4]。
1.3 统计方法
临床使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展开两组稳定期慢阻肺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数据的统计学分析,肺功能比较等利用展开t检验,当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完成3个月的治疗后,在肺功能指标、运动能力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几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稳定期慢阻肺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P<0.05),具体如表1以及表2所示。
3 讨论
COPD属于临床较为普遍的一种慢性疾病,于急性期对患者采取有效方法加以治疗后,能够确保患者的疾病处于稳定期,但是如果疾病情况有所加重,最终会导致患者出现呼吸衰竭的情况,严重甚至会导致死亡,所以在对此类患者实施临床治疗过程中,将疾病的急性发作减少以及将气道重塑减少具有重要的意义[5]。通过吸氧,可以将急性发作次数有效减少,将气道重塑有效减轻,将疾病针对患者肺功能产生的损害有效减缓。在实施气道重建过程中,胆碱能受体具有重要的作用[6]。噻托溴铵针对COPD患者副交感神经受体可以起到显著的拮抗作用,针对患者的胆碱M1受体以及M3受体可以进行选择性作用,针对支气管可以进行有效扩张,针对COPD的治疗可以发挥显著的效果[7]。对该次的实验研究结果进行观察发现,两组患者完成3个月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FEV1为(1.50±0.19)L,FVC为(2.50±0.42)L,FEV1/FVC为(64.79±7.13)%,对照组FEV1为(1.29±0.17)L,FVC为(2.25±0.37)L,FEV1/FVC为(57.29±6.7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明显(P<0.05)。同黄美[8]在噻托溴铵联合低流量吸氧治疗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稳定期的疗效一文中表现出的研究结论,有效证明选择噻托溴铵+低流量吸氧对稳定期慢阻肺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价值,在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患者的肺功能指标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等方面可以发挥显著的效果,从而针对疾病的好转发挥显著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对于稳定期慢阻肺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治疗药物选择噻托溴铵+低流量吸氧,可以将患者的好转率显著提高,将稳定期慢阻肺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 胡建平.无创正压通气对稳定期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COPD患者的疗效观察[D].郑州:郑州大学,2014:1023-1026.
[2] 刘文琦,丁震,高峰,等.家庭无创通气对重度和极重度慢阻肺疾病合并慢性呼衰的疗效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5, 20(10):1902-1904.
[3] 山萍.联合使用参附注射液和苦碟子注射液治疗慢阻肺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J].求医问药:2013(11下半月刊):313-314.
[4] 顾体军.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31例治疗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9):81-82,86.
[5] 郭其森,王志英,夏文俊,等.机械通气救治慢阻肺呼吸衰竭病人气道细菌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1,21(11):673.
[6] 张宗龄,戴法宝,王庆芝,等.云南白药、雷贝拉唑联合预防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急性胃黏膜病变的临床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3,16(21):41-42.
[7] 杨永红,张献全. 噻托溴铵联合低流量吸氧治疗COPD稳定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疗效分析[J].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5,7(2):106-108.
[8] 黄美. 噻托溴铵联合低流量吸氧治疗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稳定期的疗效[J]. 中外医疗,2013,32(28):127-128.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