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民国时期重庆市城市地域变迁初探

时间:2014-11-13 11:01 来源:发表吧 作者: 吴兆庆 点击:


  [摘 要]重庆[1]是在古代江州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具有悠久的历史了,而民国时期是重庆城市拓展的黄金时期。民国时期重庆市在城外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拓展,空间格局也发生了显着的变化,是重庆城市发展过程中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关键词]民国时期;重庆市;地域变迁

  重庆市位于我国的西南部,四川的东南部。主城的中心点在长江与嘉陵江的交汇处,是我国一座悠久的历史文化名城。重庆市距今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其历史源远流长。自上世纪20年代中期重庆建市起,重庆城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经过陪都时期的大规模的建设,重庆基本有了现代城市的规模了。

  一、历史时期重庆市的地域概况

  从今天的考古资料来看,重庆在旧石器时期已经有了人类活动了。战国时期,公元316年,秦国灭掉巴国,并派张仪在此筑城,张仪选择位于长江和嘉陵江交汇处的江北嘴作为地盘,修筑了面积近1公里的围城。[2]这是江北城形成的雏形,也是重庆历史上有史记载第一次筑城。三国时期,李严进行了第二次拓建“更城大城,周回十六里,欲穿城后山,自汶水通入巴江,使城为州,以求五郡置巴州,造苍龙,白虎门,别郡县,仓皆有城。[3]这次李严主要开发的渝中半岛的中区,南边沿长江从朝天门到南纪门附近。北线沿嘉陵江从朝天门到今天的新华路、人民公园和较场口一线,此时的面积也扩大到了近2平方公里。南宋嘉熙二年,彭大雅进行了第三次拓建,向西拓展到了今天的临江门、通远门一带,范围比李严扩建的江州城扩大了两倍,奠定了此后至明清重庆古城的大致格局。[4]明朝洪武年间,在戴鼎的主持下,重庆市进行了第四次扩建,这次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整修扩建的,在重庆的旧址上砌石。“新城墙高10丈,周两千六百丈,环江为池设有城门十七九开八闭。”[5]

  清朝时期,重庆市基本保持原来的状态,只是在个别地方有小范围的培修,主城的西界一直维持在今天的临江门、通远门一线直到民国前期,重庆市的地域格局依然维持着这样的现状。同时,在今天的江北区嘉陵江沿线和巴南区的长江沿线有部分零散的街市,但规模不大,并未连成一片,两岸只是独立于渝中之外的小的聚落。

  二、重庆市的地域拓展的原因

  首先,是重庆所处的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时代背景所决定的。重庆位于我国的东部和西部内陆的接连处,内接近我国内陆腹地地区,外联江海。重庆市是四川与外部联系的接连处,是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在民国时期,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远远未得到普及,是以水运为主的时期,而重庆位于长江和嘉陵江的交汇处,水路便利,城市经济发展了,人口膨胀,交通等各方面设施不能满足需求量,所以只能突破原有的城墙向城外拓展。

  其次,抗日战争时期,重庆作为陪都,全国的政治中心偏向重庆,客观的促进了重庆市的壮大。“一个城市的发展模式和速度与其行政地位的高低成正比。”[6]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国民党从1937年起陆续向重庆迁移大批的工厂、学校、企事业单位等。转移进来的人员大多是具有高素质的人才,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大量的工厂也随即转入重庆,这直接促进了重庆市的工业的发展与壮大。

  最后,是抗战时期日本对重庆的大轰炸促使市中心的人口向外围疏散,疏散的过程中是导致重庆地域拓展的重要方面。为了减轻日本轰炸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国民政府统一安排市内的学校、市政府机关单位以及市民等向周边地区疏散,建立“迁建区”,各机关迁散至重庆附近100公里范围之内,在今天的歌乐山、青木关与北碚之间形成了大片的迁建区[7]。城市空间格局的改变,促进了市区的范围的壮大,城市结构的调整。居民疏散区在重庆周边形成了新的卫星城市,新形成的卫星城市在后来交通发展的基础上连城一片。

  三、拓展规模

  重庆市在民国时期经历了几次大的拓展,既有政府大规模组织的,也有居民自己向外围搬迁自愿而扩展的。以1937年为界限,重庆这一时期的拓展又可以分为近地域拓展和远地域拓展两个时期。近地域拓展规模不大,只是沿城市边缘小范围的扩展。远地域拓展一种被迫的拓展,拓展的速度快,受半岛的特殊地形限制,市区的建筑多建立在沿河流和平坦的区域,建筑群落呈现分散的特点。

  (一)近地域拓展时期(民国初期到抗日战争时期)

  清末重庆开埠后,重庆的经济发展十分的快,成为我国西南部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但是市区的市政建设一直十分的落后,远远没有跟上经济的发展需要,这种状况直到1921年才有所改变。1921年11月,刘湘控制重庆,设立商埠办事处,任命杨森为督办。杨森在市政方面给进行了整顿开拓市区工作。“欲先开辟北岸,拟定自江北城外之打鱼湾,下至唐家沱一带,沿江筑堤三十余里”[8]。杨森开发了今天的江北新区,在渝中半岛旧址地区也进行了开发,突破了原有的西界远通门一线,远通门外围也建立了楼房。由于时间短,建筑的面积十分的有限,1922年刘湘战败,重庆市的市政建设告一段落,各项规划也基本成为了泡影。1922年到1926年间,重庆的市政基本的停止,拓展的空间不大,基本上是沿城边部分居民私自扩建。1929年2月重庆正式称市,潘文华任市长,制定了拓展计划,划定了市区的范围,范围包括今天的渝中区、江北区嘉陵江出口一带,南岸区长江沿线的小块区域,实施了大规模的拓建,重庆的建设在这时才步入正轨,拓展也在这时开始了。

  潘文华上台的第一步就是进行大规模的迁坟工作。据统计,从1928年8月至1934年5月的六年半里,一共迁坟435594座。[9]迁走坟后,在远通门西部一带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同时,潘文华上台之后,确定以半岛朝天门一带为中心,沿长江和嘉陵江上下游的南北两岸的环城30里为市中心的管辖区域。1933年划定市区界限时又将今天的江北(今天的江北嘴至相国寺一带)和南岸区的巴县市区的部分地域(今天的玄坛庙至龙门浩一带)纳入重庆市的辖区之内,使全市的水路面积达到了93.5平方千米。到1935年潘文华离任前夕,重庆市的西界已经拓展到了两路口、上清寺一线,面积扩展到了原来老城的两倍多。从此,重庆市的辖区面积超出了渝中半岛的范围,初步奠定了以渝中半岛为中心,地跨嘉陵江和长江两江,三足鼎力并向四周拓展的城市发展格局,为陪都时期重庆城市进一步发展创造了发展条件。

  抗日战争爆发前,重庆市基本上完成了近地域拓展,抗战前夕,城市的面积从民国时的5平方千米发展到12平方千米。[10]从这个时期市区的拓展的空间格局来看,主要沿长江和嘉陵江两岸发展,围绕着水边发展,这有早期城市发展的特征。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