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06例食管贲门癌患者,给予其详细的术前术后护理,总结护理效果。结果:106例患者中,手术并发症发生3例,对症处理后缓解。结论:高质量的护理贯穿于手术的全过程,可提高手术效果。
【关键词】 食管贲门癌;术前术后;护理体会
食管贲门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全国恶性肿瘤死亡率的23.53%,男性多于女性,且多发生于中老年人。手术是其首选治疗方法,而手术前后的有效护理措施对整个外科治疗过程至关重要。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共治疗食管贲门癌患者106例。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共106例,其中男性68例,女性38例;<40岁19例,41~50岁22例,51~60岁48例,61~70岁13例,>70岁4例。本组病例中患者术前均经胃镜、病理细胞学、X线食管钡餐摄片检查确诊。
2 术前护理体会
2.1 术前评估 术前准确有效的护理评估是做好术前准备的前提。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1]。
2.1.1 症状体征 食管癌早期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仅有轻度胸骨后不适,食管烧灼感或疼痛,偶有局部异物感,进食时偶有梗阻感;下段食管癌或贲门癌可引起上腹部不适、呃逆等症状。中晚期食管贲门癌的典型症状为进行性吞咽困难,先是硬食咽下缓慢,进而只进流食,呕吐,疼痛,消瘦,贫血等[1]。
2.1.2 饮食习惯及高危因素 饮食喜好、进食速度、有无吸烟饮酒史等。
2.1.3 营养状况及心理状态 身高、体重、皮肤、皮下脂肪,患者对疾病、手术的认识,以及心理承受能力等。
2.2 心理护理 本组患者对癌症认识具有片面性,特别是对手
论文格式术会有焦虑、恐惧、睡眠障碍、消极不良的心理状态,临近手术忧虑、恐惧达到高峰,这样不但影响患者的睡眠和休息,健康状况下降,同时也降低了手术的耐受性,增加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机会[2]。因此,在术前了解患者及家属对疾病治疗的认识、思想状况,针对性解除思想顾虑,讲解食管贲门癌的相关知识,帮助其正视现实,树立战胜疾病及对手术成功的信心,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有利于手术治疗的顺利进行。
2.3 胃肠道准备 ①注意口腔卫生;②术前放置胃管;③术前禁食,有食物潴留者,术前、晚用等渗盐水冲洗食管,有利于减轻组织水肿,降低术后感染和吻合口瘘的发生率。
2.4 营养支持 手术是一种创伤性治疗手段,术前应注意患者的营养及进食状况,在配餐时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增加营养,必要时遵医嘱输血治疗,补充营养,纠正贫血,以保证手术安全进行。
3 术后护理体会
3.1 全麻术后护理
3.1.1 备好各种抢救物品、药品及器材 备好心电监护仪、氧气、吸痰器、胃肠减压器等,使患者回到病房后能得到及时的安置与监护。
3.1.2 体 位 患者麻醉未清醒前,给予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分泌物堵塞呼吸道发生窒息,若有舌后坠应设置口咽通气道,待患者清醒后取出,躁动不安者应设专人监护,防止损伤、坠床及身上所带管道的脱落,待患者清醒、血压、心率稳定后,给予半卧位,抬高床头30~45度以利呼吸及胸腔引流。及时排出胸腔内的积液、积气,促使肺复张,并可防止局部受压过久致褥疮发生。
3.1.3 生命体征监测 持续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3.1.4 吸 氧 给予持续吸氧,每分钟2~4L,监测血氧饱和度变化。
3.1.5 妥善固定好各种管道 如胸管、尿管、鼻导管、十二指肠营养管的管口。
3.2 对胸腔闭式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 密切观察胸管引流是否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及性质,并记录24h总引流量。若术后引流量较多,血性黏稠、色鲜红,且每小时超过200ml连续4~6h,则提示胸内有活动性出血的可能[2],应加快输液、输血速度,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为二次开胸做好准备。若引流不畅,可致胸内积液、积气,压迫肺组织引起肺不张而致心悸、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引起失血性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引流液呈鲜红色、量多,则有胸内出血的可能,若呈咖啡色或黄绿色混浊样,脓性有臭味,则证明已发生吻合口瘘;若呈淡红色每天在1000ml左右,则有胸导管损伤的可能。本组发现吻合口瘘2例,经行空肠造瘘术3个月后痊愈;胸导管损伤1例,于术后第5d经二次开胸结扎胸导管后痊愈。
3.3 保持呼吸道通畅 术后患者气管分泌物增多,主要原因:①麻醉中气管插管的刺激和药物的刺激;②疼痛降低排痰能力。我们采用以下方法:①让患者坐起,叩击胸背部,以利气管内的痰液排出;②用手前后按压术侧胸部,以减轻咳嗽时因胸壁活动而引起的疼痛;③雾化吸入,痰液黏稠不易咯出时,给予药物雾化吸入。
3.4 胃管护理 保持胃管通畅,持续胃肠减压,有利于吻合口的愈合和肺复张。观察胃液的颜色、性状及量,手术当天也可抽出少量咖啡色或红色胃液。若突然抽出大量咖啡色或鲜红色胃液,说明胃或吻合口有出血的可能,应立即通知医师及时处理。
3.5 营养管护理 术后应严格禁食、禁水。放置营养管者,可于肠蠕动恢复后经导管滴入营养液,营养液应为高热量、高蛋白、低脂肪、易消化的无渣流质,如牛奶、鸡汤或排骨汤等,滴注前后均应注入少量温开水以冲洗管腔,避免管腔堵塞,每次不超过200ml,温度不可低于38℃;如无不良反应,可逐日增量。术后第10~12d改无渣半流质饮食,无不良反应,可拔出营养管,但应注意防止进食过快及过量[4]。
3.6 鼓励患者早期活动 早期活动分为卧床活动和离床活动,前者包括深呼吸、咳嗽、翻身、拍身和活动肢体,促进深呼吸,利于肺扩张和分泌物排出,防止肺部并发症;后者包括床旁活动、病室活动及室外活动,促进术后全面恢复。
3.7 切口的护理 注意观察胸部切口及颈部切口有无渗液、渗血,敷料有无脱落,保持清洁无菌,以防感染。
3.8 出院健康教育 劝其坚持戒烟、戒酒,注意营养和饮食,少食多餐,避免摄取过硬过热、刺激性强的食物;进行适当的活动和锻炼;3~4周后来院复查并进行术后化疗,有异常者及时来院检查。
4 小 结
本文研究表明,充分的术前准备是手术成功的前提;科学的术后护理,严密细致地观察病情变化,是外科手术成功的保障;加强心理护理和皮肤护理及对呼吸系统和各种引流管的护理,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治愈率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马双莲,丁玥.临床肿瘤护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
[2] 戴晓阳.护理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3] 刘宝善.消化器官肿瘤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4] 李显容,韦思敏.胃肠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病人免疫功能变化的研究和护理[J].现代护理,2004,90(3):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