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60例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分析(2)

时间:2015-05-14 10:41 来源:www.fabiaoba.com 作者:程江涛 点击: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疾病中的急重症,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临床上容易引起漏诊、误诊,病死率较高[4],因此熟悉老年人AMI的特点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观察发现确诊的患者男性多于女性,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患病率却在逐步升高。本观察中女性患者在老年组中所占的比例比非老年组明显升高,非老年组中比例为2:1,老年组却升高到20:13。此种现象有文献表明或许与女性更年期后雌激素水平的降低有关[5]。
  多数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初期症状往往不典型,本研究中有46例表现了典型的心前区疼痛,观察示:老年组比例为66.67%,非老年组为88.89%,老年组低于非老年组,说明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高,典型性的胸痛症状的比例却在降低。临床中有些患者入院时只表现为咳嗽、咳痰、胸闷、气喘等症状,易被诊断为心力衰竭、支气管哮喘、肺源性心脏病等。文献表明,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损伤后,其感觉纤维进入脊髓与上腹部传来的感觉纤维相混合,传入大脑皮层做出应激反应,从而出现腹痛、腹部不适等消化系统症状[6];亦有可能因为心肌梗死后,患者心肌缺血、缺氧,刺激心脏后下壁的迷走神经,使之活力增高,牵涉到上腹部。因此有些患者临床表现为上腹痛、恶心、呕吐时则易被诊断为消化系统疾病。亦或是老年人器官机能衰退,植物神经机能减退,或伴有糖尿病时对刺激反应不敏感,因此当老年人出现情志不稳定、出汗、头晕、头痛等非心血管系统症状时,便要考虑心肌梗死的可能,行18导联心电图,做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检查以排除诊断。有时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演变往往不典型,部分心内膜下心肌梗死、急性期或者超急性期的心肌梗死初期心电图的变化往往不明显,没有病理性Q波,部分在演变过程中,T波也可能从高尖变成倒置,经过平坦期时仅被认为是心肌缺血,从而误诊。
  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存在多种合并症,诱发多种并发症。本次临床研究中合并高血压病史38例,占总样本63.33%,其中老年组高于非老年组;合并冠心病病史33例,占总样本55.00%;合并高脂血症病史20例,占总样本33.33%;合并糖尿病病史17例,占总样本28.33%。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并发症在不断增高,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高是老年人AMI的一个特点,也是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率较高的原因,有文献报道死亡率为24%~34%[7],本临床观察中最终患者死亡12例,老年组的死亡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分析患者病死率高的原因为:①老年人多脏器功能受损,伴有多种合并症如高血压等,合并症与左室基础损害相关,心肌损害较严重。②老年人AMI初期症状不明显,确诊时间较长,延误最佳治疗时间[8]。③老年人多支冠脉病变和无Q波AMI的发生率较高,常存在残余供血,且左室质量增加,顺应性下降。上述因素引起心脏做功增加,最终易发生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增加了其死亡率。因此,积极治疗如血管再灌注治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或溶栓治疗可早期恢复血管再通治疗[9]。更应积极控制并发症。患者平日可适量运动,增强心功能。
  综上所述,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合并症、并发症较多,常伴随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率较高,因此,应加强对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特点的认知,提高正确诊断率,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陈明,郑博.2013美国ST段抬高心肌梗死指南解读.中国医疗前沿杂志,2013,5(2):47-50.
  [2]钟光珍,那开宪.全球心肌梗死统一定义指南解读.中国临床医生,2009,37(4):70-71.
  [3]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29(12):600-612.
  [4]李丽,周彤.急性心肌梗死预后评价指标的研究新进展.中国医疗前沿杂志,2012,4(23):9-10.
  [5]闫秀静,王希涛,窦建胜,等.雌激素水平与围绝经期妇女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研究.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34):6733-6736.
  [6]BraunwaldE.心脏病学.第5版.陈灏珠,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976-1000.
  [7]宋玉明.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30例临床分析.中国社区医师,2008,10(11):154-156.
  [8]陈文慧,郭志英.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观察与护理.中外健康文摘,2012,9(9):381.
  [9]金建华,佘德宇,陈福生,等.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的远期效果评价.中国医学创新,2009,6(20):69-71.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