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目的:探讨年龄对血压晨峰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1年10月在本院查体的3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患者的年龄将其分为≥60岁组148例和<60岁组172例。所有患者均监测24 h动态血压,比较两组血压晨峰发生情况并分析年龄与血压晨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60岁组的年龄、甘油三酯、舒张压、动态血压参数均明显高于<60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60岁组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发生率53.4%明显高于<60岁组的41.9%,血压晨峰值(33.1±18.1)mm Hg明显高于<60岁组的(27.1±15.5)mm 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压晨峰与高血压患者年龄呈显著正相关(r=0.583,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显示,年龄、空腹血糖、24 h收缩压是引起血压晨峰现象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年龄与血压晨峰的发生显著相关,因此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监测24 h血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年龄; 原发性高血压; 血压晨峰; 动态血压
正常健康人24 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显示血压节律呈现“两峰一谷”,称之为勺型血压,即白天血压波动在较高水平,晚上20:00时血压逐渐下降,至夜里2:00~3:00时降至最低谷,凌晨血压又复上升,至上午6:00~8:00时达到最高峰,然后血压持续波动在较高水平,至下午16:00~18:00时出现第二个高峰,以后逐渐下降[1]。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如果能保持这种血压节律,那么其危险性也相对较低。清晨6:00~10:00时通常收缩压平均升高14 mm Hg
(1 mm Hg=0.133 kPa),而有的患者出现收缩压急剧上升,甚至上升达80 mm Hg,这种清晨血压急剧上升现象称为“血压晨峰”(morning blood pressure,MBPS)[2]。大量研究证实,血压晨峰常导致高血压患者靶器官的损害更加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显著增加,并且独立于24 h血压的平均水平[3-4]。因此,探讨引起血压晨峰发生的危险因素并积极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0月-2011年10月在本院查体的3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其中男182例,女138例,年龄40~72岁,平均(59.6±6.5)岁,病程3~11年,平均(6.6±3.5)年。所有患者均未服用降压药或已接受降压药治疗自行停药时间超过2周。原发性高血压定义为:按照2010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收缩压≥140 mm Hg和/或舒张压≥90 mm Hg。排除标准:继发性高血压、急性左心衰竭、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脑血管疾病、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白大衣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所有入选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患者的年龄将其分为≥60岁组148例和<60岁组172例。
1.2 方法
1.2.1 患者资料的收集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患者进行调查,详细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水平、高血压发病以及服药情况等。
1.2.2 血压测量 血压测量前30 min不服用任何对血压有影响的药物,坐位休息5 min,首次测量血压时测量双上臂血压,取血压较高的一侧坐位测量部位并记录,连续测量3次,每次间隔2 min。使用标准的水银柱血压计,取柯氏第一音和柯氏第五音分别为收缩压和舒张压,取3次平均值。
1.2.3 24 h动态血压监测 使用日本无创性携带式A&D动态血压检测仪,按设定间期24 h记录血压。将袖带置于受试者左上臂,自动充气测量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并同时记录心率的变化情况。白昼时间为6 am~10 pm,每15分钟测血压一次,晚间为10 pm~次晨6 am,每30分钟测血压一次。自动监测24 h,监测期间研究对象按照正常作息活动进行,但应避免剧烈运动,每小时有效读数无缺失,并设定将SBP<60 mm Hg或>270 mm Hg,DBP<40 mm Hg或>
140 mm Hg时的数据去除,24 h动态血压监测有效数据>95%。人体夜间睡眠状态时血压降低,大约在凌晨2、3点最低,晨醒后开始日常活动的最初几小时内血压上升至较高水平,清晨醒后2 h内收缩压的平均值与夜间最低收缩压平均值的差值,其数值>28 mm Hg,即可诊断为存在“血压晨峰”现象。
1.2.4 实验室生化指标检测 采集受试者空腹静脉血5 mL,使用贝克曼LX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BG)。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检验血压晨峰与危险因素相关性,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的比较 ≥60岁组的年龄、甘油三酯、舒张压均明显高于<60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其他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动态血压指标的比较 ≥60岁组的动态血压值均明显高于<60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60岁组的血压晨峰值和血压晨峰发生率均明显高于<60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
2.3 血压晨峰与年龄的相关性研究 血压晨峰与年龄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压晨峰与高血压患者年龄呈显著正相关(r=0.583,P<0.05),见图2。而不同性别间血压晨峰并无差异(P=0.204),见图3。在校正了其他危险因素后,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显示,年龄、空腹血糖、24 h收缩压是引起血压晨峰现象的主要危险因素。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东省教委 国内刊号:CN 37-1025/G4 国际刊号:IS...
主管单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出版地:甘肃省兰州市 国际标...
主管单位:湖北省国资委 主办单位:湖北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国...
期刊简介: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是我国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面向工程教育研究的全国...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吉林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期刊简介: 《种子科技》(月刊)创刊于1983年,曾用刊名:(种子通讯)是中国种子协...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