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盐城盐业性集镇浅述

时间:2014-10-05 14:24 来源:www.fabiaoba.com 作者:史为征 点击:

 

      摘要:海盐生产对盐城的影响十分深远,盐城的集镇布局和海盐生产密不可分,本文试从海盐的生产方式对盐城古集镇布局影响来讨论盐城古集镇布局的形成,以草堰镇的形成、发展、现状为例。 

  关键词:海盐生产;集镇;布局 中图分类号:F429.9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864(2013)03-0057-04 

  盐城,因盐设城,海盐的生产对盐城的影响意义深远。盐业生产管理也深深影响着盐城人的居住习惯和居住环境,现今盐城地区仍有许多以团、灶、总、仓(团、灶为海盐生产的基本单位,总是海盐生产管理者,仓为海盐的储存单位)等和海盐生产相关词句命名的地方。目前盐城境内有18个行政村48个自然村地名与团相关;有6个乡镇85个行政村368个自然村地名与灶相关;有7个行政村37个自然村地名与总相关;有11个行政村18个自然村组与仓相关。那麼盐城集镇的布局的形成又和海盐生产有什麼关系呢? 

  宋代设镇的标准是“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者,则为镇”。也就是说成镇必备两个条件,一是民聚不成县,二是有税收。集镇的繁荣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而它的发展又比行政性的城市少了政治上的束缚,由于经济繁荣原因不同,地理环境差异,就必然造成中国集镇布局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宋时两淮盐区共设三监二十九场,盐城境内设海陵、盐城二监及十一场。据《宋史·食货志》、《宋会要·食货》等记载:太宗年间(976-995),海陵监产盐128100石,盐城监年产盐277000石;真宗时(998-1022)海陵、盐城两监产盐高达1073000石,产盐量为淮南各场之冠,生产规模超过四川井盐,是全国显著产盐要地。元代的盐政沿袭宋制。淮南设25个盐场,盐城境内有13个(富安、安丰、梁垛、东台、何垛、丁溪、草堰、白驹、小海、刘庄、伍佑、新兴、庙湾)。两淮盐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强,核心期刊元世祖有“两淮盐税甲”之说。至明天顺初年,盐城境内盐户就由8912户增至10203户,到成化四年(1468),两淮存积余盐五万九千引(每引200斤);成化十九年,积盐数十万引。明朝政府规定每丁每年应纳盐课16引,万历四十七年(1619),改输盐为征课,每引征钱二钱,每丁每年须交纳二两银子。因此盐城境内开始以盐场为中心形成集镇。本文试着以盐城草堰镇为例,论述海盐生产对盐城集镇布局的影响。 

  草堰地处滨海淤积平原中部、里下河东部边缘的串场河畔。《淮盐纪略》载,草堰汉代开始产盐,唐宋趋于兴旺,明朝处于鼎盛阶段,为淮南重要产盐区。宋、元、明、清时期,草堰之境是丁溪场、小海场、草堰场、三场衙署和三座都察院所在地。2001年2月19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命名草堰为“古盐运集散地保护区”,这是中国惟一的一个以海盐文化为内涵的历史文化保护区。这说明草堰地区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海盐生产的影响。 

  宋以前海盐的生产方式是以户为单位,人员流动性较大,粘沾性不强,生产不具规模。宋代盐场实行集灶为甲的结甲法,其生产实际仍是分散到户,但减少了人员流动性,粘沾性增强,强行开始民聚。到了元代,盐场的生产和管理方式开始改变。“改并灶座,建团立盘,或三灶合一团,或两灶为一团”。聚团并灶,实行公煎,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两淮盐场产盐量开始猛增。元代大量设灶立团,每个盐场设几个团,每团设若干灶户,各场灶,领受铁盘,团聚煎烧,不许离越出外私煎。宋起盐籍就作为一种特殊的户籍,有官府派罪犯和农户以予卤地草荡和制盐工本,承担产盐徭役,人员有了相对固定。明初,灶户必须“世守其业”,世代“以籍为定”;入了灶籍,永世不得更改,子孙都必须从事盐业生产。人员基本固定,定居成为必然选择。至今盐城草堰镇地区还保留着头灶、沈灶、西团等地名。那麼这种生产方式对于集镇的布局是否会产生影响呢?这就需要首先了解元代这个地区盐业的具体生产过程。 

  元代为我们留下了一本珍贵的盐业生产书籍,这就是陈椿的《熬波图》。陈椿在《熬波图》中记载:“东海有大利,斯民不敢争。并海立官舍,兵卫森军营。私鬻官有禁,私鬻官有刑。团厅严且肃,立法无弊生。”可见官府为了控制沿海丰富的盐业资源,采取了一种类似兵营的方式组织生产。在团的周围“四向筑迭围墙,外向远匝濠堑,团内筑凿池井,盛贮卤水,盖造盐仓、桦屋,置关立锁,复拨官军守把巡警”。这样整个盐场就像一座城池:“团周四向墙堵,上置乳头,仿佛城池,以绝奸伪。或遇坍摧,随时筑垒。其土皆用荡内生田土堑,盖傍海不时风潮大作,非坚实不足御之。”制盐要以赖海水,每团各灶须开通海河道,港口作坝,令月开河,侯取远汛,以接海潮。每为沙泥壅涨於塞,每年仍须频频捞洗以加深。为了保障开挖河道的畅通,还需要采取坝堰蓄水的措施,虽是各灶疏通海河港,必须在港口建筑坝堰,置办工具,雇人看守。一遇到大汛,就必须日夜守候在港口。“潮来则开月河通放,候河满仍旧运土坚捺蓄水,以备朝暮灌泼晒灰。潮涌则濞没摊场,水少则妨误摊晒”而吸引海潮,远非今人想象的那麼容易。《熬波图》在“就海引潮”和“车接海潮”中记载“摊场周围虽有蓄水河沟,每日浇泼灰淋卤,渐见浅涸。六七月久晴,分外用水浩大,海潮虽遇大汛,亦不入港,必须雇夫将带工具,就海开河,引潮人港,用车戽接”,“五六七八月间天道久晴,正当酷热之时,虽大汛潮不抵岸,沟港干涸,缺水晒灰,只得雇请人夫将带工具,就海三五里开河,多用水车,逐级接高车戽醣潮人港,所以备灶丁掉水灌泼摊场淋灰取卤”,由此可见,接引海潮的河道是否畅通对于盐业生产至关重要。故盐业集镇附近的河道多是经过人工整治,比较规整的河道。不仅是制盐需要整治河道,从各盐场到灶、团以及仓储甚至各盐场之间来往,成品的运销都需要河道的畅通无阻。如草堰镇旁的串场河,始建于唐大历元年(766),据盐城、东台、阜宁旧志记载:元、明、清几百年间,串场河先后疏浚几十次。其间,明正统五年(1440)淮安府浚伍佑、新兴二场运盐河(即串场河);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泰州盐运分司袁才开海安至草堰场河;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垣商开丁溪至白驹串场河;康熙四十六年(1707)徽商余维瑞捐资挑浚安丰串场河;乾隆二十五年(1760)浚新兴场串场河,嘉庆十八年(1813)兴挑北串场河自海道口至草堰闸,嘉庆二十年又浚南串场河自富安通远桥至安丰南石桥;光绪二年(1876)浚盐城县串场河,次年浚阜宁县串场河。民国年间及建国后,南北串场河又屡经修浚,并几经裁弯拉直。 

盐场除了有周围壕沟环绕的团灶,还有成品盐所需的仓储。仓储有正仓和便仓之分,正仓多在集镇内。东台三仓镇因1914年盐商设盐仓与第三条沙河畔而得名。“各团所办盐额多寡不同,多者万引,少者不下五、七千引。每日煎到火伏盐数为因相离总仓,近则往回七八十里,远者往回二百余里,或河道缺水,或值聚雨所阻,岂能继即起运。各灶户自备木植砖瓦铁钉石灰工食等项物料,就团内起盖仓房,或五间,或七间,以便收贮。公私皆便,故以便仓名之。”五间、七间的便仓不会对集镇的布局造成影响,但是有的地方建成仓城,就会影响到城镇的布局。如盐城盐都区就有镇以便仓命名,日便仓镇,便仓镇见诸宋史,紧邻串场河、通榆河、斗龙港是当年伍佑盐场的便仓所在地。 

  总结以上的论述,我们不难发现对盐业性城镇布局造成影响的有河道、团灶和仓储。 

  现在我们从草堰镇现存的历史遗迹来看其集镇的形成和布局。现存遗迹主要包括夹河、桥梁、水闸、码头、街巷、民居等。 

  夹河,一是草堰夹河位于草堰镇西端,北通串场河口,南到镇南端串场河口,通长800米,河口宽16米左右,深2米多,土坡比1:1。二是丁溪夹河位于草堰镇中心南3公里处,现仅存残部,残长400米,河口宽15米,深18米,土坡比1:1。原河的南北出口都与串场河相通,现在北边被公路截断,南端淤塞。两条夹河均为人工所挖。南北都与串场河相连。夹河与串场河形成一回转通道。参照历史上的盐场平面图,该夹河的两端河口成为东侧盐河和西侧串场河的必经通道,也就是说这里实际就成了控制东侧盐灶送缴原盐和西侧原盐外运的咽喉通道。通观盐城串场河沿线的盐业性集镇,都是如此结构布局。 

  桥梁、水闸,草堰镇上的诸多桥梁曾是贯通镇内夹河或其他河流的陆上运盐或人行通道;水闸则既可保护堤内广大地区的海盐生产,又是连接行人车马的南北桥梁。现存桥梁主要集中在草堰夹河和丁溪夹河上,古庆丰桥在丁溪夹河上,单孔并联无铰石拱桥,东西走向,长31.8米,宽5米,中间宽4.1米,拱高3.3米。永宁桥在草堰夹河上,为并联单孔石拱桥,东西走向,长32米,拱高3.9米中宽4.5米,堍宽5米。据《两淮盐法志》记载,草堰地段有石闸五处,现存两处,草堰石闸、丁溪石闸。石闸作用有三方面:一是东挡海潮,二是调控串场河水,三是具有关卡的功能。 

  码头、古街巷,一是草堰镇夹河西侧古街巷,二是丁溪古街巷。街两侧多为商铺,中间建有廊顶,向里延伸多为临水而建的民居,两栋独立建筑之间便是石砌码头。根据现场考察,草堰夹河西侧河岸800多米长度里有码头遗存18处。 

  夹河、桥梁、水闸、码头、街巷、民居使水路和陆路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形成了集市的繁荣。集市的繁荣往往会引起官府的进驻。唐时盐城设有“盐监”,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丁溪、小海、草堰各场官称管勾,明洪武十二年(1379)改称百夫长,二十五年(1392)改称场大使,由运使委派,颁发官印,官不入流,直至清初,明确场大使官阶为九品。清雍正六年(1728)场大使官阶升为八品。故官府进驻而未设县。宋、元、明、清,草堰之境是丁溪场、小海场、草堰场三场衙署和三座都察院所在地。税收进而成为必然。唐、宋以来,盐课常占国家整个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而两淮盐课又占全国盐课收入之首。清顺治时期,两淮盐税收入占全国盐税总数的62%。民国时期,两淮盐税占全国盐税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宋代设镇的标准是“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者,则为镇”。集市顺理成章的变为集镇。 

  海盐的独特生产和管理模式对盐城盐业性生产集镇的布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通观盐城沿海各城镇集镇布局有别于其他地方和自身统一的独特性。即在集镇的中心有一人工河道,在南北两端分别与串场河相连,串场河在集镇西侧呈孤形绕镇而过,并分别与市内中心河道相连。这样的布局既保证了串场河的畅通,又为设卡置坝以堵截私盐提供方便。因此形成了盐城地方古代沿海城镇规划的重要特色。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