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SIL—2R测定及ER受体含量与甲状腺癌的相关性
摘要:目的 通过对甲状腺良性病变和甲状腺癌患者血清中白介素2受体(SIL-2R)及雌激素受体(ER)的检测,观察其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方法 运用LISA双抗夹心法及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甲状腺癌、40例甲状腺腺瘤、30例甲状腺正常组织中SIL-2R和ER的含量。结果 手术前甲状腺癌患者血清中SIL-2R含量(120.24±41.26)pmol/L明显高于甲状腺腺瘤组(52.14.±13.20)pmol/L及正常组(48.02.±12.18)pmol/L,手术后3 w基本降至正常范围;未发现甲状腺癌患者SIL-2R升高与病理类型存在明显关系。甲状腺乳头状癌及滤泡样癌E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5%和66.7%,显著高于甲状腺腺瘤组(29.0%)及正常组(10.0%);原发癌阳性率(75.0%)明显高于复发癌(20.0%);甲状腺乳头状癌中,无颈部淋巴结转移阳性率(70.0%)高于有颈部淋巴结转移(25.0%)。结论 血清SIL-2R及ER含量对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及判断预后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关键词:甲状腺癌;甲状腺腺瘤;SIL-2R;ER
近几年对于肿瘤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明显升高的报道越来越多,其中消化道肿瘤较为明显,国外专家甚至将其列为肿瘤标志物,对于肿瘤的治疗、预后和复发提供参考[1]。各文献报道雌激素受体在甲状腺癌中的阳性率在30%~70%,尤以甲状腺乳头状癌明显,是其致病因素之一[2]。本人对甲状腺癌和甲状腺腺瘤患者测定SIL-2R及ER含量,探讨其临床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12月我院内分泌科门诊甲状腺腺瘤患者40例,年龄在18~62岁,平均年龄(38±21)岁,中位年龄32岁,其中男15例,女25例;于我院普外科术后确诊为甲状腺癌患者60例,年龄在19~69岁,平均年龄(34±17)岁,中位年龄39岁,男性15例,女性45例,其中乳头状癌40例,滤泡样癌15例,髓样癌5例;对照组:选取2014年5月~12月我院门诊健康体检自愿者30例,年龄在25~65岁,平均年龄(42±19)岁,中位年龄35岁,其中男性10例,女性20例。
1.2 主要试剂 小鼠抗IL-2R、酶标记驴抗兔IgG、多克隆兔抗SIL-2R抗体、SIL-2R、单克隆抗体5G1标准品均由山西医科大学免疫教研室提供; 单克隆抗体、SP试剂盒购自上海恒远生物技术公司。
1.3检测方法 ①血清SIL-2R测定取受试者血清作为待测样品,采用ELISA双抗夹心法检测SIL-2R含量,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进行, 批内变异系数3.0%~3.6%, 批间变异系数10.0%~11.9%。②ER表达所有标本经10% 甲醇固定, 常规石蜡切片, 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用免疫组化SP法[1],当细胞核与细胞质内呈棕黄色颗粒为阳性细胞,阳性细胞数≥20%为阳性,<20%则为阴性。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均数采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甲状腺癌患者手术前后及甲状腺腺瘤患者血清中SIL-2R水平比较 术前甲状腺癌患者血清中SIL-2R含量(120.24±41.26)pmol/L,明显高于甲状腺腺瘤组(52.14±13.20)pmol/L及对照(48.02.±12.18)pmol/L,;各类型甲状腺癌术后3 w血清SIL-2R含量基本恢复正常;各类型甲状腺癌血清SIL-2R含量无差异;甲状腺腺瘤组受试者血清SIL-2R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见表1。
2.2甲状腺腺瘤及不同病理类型甲状腺癌的ER表达 甲状腺乳头状癌及滤泡样癌E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5%和66.7%,显著高于甲状腺腺瘤组(29.0%)及正常组(10.0%);原发癌阳性率(75.0%)明显高于复发癌(20.0%);甲状腺乳头状癌中,无颈部淋巴结转移阳性率(70.0%)高于有颈部淋巴结转移(25.0%),见表2。
2.3不同性别甲状腺癌的ER阳性表达 45例女性甲状腺癌患者中ER阳性者39例(86.7%),15例男性甲状腺癌患者中ER阳性者6例(40.0%),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5。
3讨论
3.1 SIL-2R与甲状腺疾病的关系 肿瘤的形成与多种内、外在因素有关,其中,机体的免疫状态与肿瘤的发生关系密切,肿瘤患者机体均存在不同程度免疫紊乱,近年来,相关报道显示肿瘤患者血清SIL-2R普遍升高,尤以消化道肿瘤最为明显[3]。本人测定了不同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清中SIL-2R水平,结果显示:手术前甲状腺癌患者血清中SIL-2R与甲状腺腺瘤组及正常组比较明显升高,甲状腺腺瘤组患者血清SIL-2R与正常组无统计学差异,这一结果证明了甲状腺癌与其他肿瘤一样均存在机体免疫紊乱。手术后短期内指标升高可能是由于手术本身对机体免疫干扰所致,甲状腺癌患者术后3 w血清中SIL-2R水平明显下降,基本恢复正常,表明机体免疫逐步恢复,手术对疾病的疗效反应。
3.2雌激素与甲状腺疾病的关系 传统观念不认为雌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但近年来许多研究证实不同甲状腺病变组织与正常甲状腺均有ER表达,并且存在差异[4]。Manabe等[5]研究认为癌细胞与间质的相互作用影响肿瘤的发展和转归,据此推测,ER在间质的表达与甲状腺癌的演进相关,其作用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本实验发现,甲状腺乳头状癌及滤泡样癌ER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甲状腺腺瘤组及正常组,且多数为女性,发病年龄集中在45岁以下,并且发病年龄越小,恶性程度越高,年龄较大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致使发病率逐渐下降,这些均表明雌激素与甲状腺癌关系密切,有可能是甲状腺癌致病因素之一。
3.3 ER阳性与甲状腺癌预后的关系 甲状腺癌的预后与性别、年龄及病理分型等因素相关。>45岁的较<45岁的预后差;男性较女性预后差;乳头状癌较滤泡样癌与髓样癌预后好。本实验研究发现, ER 阳性表达率在乳头状癌中最高;原发癌ER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复发癌;无淋巴结转移者ER 阳性表达率高于有淋巴结转移者;女性ER阳性表达率高于男性。本研究结果显示, 血清中SIL-2R 水平及ER含量可作为甲状腺良、恶性肿瘤鉴别参考指标之一,并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
参考文献:
[1]魏红梅,张立成,彭勇,等.热疗对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的影响[J].实用医药杂志,2007,24(8):914-915.
[2]戴亚丽,叶静,张帆,等.乳头状甲状腺癌抑癌基因TSHR、P16和RAS启动子甲基化研究[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0,26(5):381-384
[3]曾赤佳,段朝晖,黄建华.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血清SIL-2R测定与肿瘤组织ER受体表达[J].肿瘤防治杂志,2005,12(2):184-185.
[4]王彩彩.血清sIL-2R、sTNFRⅡ水平测定在结节病研究中的意义[D].第二军医大学,2013.
[5]Manabe Y, Toda S, Miyazaki K, et al. Mature adipocytes, but not preadipocytes, promote the growth of breast carcinoma cells in collagen gelmatrix culture through cancer stromal cell interaction[J]. J Pathol,2003,201(2):221.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