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绿色文论的生态诗学
文系2013年度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郭沫若文论的生态意蕴研究”(12532385)的阶段性成果
摘要:早期的郭沫若的绿色文论将他推向了20世纪文学艺术的最前端,并以激烈的启蒙思想和生态内涵跻身于一线批评家的行列。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诸多国内学者开始关注、研究郭沫若的文艺批评思想问题,以大量的学术论著将郭沫若的文艺批评诗学推上了新的研究高度。
关键词:郭沫若;绿色文论;生态诗学
作者简介:张放,祖籍:山东,出生年月:1984年7月23日,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33-0-01
郭沫若的早期文论持续的时间并不长,从五四开始到1926年成为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家为止,但是就在这短短数载内,他的各种文学评论影响了无数的文学爱好者,使郭沫若成为了那个时代举足轻重的文艺批评家。郭沫若的早期文论传承着深刻的启蒙意识和生态意韵,这种新兴思想为整个国内文坛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他的文论也因此被称为绿色文论,他则成功地成为了备受推崇的文艺评论家。
一、生态自然观
1、生态观念
郭沫若的绿色文论充满了启蒙意识和生态韵味,这也是其文艺评论被称为绿色评论的原因所在。生态观念在郭沫若的文艺著作里表现得非常明显,他认为生态性是自然观最重要的主体,生态的存在保证了自然界万物的和谐统一和繁衍不息,是推动自然界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非常神圣。除此之外,在郭沫若的生态观念中强调了“天人合一”,而通过研究显示,他的这种主张并不是独树一帜的,美国历史学家曾经指出“从更深的层面看,人类生态学的前提是人们对自然和命运的信仰,即宗教信仰。”郭沫若则通过融会自己对大自然的体验和斯宾若莎与歌德的泛神论等思想,总结出“泛神便是无神”的结论,在泛神论的影响下形成了其对大自然的认识体系,这一体系认为只要人们能够真正做到尊敬、保护大自然,做到自然尺度与人的生命尺度完全吻合,自然就会逐渐成为人们生命的精神主体,这种对自然发展乌托邦式的想法形成了对以自然为基础的生态观。
2、启蒙意识
郭沫若的自然观除与生态联系密切,与启蒙意识也有非常大的关系。郭沫若生态自然观的形成很大部分是由于启蒙意识的影响。郭沫若启蒙意识的形成与他早年日本留学的经历有非常大的关系。郭沫若留学期间正是各种新思想不断涌现的时期,其所接受的思想教育更加的偏向西方,留学日本的郭沫若经历着西方思想对日本的改变,其自身的思想观念也不断得到创新,与此同时,他通过将西方文艺思潮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在不断的思想碰撞中创作出各类优秀的文艺诗篇,并在新时期中国文坛山崭露头角。
二、绿色文论中的生态批评观
1、立足审美批评
郭沫若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主要成就之一是其独特的文艺批评观,他的诸多文艺批评文章将他成功的推向了文艺批评领域的前线。郭沫若的文艺批评作品被称为绿色文论,保函了无限的生态性和其对自然的无限崇敬和理想上乌托邦式的人与自然合为一体的泛神思想,这种思想就是早期郭沫若绿色文论中的唯美主义的生态根源,也是郭沫若形立足审美批评这一独特批评角度的原因。立足审美批评就是他认为正确的艺术是应该为人类社会服务的,并且能够美化人们生活,但是另一方面,他希望作者在用艺术美化人们生活时最好要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要以作者的亲身体验为依据,这也是郭沫若对批评者的素质和标准阐发的重要观点,并认为唯有真实的,不负读者又能够不欺读者的才是真正的文艺批评家应该具备的素质。在立足审美进行批评这个观点上,郭沫若还提出批评并不是一味的发现作品中的瑕疵,而是要注重用审美的眼光去看待一切作品,指出批评家要具有披沙拣金的勇气和毅力,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汹涌的艺术浪潮中发现真正的艺术天才,发现利于自然、利于生态的文学思想,才能够做到不负读者,不欺读者。
2、立足文化批评
与立足审美进行批评相类似,通过文化进行批评是郭沫若绿色文论中表现出来的非常重要的一方面。立足审美进行批评主张发现作品中的美,而不要一味的寻找作品中的瑕疵,这样才能发现真正的艺术天才。而通过文化进行评论,就是将文学作品从单纯的美的角度转向广阔的历史文化浪潮中,例如,生态观作为郭沫若思想的重要基础,它的发展就来自于西方早期的启蒙思想,而通过将这种思想与中国历史文化相结合对文学作品进行评论就是立足文化批评最重要的方式。郭沫若将文学作品融入到一个能够容纳天地、民族、文化、历史、时代等的大的空间里边,将对多种文化柔和产生的理论应用到文艺批评里边,使他的批评成为广义的文化批评,而起文艺批评的中心思想却依然是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统一,这也表明了生态观对郭沫若绿色文论的重要作用。
三、总结
郭沫若绿色文论的生态诗学是其文学生涯中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的出现成功地将郭沫若推上了文艺批评的前线,也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非常灿烂的一笔。郭沫若的自然与生态批评观与启蒙意识是整个绿色文论形成的最重要的思想根源,他立足审美和文化网络进行批评的观点为整个文艺批评界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做出了非常突出的贡献,对后世影响深远。
参考文献:
[1]尹彩霞,黄大军.郭沫若绿色文论的生态诗学[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6期
[2]伍世昭.郭沫若早期心灵诗学[J].中国文学研究.2003年03期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