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藤红素醇质体的制备及体外透皮性能研究(2)
时间:2015-10-09 11:08
来源:发表吧
作者:吴军, 吴明, 刘荻,
点击:
次
2. 4 粒径(size) 及Zeta 电位的测定取Cel 醇质体混悬液适量, 与处方量相同浓度的乙醇水溶液作为样品稀释液, 采用ZetaPALS 激光散射粒径测定仪测定Cel 醇质体的Size、多分散指数(PDI)及Zeta 电位, 粒径分布见图1。由图1 可知Cel 醇质体的粒径基本呈正态分布, 测得的粒径平均为(401.3 ± 5.5)nm, Zeta 电位为(-2.75 ± 0.1)mV,PDI 为(0.21 ± 0.02)。
吸取醇质体混悬液少许滴于有支持膜的铜网
上, 用滤纸吸去多余样品, 晾干。滴一滴磷钨酸溶液于铜网上染色2 ~ 3 min, 滤纸吸去多余液体,晾干, 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其粒径大小和形态, 结果见图2。从图2 可以看出制得的Cel 醇质体为类球形, 分布较均一。
2. 6 验证试验按优化后的处方工艺制备3 批
Cel 醇质体, 采用HPLC 测定包封率, ZetaPALS 激光散射粒径测定仪测定粒径、PDI 及Zeta 电位(见表4)。所测3 批样品的包封率、粒径、PDI 及Zeta电位分别为( 80.6 ± 0.7)%、( 401.3 ± 5.5) nm、(0.21 ± 0.02), (-2.75 ± 0.1) mV。
2. 7 体外透皮试验[9] 选用18 ~ 22 g 的健康昆明雌性小鼠, 用脱毛剂(硫化钠8 g, 淀粉7 g, 糖4g, 甘油5 g, 硼砂1 g, 加水75 mL 搅拌均匀) 脱因素离差平方和
A 52.216
误差E 52.220
自由度
2
2
F
1.000
P
>0.05
B 1 895.429 2 36.300 <0.05
C 1 198.416 2 22.951 <0.05
D 425.722 2 8.153 >0.05
表3 方差分析结果
Table 3 Results of variance analysis
试验号A
1 1
R 9.233
B
1
31.900
C
1
26.900
D
1
16.834
p包封率/%
56.2
2 1 2 2 2 55.5
3 1 3 3 3 61.4
4 2 1 2 1 72.9
5 2 2 3 2 88.4
6 2 3 1 3 20.6
7 3 1 3 2 80.0
8 3 2 1 3 72.3
9 3 3 2 1 38.5
k1 57.700 69.700 49.700 61.033
k2 60.633 72.067 55.633 52.033
k3 63.600 40.167 76.600 68.867
表2 正交实验方法及结果(N=3)
Table 2 The results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水平mCel/mg (A)
1 5
2 10
3 15
m卵磷脂/mg (B)
150
250
350
m胆固醇/mg (C)
50
100
150
φ 乙醇/% (D)
25
30
35
表1 正交实验因素水平
Table 1 The factors and levels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0.1 1 10 100 1000 10 000
图1 Cel 醇质体的粒径分布图
Figure 1 The distribution chart of particle size ofcelastrol ethosomes
Size Distribution by intensity
d 粒径/nm
pintensity /%
14
12
10
8
6
4
2
0
图2 Cel 醇质体的透射电镜照片( × 17 000)
Figure 2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results ofcelastrol ethosomes ( × 17 000)
第 5 期 吴军, 等. 雷公藤红素醇质体的制备及体外透皮性能研究 931图3 Cel 醇质体、空白醇质体/Cel 溶液及Cel 溶液的经皮渗透曲线
Figure 3 The transdermal permeation curve of celastrolethosomes, blank ethosomes/celestrol solution andcelestrol solution
去小鼠腹部毛发, 边脱边洗, 第2 天脱颈处死小鼠, 剥取皮肤, 除去皮下组织和脂肪, 生理盐水漂洗干净后即用; 将离体小鼠皮肤固定在给药池与接受池之间, 接受池液面与皮肤真皮层面接触; 给药池分别注入2 mL Cel 醇质体、空白醇质体/Cel 溶液和Cel 溶液, 接受池中均加入18 mL 透皮接受液(体积分数20%乙醇、0.5%吐温80 的PBS 液), 接受液于37℃以400 r/min 搅拌, 分别于2、4、6、8、10、12、24、48 h 取1 mL 接受液, 及时补充同温、同体积的新鲜接受液。将取得的样品用0.22μm 的有机微孔滤膜过滤, 进样检测, 累积渗透量和渗透速率计算公式分别如下: 累积渗透量Q=(CnV+
n-1
ΣCiVi) /A; 渗透速率J=Q/△t; 式中Cn
为不同取样点时的接受液的浓度; Ci 为各取样点时取样液的浓度; V、Vi 分别为接受池体积和取样体积; A 为透皮扩散面积(1.77 cm2); △t 为取样点的时间间隔。
Cel 醇质体、空白醇质体/Cel 溶液和Cel 溶液的累积渗透量和渗透速率分别见图3 和表5。醇质体48 h 的累积透过量为76.86 μg/cm2, 渗透速率为1.640 9 μg·cm-2·h-1, 分别是空白醇质体/Cel 溶液和Cel 溶液的1.5、3.7 倍。
3 讨论
醇质体有注入法、薄膜分散法、pH 梯度法、
喷雾干燥法、有机溶剂法、二次乳化法等几种不同的制备方法[10], 最常用的为注入法和薄膜分散法。
考虑到薄膜分散法会存在有机溶剂残留、制膜薄厚不均匀及不宜工业化生产的问题, 本研究使用相对简单的注入法来制备Cel 醇质体。
在Cel 醇质体的制备过程中, 每个工艺环节均能对醇质体的稳定性及包封率产生较大的影响, 如搅拌温度过低时, 醇质体的包封率下降, 可能是由于低温不能达到固体脂质的熔点; 当温度过高时,醇质体不稳定, 出现分层现象, 其原因可能是温度过高溶液挥发太快, 使脂质以熔融态存在, 而药物在熔融态的脂质中熔解效果极差, 最终确定搅拌温度为50℃; 当搅拌速率过大, 乳化会产生大量泡沫; 速率过低, 粒子之间易粘连, 粒径增大, 故最终确定转速为700 r/min。本研究结果表明: 胆固醇能显著增加Cel 醇质体的包封率。这与胆固醇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加脂质强度, 稳定双分子层, 防止药物泄漏[11]的结果基本一致。
普通脂质体携带的药物只能到达表皮, 无法穿透皮肤屏障, 因此其常常被用于局部用药或化妆品的载体[12]。与普通脂质体相比较, 醇质体能穿透皮肤屏障, 使得药物的透皮速率增加。醇质体的透皮机理主要包括2 种: 一是与角质层脂质融合而释放药物; 二是醇质体膜的流动性和柔性使得醇质体易发生变形, 并通过角质层间隙到达皮肤深层。本研究结果显示: Cel 醇质体的累积渗透量和渗透速率均较空白醇质体/Cel 溶液及Cel 溶液高, 表明醇质体对Cel 的体外透皮有促进作用; 同时由累积渗透曲线可知, Cel 醇质体的累积渗透量在24 h 后仍表现出较强的增加趋势, 表明Cel 醇质体被用于经皮给药时具有缓释作用。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