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阳光”用药质控体系建设及成效分析(2)
2012年第二季度开始,我院开始对部分I类切口手术术种情况进行调查,包括腹股沟疝修补术、甲状腺疾病手术、乳腺疾病手术、关节镜检查手术、经血管途径介入诊断手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颅骨肿物切除手术的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2013年6月起新增白内障手术、关节置换手术。由表2可见,2012年第四季度起,至2013年第四季抽查的清洁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均已达到《方案》中的要求,且基本呈逐步下降趋势,2013年第三、第四季度使用率略有上升,估计与新增的关节置换术有关,该类手术有异物植入,一般均预防性使用抗菌药。
讨论
由以上结果可得知,通过“阳光”质控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我院的处方点评工作效率、临床用药水平大大提高,抗菌药物的使用也得到了合理的控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提高了处方合格率
利用用药安全监测系统(用药防火墙)、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系统、静脉配置合理用药审方系统等对处方(医嘱)进行审核预警,使医师在事前及早发现处方用药问题,并及时根据情况予以调整,使不合理处方在事前就已得到一定的控制,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处方合格率。
提高了处方点评工作效率
PASS临床药学管理系统的使用,为处方点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由于临床药学系统不受抽样量的限制,可以得到稳定、具有代表性的评价结果[1],且容易根据病种、科室、药物、时间等对处方进行全面分类评价,容易实现评价结果统计和报表输出,促进医院持续医疗质量改进和药品临床应用的科学、规范化管理[2]。因此,处方点评工作能够得以进一步的深入开展,在原来抽查每位医师固定数量处方的基础上,逐步开展了抗菌药物专项点评、质子泵抑制剂专项及辅助用药专项点评、糖皮质激素专项点评、儿科专科用药点评等,并加上院内通报、按规定进行奖惩的措施,使得全院医师更加注重处方的规范化和用药的合理性,进一步提升了我院合理用药的水平。
统计报表快捷方便、利于监控
利用PASS临床药学管理系统的用药统计功能,监控全院单位时间内全部药品的使用情况,包括全院及各科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使用率、门诊处方情况统计分析、基本药物使用情况、抗菌药物、中成药、化学药、生物制剂的金额及数量排名等。以往对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抗菌药物使用率、基本药物金额比等数据均用手工统计,需要的时间长、难度大,甚至部分数据只能抽取少量处方来统计,造成样本量少,结果偏差较大的情况。使用临床药学管理系统后,各项报表均由系统完成,速度快、准确率高,且统计可细化至科室或者个人,为给科室制定抗菌药物使用率及使用强度的指标提供了一定的依据,使得医院能更有力、更有效地控制院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每个季度初,所有上季度的监测情况均在院内进行公示,并结合医院制定的奖惩制度进行奖励与处罚。2013年与2010年相比,我院的抗菌药物使用率由70.3%降至48.2%,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由83.3%降至38%,门急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从33.8%、51.2%降至14.8%、34.7%。由此可见,医院的抗菌药物相关指标在“阳光”质控体系建设后的一段时间内,快速得到控制,并均已达到《方案》的要求。
实时监察,利于医德医风建设
利用“阳光”用药电子监察系统,通过实时采集处方信息、预警异常处方、监察处方用药金额与频率、监察药品价格、举报投诉等,及时对“非常态化现象”进行提示,避免出现医生开具“大处方”、收受药品回扣等行为。通过“阳光”用药发现问题、预警跟踪、收集投诉等手段,有效减轻群众看病就医的负担;争取把行风问题解决于萌芽状态,从而达到保护广大医务人员,使医务人员不犯或少犯错误,预防腐败行为更加有效[3]。
综上所述,“阳光”质控体系通过利用用药安全监测系统(用药防火墙)、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系统、静脉配置合理用药审方系统、“阳光”用药电子监察系统及PASS临床药学管理系统等,高效地事前对医嘱进行审核与预警,事后对处方进行点评与干预,监控全院药品使用情况,在短时间内大大提高了我院合理用药水平,并有助于医德医风建设,为我院创建医院药品信息化管理新模式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相信对其的进一步完善,能为医院的发展带来更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冯端浩, 赵冠人, 李岩, 等. 处方评价系统的构建与实践[J]. 解放军药学学报, 2009, 25(1): 92-94,IV.
陈先波, 金新政. 医院处方点评系统的构建[J].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12, 28(2): 132-135.
陈飞燕. 应用阳光用药电子监察系统的体会[J]. 现代医院, 2009, 9(10): 131-132.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