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查清我国畲族常用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和民间应用情况及畲族特有药用植物品种。对全国25个畲民主要居住的县(市)区进行实地调查,收集民间畲医药人员提供的处方、治疗案例、用法用量、常用畲药和药物标本,同时调查其分布情况、生长环境,记录植物特征,拍摄图片、GPS数据及航迹,采集新鲜腊叶或植物标本。结果收集到畲族民间用药1 600个品种、病名450个和处方1 016个;其中畲族常用药用植物520种,主要生长分布在我国东南部,海拔200~1 500 m;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药用)5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药用)15种,畲族特有药用植物11种;分属于144科、312属、494种、2亚种、17变种、3变型和1栽培变种;畲族民间药物使用方法不同于中医和其他民族医药。通过调查,查清了我国畲族常用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民间应用情况和常用药物,查明了珍稀濒危畲族药用植物和畲族特有药用植物,为今后畲药资源开发利用决策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民族医药;畲族;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畲医药是祖国医药学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畲民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特殊的地理环境中,为求生存与繁衍,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中积累形成的具典型民族特色的医药[1-2]。为查清我国畲族野生药用植物的种类、分布和民间应用情况,在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丽水市科技局和丽水市民族宗教事务管理局等单位的支持下,组成了调研课题组,前后历时12年,对我国畲族野生药用资源的种类与分布及畲药的民间应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和研究。
1 方法
1.1 人员组成 根据课题要求,由懂畲语的医师、药师、卫生管理部门和民族工作者共同组成的调研队伍,共29人。
1.2 调查地点 浙、闽、赣、粤4省,共25个县(市)、区的畲民主要集居地。包括浙江省莲都区和龙泉市,景宁、云和、遂昌、青田、庆元、松阳、缙云、青田、武义、兰溪、泰顺、平阳、文成、桐庐、临安县;福建省福安市,福鼎、霞浦、柘荣和罗源县;广东潮安区;江西铅山县、贵溪市。本次调查地点畲民人口数约占畲族总人数90%。
1.3 资料整理与分析 首先将当地民族宗教部门和卫生部门(包括卫生局、畲民住地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等)提供的被当地畲、汉民认为有“知名度”及有一技之长的畲族民间医师、畲药人员整理出来(并在以后调查中及时补充被遗漏人员),然后确认被访者。调查人员对被访者逐个上门调查,收集被访畲医药人员提供的处方(包括偏方和验方)、治疗案例、用法用量、常用药用植物和药物标本;对药物标本逐一进行核对,并调查在当地的分布情况、生长环境,记录药用植物特征,拍摄各药用植物图片、GPS 数据及航迹,采集新鲜腊叶及植物标本(濒危物种不采)等。
对收集和采集的标本首先应用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及相关工具书等[3]进行鉴定,标出畲药名、通用名、土名与植物拉丁学名4种名称,然后注明畲族药用植物的药用部位,药用植物分布情况等,最后将收集的处方、用法用量、常用畲药和药物数字标本等资料输入根据要求专门设计的“畲医药开发研究专用数据库”软件,建立起 “畲医药开发研究专用数据库”,利用该数据库对所获资料进行分析和处理。
2 结果
2.1 畲族民间药用植物品种及常用药物分布 科研人员共调查采访了226位畲族民间医生、畲医传人和畲药人员,收集到诊治的病种776个,处方1 230个,畲药2 552种,将这些资料输入畲医药开发研究专用数据库分析、处理,归并出畲族民间用药1 600个品种、病名450个和有效处方1 016个,畲族常用药用植物520种。
常用520种畲族野生药用植物,生长分布在我国东南部,主要在浙江省的浙中和浙西南山区或半山区、福建省东南丘陵地带、广东省粤东的山区或半山区和江西的赣东北山区等地,海拔200~1 500 m,大多200~1 000 m。生长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冬暖春早,无霜期长,雨量丰沛,其地理、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多适宜于其生长、繁殖。但由于畲族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归属不清,许多药农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对其掠夺式采集,已使一些著名的道地药材种质丧失,部分珍稀物种如独脚郎衣(阴地蕨)、石壁果果(蛇足石杉)、酸梅根(雀梅藤)和臭树柴(细叶香桂)等在当地已濒临绝迹。
2.2 畲族珍稀与特有药用植物 畲族珍稀与特有药用植物见表1。在2005年版《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中,11种畲族特有药用植物以畲药收载,并注明为畲族习用药材[4]。
2.3 畲医治疗常见病的野生药用植物品种 按照《中国畲族医药学》[2]药用植物的功效和疾病分类,畲医治疗常见病的野生药用植物品种见表2。
2.4 畲族民间药物使用特点分析 对收集到的原始诊治病种、处方和用法用量等资料应用畲医药开发研究专用数据库进行分析,畲民用药有以下特点[5]:使用植物药为主;习惯使用鲜品;常用单味,多数处方不超过5味;以原生物为主;喜用药引和敷料;注重以脏补脏;使用剂量较大(与用鲜品有关);用法不同于中医或西医。整理出的1 016个处方中,据数据库统计分析有50多种用法,可归纳为20余种用法,常用方法10余种,半数以上为水煎服,约四分之一为外敷患处等局部用药,另外还有为数不多的研粉吞服,水或酒冲服等。
3 结论与建议
畲民主要居住我国东南部的山区或半山区中,多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适宜的气候条件非常有利于药用植物生长、发育、繁殖。由于地理、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优越,畲族药用植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又因海拔高度落差大,地形较为复杂,气候差异显著,水、土、光、热、气、植被等影响,使药物资源呈水平和垂直方向交叉分布,层次分明。根据目前畲族药用植物资源和应用的现状,提出如下建议。
3.1 加强畲族野生药用资源的保护 长期以来,由于野生资源的归属不清,药农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对其掠夺式采集,已使一些著名的道地畲族野生药材种质丧失,部分珍稀物种如独脚郎衣(阴地蕨)、石壁果果(蛇足石杉)、酸梅根(雀梅藤)和臭树柴(细叶香桂)等在当地也濒临绝迹,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建议政府加强干预,开展宣传教育,增强群众保护意识,禁止乱采乱挖,让更多的珍稀物种保存下来;规划出畲药自然保护区,使资源得以修养生息。
3.2 开展规范化畲药种植基地建设,加大特色畲药人工栽培与种植研究 目前我国畲族药用植物种植规模小、品种少,建议扩大现有的食凉茶、白山毛桃、小香勾、山里黄、千年运(黄精)、金烛台(七叶一枝花) 、金钗花(八月黄花)等植物基地的种植规模。加大特色畲族药用植物的人工栽培与种植研究,选择更多有开发和利用价值的畲药(包括珍稀药用植物)建立GAP 生产基地,形成规模。从而既达到保护畲药资源,又能合理开发利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3.3 加强对道地畲药药材的应用研究 道地畲药材是畲药的精华,畲族有一批著名的道地药材,如食凉茶、白山毛桃根、小香勾、山里黄根、盐芋根、铜丝藤根、嘎狗粘(小槐花)、嘎狗噜(地菍)、搁公扭根(覆盘子)、三脚风炉(异叶回芹)、老虎吊和哈罗丁(东风菜)等,其作用肯定、疗效确切。应加强这些药物的应用研究,开发出畲药药品,同时注重对具药食两用功能的品种研究。
3.4 整合民族文化特色,综合利用畲药资源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富有,对精神文明的追求开始增多,具文化底蕴的旅游区勃然兴起,有畲族特色风情的旅游区更是引人注目。浙江和福建等省是畲族主要居住地,许多人对畲族有着天然的好奇。建议通过种植具有代表性与观赏性的畲族药用植物,设立畲药特色园,从而推出畲药特色园游,形成具畲族特色的文化宣传,让更多的百姓了解畲族医药,达到群众自觉保护畲药资源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雷后兴,陶云海,鄢连和.畲族医药研究近况[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6,12(5):8.
[2] 雷后兴,李水福. 中国畲族医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
[3] 浙江植物志编委会. 浙江植物志[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1993.
[4] 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局. 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M]. 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5] 雷后兴,李水福,李建良. 畲医用药特点与畲药用法研究[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3,31(9):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