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讨硝苯地平和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非杓型高血压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研究对象整群选取该院2013年3月—2015年6月收治老年非杓型高血压患者共17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85例)和B组(85例),分别采用氨氯地平与硝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诊室血压控制率,血压昼夜节律异常改善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A组患者诊室血压控制率分别为81.54%(53/85),84.62%(55/85);两组患者血压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改善率分别为31.76%(27/85),54.12%(46/85);B组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改善率显著高于A组(P<0.05);A组患者中发生头晕3例,头痛2例,面色潮红8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29%;B组患者中发生头晕4例,头痛4例,面色潮红7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6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苯地平和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非杓型高血压均可有效控制血压水平,并未导致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但硝苯地平应用在促进血压昼夜节律恢复方面效果优于氨氯地平。
[关键词]钙离子拮抗剂;非杓型高血压;疗效;安全性
部分口服一种或两种以上降压药老年高血压患者存在凌晨血压升高,正常昼夜血压节律消失,这种特殊类型高血压被称为非杓型高血压;目前其已成为导致老年人群心血管死亡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如何有效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凌晨血压升高水平,促进血压昼夜节律恢复正常及改善临床预后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关注。该次研究以该院2013年3月—2015年6月收治老年非杓型高血压患者共17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氨氯地平与硝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诊室血压控制率,血压昼夜节律异常改善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探讨两种钙离子拮抗剂治疗老年非杓型高血压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差异,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整群选取该院2013年3月—2015年6月收治老年非杓型高血压患者共170例,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2010》诊断标准[1],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同时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缺血性心肌病、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入选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85例;其中A组患者中男性48例,女性37例,年龄61~75岁,平均年龄为(67.19±5.34)岁,病程7~18年,平均病程为(11.45±2.73)年;B组患者中男性46例,女性39例,年龄61~77岁,平均年龄为(67.30±5.39)岁,病程6~20年,平均病程为(11.56±2.77)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A组患者采用氨氯地平(国药准字H20074084)口服治疗,5mg/次,1次/d;B组患者则采用硝苯地平(国药准字H20133022)口服治疗,30mg/次,1次/d;两组患者均以4周为1疗程,共行2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①记录患者诊室血压控制例数,计算百分比;以收缩压/舒张压<140/90mmHg作为判定标准[2];②记录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改善例数,计算百分比;以收非杓型纠正为杓型作为判定标准[3];③记录患者头晕、头痛及面色潮红等不良反应发生例数,计算百分比。
1.4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分别选择Epidata3.02统计学处理软件和SPSS18.0统计学处理软件;其中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百分比(%)表示。
2结果
2.1两组患者诊室血压控制率比较
A组患者诊室血压控制率分别为81.54%(53/85),84.62%(55/85);两组患者诊室血压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4,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改善率比较
A组和B组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改善率分别为31.76%(27/85),54.12%(46/85);B组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改善率显著高于A组(χ2=8.12,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率比较
A组患者中发生头晕3例,头痛2例,面色潮红8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29%;B组患者中发生头晕4例,头痛4例,面色潮红7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6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3,P>0.05);见表3。
3讨论
非杓型高血压是指夜间收缩压均值较白昼下降<10%的一种特殊高血压类型;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我国老年非杓型高血压发生率呈逐年增高趋势,而相较于杓型高血压,其患者发生左心室肥厚、严重心律失常及脑卒中几率明显增加,以凌晨血压增高者最为显著[4];而患者因夜间血压下降减弱或消失,出现凌晨血压高峰,可能诱发心、脑及肾等重要靶器官在长时间内处于高负荷状态,器官功能障碍发生风险更高。已有研究显示,钙离子拮抗剂17:00-18:00口服有助于改善夜间高血压状态,调节异常血压昼夜节律[5];但何种钙离子拮抗剂应用患者可获得更佳临床收益尚无明确定论。
该次研究结果中,A组患者诊室血压控制率分别为81.54%(53/85),84.62%(55/85);A组患者中发生头晕3例,头痛2例,面色潮红8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29%;B组患者中发生头晕4例,头痛4例,面色潮红7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65%;两组患者血压控制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种钙离子拮抗剂应用于老年非杓型高血压患者治疗具有相近血压控制效果和治疗安全性,与以往研究结果相一致,其中诊室血压控制率均超过80%,而不良反应发生率则低于20%,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6];而A组和B组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改善率分别为31.76%(27/85),54.12%(46/85);B组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改善率显著高于A组(P>0.05),则证实老年非杓型高血压口服硝苯地平有助于提高血压控制稳定性,恢复正常血压昼夜节律。氨氯地平属于常用长效钙离子拮抗剂之一,绝对生物利用度仅为64%~80%,难以在24h内维持血压稳定[7];而该次选择硝苯地平控释片剂通过渗透压泵系统可保证药物成分在24h内匀速释放,绝对生物利用度可达84%~89%,降压作用维持时间接近36h,一次给药可保证药效维持至次日凌晨,对于控制凌晨血压增高效果确切[8];笔者认为这是硝苯地平均有在调节血压昼夜节律方面具有优势关键原因。
综上所述,硝苯地平和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非杓型高血压均可有效控制血压水平,并未导致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但硝苯地平应用在促进血压昼夜节律恢复方面效果优于氨氯地平。但鉴于入选样本量较小,随访时间短及单一中心等因素限制,所的结论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参考文献]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2010[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8):701-743.
[2]孙玉青,骆雷鸣,王瑞英,等.老年男性非杓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对血压昼夜节律及靶器官损害的影响[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4,6(2):168-171.
[3]叶春福,藏传兰,涂江红,等.不同时间服用左旋氨氯地平对纠正老年患者非杓型高血压的作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7):4971-4972.
[4]李静,查道刚,刘学员.氯沙坦联合尼群地平对非杓型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及血压晨峰的影响[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5,21(5):659-662.
[5]王祎,冯华,高闻,等.常见降压药小剂量联合治疗老年非杓型高血压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12):3281-3282.
[6]庞志华,赵伟.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及左心室肥厚的影响[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1):13.
[7]曹峰.依那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10):55.
[8]高春燕,陈丽曼,英俊岐,等.三种药物(替米沙坦、氢氯噻嗪、左旋氨氯地平)小剂量联合治疗中老年非杓型高血压的疗效观察[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4(9):143-145.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吉林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期刊简介: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是我国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面向工程教育研究的全国...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东省教委 国内刊号:CN 37-1025/G4 国际刊号:IS...
主管单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出版地:甘肃省兰州市 国际标...
主管单位:湖北省国资委 主办单位:湖北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国...
期刊简介: 《种子科技》(月刊)创刊于1983年,曾用刊名:(种子通讯)是中国种子协...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