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中国水利之路回顾与展望(1949-2050)(上)  (2)

时间:2016-02-02 13:36 来源:发表吧 作者: 王亚华,胡鞍钢 点击:

  本文主要根据水利发展的供求关系展开论述,并以此作为划分水利发展阶段的主要依据。为此我们需要研究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历程,在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上对水利发展提出的需求,以及水利发展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差距。通过分析不同时期水利发展供求差距的演变,本文给出中国水利发展阶段的具体划分。

  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与水利发展需求演变

  (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历程

  利用世界银行四个收入组的划分方法,中国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人均国民收入(GNI)处于300美元以下,属于低收入国家;到1998年,人均GNI突破800美元,达到下中等收入国家水平;2009年人均GNI为3650美元,仍然处于下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但是已经达到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2009年为3373美元),并且接近上中等收入国家水平(2009年的下界为3946美元)。预计2011年中国将成为上中等收入国家,人均GNI约为4400美元。如果根据目前的汇率水平和经济增长趋势推算,2020年中国人均GNI将突破8000美元左右,仍然为上中等收入国家。2030年之前中国人均GNI将超过1.2万美元,成长为高收入国家。

  1949年以来我国在极低的人均收入水平上开始发动工业化,至2050年全面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成为发达国家,前后需要经历整整_个世纪的时间。综合中国主要经济社会指标的变化,并考虑经济社会体制的演变特征等因素,可以将中国一百年的现代化建设历程,划分为五大时期。

  第一时期(1949一1977):极低收入水平的计划经济时期

  从建国之初的百废待兴,中国经济开始正式发动工业化和现代化。1949年中国按1965年美元价格人均GNI仅为50美元,处于极低收入水平。虽然历经种种波折,这一时期迅速建立了独立

  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整个计划经济时期年均经济增长率6%。由于经济发展起点水平十分低下,国民经济整体处于贫困阶段。

  第二时期(1978-1997):低收入水平的市场经济转型期

  1978年,中国经济进入起飞期,之后的20年经济增长率年均高达10%。1995年中国提前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1997年又比预期目标提前三年实现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这一时期,经济发展水平经历了从贫困到温饱的过渡。至1990年代后期基本解决了吃饭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第三时期(1998-2010):下中等收入水平的快速发展期

  1998年中国人均GNI突破800美元,从低收入水平进入下中等收入水平,2000年已经成为上中等人类发展水平国家。1998年以来,中国经济结构变动加快,特别是2001年之后进入新一轮的快速经济增长周期。这一时期年均经济增长率为9.6%。2009年中国人均收入水平首次超过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第四时期(2011-2030):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过渡的关键战略期

  2011年中国将跃升为上中等收入国家,标志着中国开始向高收入逐步过渡。中国经济仍然将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如前所述,2020年至2030年之间,中国人均GDP将超过1.2万美元,成长为高收入国家。2030年,中国农业占GDP比重只有5%左右,工业比重30%左右;城市人口比重超过65%,人口总量达到高峰并开始下降,资源环境压力开始趋向缓解,人民生活水平全面走向富裕。

  第五时期(2031-2050):走向发达经济体和全面兴盛期

  2030年之后,中国进入全面兴盛期。尽管这一时期经济增长率会进一步趋缓,但仍然持续增长,至205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2050年,中国农业比重只有2%-3%,工业比重下降至不足20%,城市人口比重在78%以上。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真正实现绿色现代化。

  (二)中国水利发展需求的阶段性变迁

  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深刻影响社会的需求结构,也势必对水利发展需求产生深刻影响。总体来看,1949年新中国成立60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水利建设的不断推进,中国水利发展需求的变迁,经历了由安全性需求主导向安全性、经济性和舒适性等多元化需求并存的转变。未来水利发展需求还会逐步过渡到舒适性需求为主要新增需求的阶段,具体可以分为五大时期。

  第一时期(1949-1977):安全性需求占据主导地位的时期

  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建设百废待兴,水旱灾害频繁,解决大江大河严重洪水灾害的威胁,控制水旱灾害,是保证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首要而紧迫的任务。同时为解决最基本的吃饭问题,应对中国多变干旱气候,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也非常紧迫。以防洪和灌溉为代表的安全性需求是这一阶段水利发展的主要需求。与此同时,伴随着现代经济增长和人口增加,水利发展的经济性需求开始逐步增长,其中,生产和生活用水需求不断增长,能源需求增长推动水电的开发。水生态需求开始萌芽,水土流失治理从1950年代已经被提到议事日程;水污染的问题开始出现,但直到1973年之后方受关注。

  总体来看,这一时期处于低收入经济发展阶段,这是一个安全性需求占据主导地位的时期,相应也决定了这是一个“以单目标开发为主的大规模水利建设时期”。

  第二时期(1978-1997):安全性需求继续增长、经济性需求快速增长的时期

  改革开放之后,由于国家财政汲取能力下降、发展战略调整等原因,水利建设资金被大为削减。

  水旱灾害成灾率持续上升,特别是进入1990年代,水旱灾害明显增加。与此同时,饮水困难也是这-时期突出的社会问题。这一时期对防洪减灾、农业灌溉和农村饮水安全等方面的安全性需求仍然很高。伴随工业和城镇化加速发展,工业和城市用水需求快速增长。从1980年至1997年,工业用水从457亿立方米增长到1121亿立方米;生活用水从68亿立方米增长到248亿立方米;农业用水增长势头明显趋缓,从3912亿立方米仅增长到3920亿立方米。进入1990年代,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凸显,黄河连年断流是中国北方缺水的缩影。经济起飞对能源的旺盛需求,带动了水电事业的迅速发展。从1980年代开始,中国水电建设进入了大发展时期,特别是进入1990年代后期以来呈现加速发展的势头。

  伴随着改革以来的经济发展,水环境持续恶化,至1990年代后半期集中爆发。淮河流域的水环境演变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淮河水污染始于1970年代后期,进入1980年代,水质恶化加剧;进入1990年代水污染事故频发,水生态迅速恶化。西北、华北和中部广大地区因水资源短缺造成水生态失衡,引发江河断流、湖泊萎缩、湿地干涸、地面沉降、海水入侵、土壤沙化、森林草原退化导致土地荒漠化等一系列生态问题。

  总之,这一时期仍然处于低收入阶段,对安全性需求仍然有巨大需求,同时伴随着快速的经济增长,经济性需求快速增长。水生态环境迅速恶化,在较低的收入水平上即产生了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的巨大需求。这一时期具有过渡性质,从''以单目标开发为主的大规模水利建设时期"转向“以多目标开发为主的水利建设时期”。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